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克
2023年10月10日,施恒歌劇藝術中心在上音歌劇院管弦樂排演廳舉辦了一場紀念威爾第(Giuseppe Verdi)210周年誕辰的音樂盛宴。這場盛會聚集了來自上海、蘇州和深圳等地的卓越歌唱家,共同以歌聲來紀念威爾第的卓越成就,感謝他為歌劇帶來了輝煌的黃金時代,為意大利歌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現(xiàn)實主義。
210年前的這一天,威爾第誕生在意大利帕爾馬省布塞托市的小村莊龍科爾。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26部歌劇,每一部都充滿了意大利的民間音韻、豐富多彩的管弦樂效果以及深刻的角色刻畫。這些特質不僅使他的作品在音樂表演領域獨具特色,還在全球范圍內(nèi)頻繁上演。根據(jù)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藝術家、表演和代理商數(shù)據(jù)庫Operabase的數(shù)據(jù),威爾第的杰出作品,如《茶花女》《弄臣》《阿依達》《納布科》《游吟詩人》等,持續(xù)刷新各大歌劇舞臺的佳績,充分彰顯了他音樂作品的不朽魅力。
音樂會首先選取了威爾第早期創(chuàng)作的三首歌劇詠嘆調,這些作品一直陪伴著我們,超越了歲月的長河,留下了永恒的烙印。
旅居俄國的年輕男低音歌唱家張輝,為我們演繹了來自歌劇《阿蒂拉》(Attila)中的詠嘆調“當靈魂得意時”(Mentre gonfiarsi lanima)。該歌劇于1846年在威尼斯鳳凰劇院首次演出。張輝演繹的這一場景呈現(xiàn)了匈人首領阿蒂拉與命運、死亡和權力之間紛爭的內(nèi)心掙扎,充分傳達了情感的復雜性,讓觀眾仿佛親歷他的痛苦和渴望。他的聲音里帶有一種哀傷的質感,使人感到憂郁和陷入深思。
1848年,威爾第的歌劇《海盜》(Il Corsaro)在特里耶斯特大劇院首演,成為當時的音樂盛事。深圳歌劇舞劇院男中音歌唱家袁帥演唱了其中的詠嘆調“成百上千個柔軟的少女”(Cento leggiadre vergini),他以非常優(yōu)美的方式展現(xiàn)了對美景的欣賞,也傳達了對愛人的思念和渴望,使人感到音樂的優(yōu)雅和精致,真摯的情感充溢其中,讓人在音樂的魔力中如癡如醉。
1851年,威爾第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完成了《弄臣》(Rigoletto),這部歌劇被譽為他早期創(chuàng)作的巔峰之作,以深刻的人物刻畫和難以忘懷的旋律而聞名。故事講述了丑角里戈萊托為保護心愛的女兒吉爾達免受危險,而卷入了愛情、背叛和復仇的交織劇情。施恒、邰振宇、范藝萌和溫晴共同呈獻的四重唱“美麗的愛神”(Un di, se ben rammentomo...Bella figlia dellamore)是該作品的一個高潮時刻,四位主要角色各自表達著不同的情感,如同一場情感的風暴,層層疊加,戲劇性愈發(fā)引人入勝,贏得了觀眾的熱烈喝彩。觀眾不僅感受到音樂的美妙,還深刻體會到了威爾第對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
談到威爾第中期創(chuàng)作的杰作,如《游吟詩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會》(1859)、《命運的力量》(1862)、《唐·卡洛》(1867)、《阿依達》(1871)等,這些作品以其優(yōu)美的旋律和戲劇性情節(jié)而著名,同時深刻探討了人性、愛情和命運等永恒主題,在音樂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本次音樂會也選取了不少威爾第中期作品中的華彩選段。
青年男高音邰振宇演唱了來自歌劇《游吟詩人》(Il Trovatore)中令人陶醉的詠嘆調“柴堆上烈火熊熊”(Di quella pria),他以激情四溢的方式唱出內(nèi)心的感情,凸顯了其音色的爆發(fā)力和穿透力。邰振宇的聲音中還蘊含著悲劇的意味,觀眾不僅感受到音樂的美妙,還能品味出其中蘊含的深情和勇氣。
在完成《游吟詩人》的創(chuàng)作后,威爾第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創(chuàng)作完成了《茶花女》這部不可忘懷的經(jīng)典歌劇。名妓薇奧萊塔渴望真正的幸福,而不是受社會束縛。威爾第的音樂中深刻表現(xiàn)出薇奧萊塔從奇怪的情感到對自由的渴望的心路歷程。年輕女高音范藝萌在演唱高難度詠嘆調“真奇怪……他也許是我渴望見到的人……永遠自由”(Estrano... Ah forse lui... Sempre libera)時,展現(xiàn)了音符之間的情感交織,深刻地引領觀眾走進薇奧萊塔內(nèi)心的迷離世界。要想勝任這一詠嘆調,必須具備廣闊的音域和嫻熟的音樂技巧,以應對其中充滿激烈情感的技術性部分。范藝萌作為一名年僅21歲的本科生,卻敢于挑戰(zhàn)這個通常只有成熟的職業(yè)演員才敢承擔的高難度角色,通過這個富有情感和戲劇性的瞬間,帶領觀眾深刻感受到茶花女內(nèi)心的矛盾、渴望以及堅韌的決心。
