毛珍
摘? ?要:隨著藝術課程標準的更新,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充盈著動漫元素的小學音樂課堂,能打造令師生共同著迷的音樂情境,實現(xiàn)樂境交融。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要推進動漫情境教學,摒棄舍本逐末、充滿繁文縟節(jié)的形式,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和方式入手,用可感、可視的音樂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寓教于樂,回歸音樂教學的應有之義。
關鍵詞:小學音樂? ?動漫情境? ?視聽結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認知發(fā)展的表象思維階段,習慣于通過表象符號來認識外界事物。在動漫情境教學中,學生的大腦先是將視覺、聽覺表象記憶暫時存儲,形成感覺記憶,然后大腦神經系統(tǒng)將動漫音樂與動漫形象進行“再儲存”,完成視聽覺編碼。這樣,動漫音樂一響起,學生的大腦就會像放電影一樣,浮現(xiàn)出相應的動漫人物和畫面。學生可以通過動漫角色的表情、肢體語言以及聲音等來記憶音樂,同時,根據(jù)動漫音樂創(chuàng)設的不同情境,區(qū)分音樂的旋律與樂器的音色。創(chuàng)設動漫情境是幫助學生對音樂進行短時記憶與存儲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動漫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理解與記憶音樂知識的效率。
一、動漫情境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一)動漫情境教學的內涵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結合,動漫情境教學是情境教學的一種方式,是指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和作品的具體內容,以動漫形象、動漫場景、動漫音樂為基礎創(chuàng)設的情境。這種情境能使音樂課堂變得既“可感”又“可視”,能極大地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
(二)動漫情境教學的意義
第一,動漫情境教學是一種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能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視聽結合法也叫“圣克盧法”,強調視聽畫面的融合,能讓兒童對音色、音準、音高、節(jié)奏等音樂要素表現(xiàn)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新異傾向”,符合兒童從知覺表征到認知表征的音樂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能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
第二,動漫情境教學以生動、直觀的動漫形象和趣味橫生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要內容,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兒童早期思考問題是有色彩、有形狀的,因此,教師開展動漫情境教學,將兒童感興趣或熟知的事物融入教學內容,能讓音樂課堂變成生動有趣的動漫世界,讓學生的音樂學習不再枯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第三,動漫情境教學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堂結構的優(yōu)化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動漫情境教學要求教師緊扣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意識、有計劃地引入動漫,這能為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音樂課堂結構提供重要的支撐,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音樂動漫情境教學策略
動漫作為兒童喜聞樂見的視聽綜合藝術,以生動的畫面和有趣的故事,展現(xiàn)兒童眼中的世界。動漫與音樂相輔相成,動漫能賦予音樂靈動的生命,音樂能給予動漫深刻的意境。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視聽結合的綜合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將抽象的音樂知識直觀、生動地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的音樂課堂變得既“可感”又“可視”。
(一)基于主題與學生學習需求,選定動漫音樂
動漫音樂是融合了動漫的音樂作品,是由背景音樂、主題音樂、旋律音樂、情緒音樂和銜接音樂等融合動畫形象而成的音畫片段。不同國家的動漫音樂有著明顯的差異,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來選定動漫音樂。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風格,選擇與其相匹配的動漫音樂,通過篩選、重組等方式,將其融合成課件并運用于課堂,循序漸進,由淺到深,讓學生在自己喜愛的動漫音樂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對應的音樂知識。例如,在引領學生學唱童謠《貓和老鼠》時,教師可以先播放動畫片《貓和老鼠》的主題音樂That’s My Mommy,請學生猜一猜這段音樂來自哪里,由此因勢利導地展示童謠《貓和老鼠》。這種教學過程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
(二)整合教學資源,制作動漫圖譜
動漫圖譜是一種可見的音樂圖譜,在設計動漫圖譜時,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了解并發(fā)掘每個學生喜歡的動漫形象,匯總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動漫形象,用學生喜愛的動漫形象來重新演繹音樂作品。
在制作動漫圖譜的前期,教師可以采用“眾籌”方法,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班級問卷調查、家校QQ群等途徑,收集兒童喜歡的動漫形象。其次,將收集到的動漫形象進行整理、分類,利用美圖秀秀軟件或Photoshop,將選定的動漫形象與音樂進行匹配整合。最后,將動漫圖譜分類保存。
動漫圖譜分為多種形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完善動漫圖譜。比如,動漫情境圖譜是用學生喜愛的動漫形象搭配故事場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漫節(jié)奏圖譜是用學生喜歡的動漫形象搭配節(jié)奏譜,能降低學生學習節(jié)奏的難度;動漫旋律圖譜是將圖譜與樂曲旋律結合,能幫助學生通過動畫場景記憶音樂旋律。
(三)契合教學時機,推進動漫情境教學
首先,教師要將動漫情境穿插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增添教學的趣味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動漫的好奇心,將動漫融入課堂,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更深入地認識與感受音樂作品。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中的感受以直觀形象的動畫呈現(xiàn)出來,讓音樂課堂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自由表達與交流的平臺。例如,在教唱歌曲《火車開了》時,由于很多小學生沒坐過火車,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托馬斯小火車》的動畫片段,通過動漫情境的穿插和交替,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通過聲情并茂的動畫潛移默化地記住這首兒歌。
其次,教師要將動漫情境適當引入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觸“境”生情。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通常是讓學生學習抽象的音樂符號,學生既不了解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體會不到作者在樂曲中寄托的情感,很難產生情感共鳴,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此,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動漫場景引入課堂,讓學生不僅能聽到音樂,還能“看”到音樂,真正身臨其境。例如,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剛學習五線譜時,普遍認為五線譜的學習難度較大,特別是其中各音的位置高低和音名。而用通俗易懂、方便記憶的趣味動漫形象去替代這些枯燥的音符,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筆者引入小學生喜愛的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讓學生給性格鮮明的動畫人物匹配不同的音符,并通過“給羊寶寶找家”的游戲,讓學生將音符匹配到不同的羊寶寶身上。當學生用鼠標點擊羊寶寶時,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音高和“柯爾文手勢”,學生就可以根據(jù)音高手勢的提示,將可愛的“羊寶寶”送回“五線譜大廈”的家里。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作為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領路人,要關注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引入動漫情境教學,讓學生在動漫情境里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參考文獻:
[1]李賢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J].河北教育(教學版),2022,60(9):50.
[2]甘波.淺談國產動畫片對幼兒的影響: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為例[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3(6):79-82.
[3]徐飛,劉喜文.我國兒童對動漫喜好研究:基于2013年度江蘇有線動漫頻道播出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J].藝術百家,2014,30(S1):201-205.◆(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黃海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