袁帥演唱的“普羅旺斯的陸地與海洋”(Di Provenza il mar)凸顯了父親熱爾蒙對家鄉(xiāng)普羅旺斯的深切思念以及對孩子的情感,同時也展現(xiàn)了自己內(nèi)心掙扎的層面。袁帥的嗓音不僅渾厚,還充溢著深情和表現(xiàn)力,將音樂的情感深刻傳達得淋漓盡致。
邰振宇和范藝萌合唱的“告別巴黎”(Parigi o cara)同樣是歌劇《茶花女》中備受喜愛的詠嘆調之一,情深意切地展現(xiàn)了阿爾弗雷多和薇奧萊塔深沉的愛情。阿爾弗雷多的深情告白和薇奧萊塔的感人回應,令這段詠嘆調充溢著浪漫和感情的火花。兩位歌手的聲線交織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令人陶醉的音樂畫面,讓觀眾沉浸于這段深情的愛之旋律中。
威爾第的另一部歌劇《假面舞會》(Un ballo in maschera)堪稱他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以其深刻的情感、令人陶醉的旋律和戲劇性的張力,永遠銘刻在了歌劇史冊上。1859年這部杰作在羅馬阿波羅劇院上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觀眾被他的音樂所陶醉,被戲劇情節(jié)所打動。這部作品透過音符傳達出人性的復雜和矛盾,通過角色之間的交互呈現(xiàn)了愛、欲望、背叛和懺悔等情感。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溫牧雅的神秘詠嘆調:“冥王,你快顯靈”(Re dellabisso affrettati),完美勾勒出占卜師烏爾里卡的神秘儀式和預言。溫牧雅強大的氣息掌握和音色的純正濃郁,充分展現(xiàn)出高超技巧和魅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令人屏息凝神的氛圍,仿佛將觀眾帶入了神秘儀式的現(xiàn)場。
如果要形容威爾第的《命運的力量》(La forza del destino)為一部充滿戲劇性和深情的歌劇,那么旅法女高音歌唱家董藝媛演唱的“安寧,安寧”(Pace, pace)就猶如戲劇精髓中的一顆明珠,洋溢著深情。在這段詠嘆調中,女主角萊奧諾拉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得到了深刻而真摯的表達,痛苦和絕望在音樂高潮中達到了頂點,讓人沉浸在情感的旋渦之中。
《唐·卡洛》(Don Carlo)是威爾第創(chuàng)作的另一部充滿復雜情感和戲劇性的歌劇,張輝演唱的“我只愿睡我的龍床上”(Ella giammai mamò)是菲利普二世深情表白的精彩瞬間,充滿內(nèi)心的沉重和無奈。這段詠嘆調通過音樂深刻探討了愛情、權力和孤獨等主題,將觀眾帶入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歌劇時刻。
溫牧雅演唱的《唐·卡洛》中的另一首艾波莉的詠嘆調“被詛咒的美貌”(O don fatale)同樣充溢著深情和內(nèi)心的痛苦,真實地表現(xiàn)了艾波莉對自己所犯錯誤的自責和掙扎。她的聲音力度強大,渾厚而飽滿,特別是高音漂亮而極具穿透力,輕松而自如的演繹牢牢抓住了聽眾的心,引發(fā)了對艾波莉命運的深切同情。
袁帥與張桐演唱的《唐·卡洛》中最著名的二重唱“神啊,在靈魂深處注入愛與希望”(E lui... o mio Rodrigo)展現(xiàn)了威爾第在歌劇創(chuàng)作中的卓越音樂才華和對角色情感的深刻刻畫。在這個場景中,唐·卡洛與他的朋友羅德里戈之間的互動充滿了復雜的情感和內(nèi)心的矛盾,這使得這一重唱成為歌劇中的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經(jīng)典瞬間。
《阿依達》(Aida)是威爾第中期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巔峰之作,而張桐演唱的“圣潔的阿依達”(Celeste Aida)則是這部歌劇中的一段充滿激情、令人陶醉的詠嘆調,代表著歌劇的高潮時刻,充分展現(xiàn)了男主角對阿依達的深切情感。盡管年僅23歲,張桐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相當成熟的演唱技巧,他的聲音高亢有力,同時又充滿生氣和活力,顆粒感十足,輕松應對高難度的音樂,在音樂中生動地傳達了情感。
在威爾第晚期創(chuàng)作的歌劇作品中,《奧賽羅》(Otello)體現(xiàn)了作曲家在音樂方面的成熟和深度。施恒演唱的“我信奉一位惡神”(Credo in un Dio)這段詠嘆調生動地展現(xiàn)了該歌劇的反面角色伊阿古的陰暗心理,以及他對邪惡的深刻信仰。施恒的音色充滿力量,真切地呈現(xiàn)了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和決心。尤其是在高潮部分,他的歌聲更是充滿激情和緊張感,完美地表達了角色的復雜性和邪惡特質,真切地捕捉到歌劇的戲劇性和深度。
董藝媛演唱的“楊柳之歌”(Salce salce)是一個充滿戲劇性和情感的音樂場景,生動展現(xiàn)了奧賽羅的妻子苔絲狄蒙娜的內(nèi)心世界和她所面臨的命運,深刻表現(xiàn)了她的憂郁和哀傷情感。董藝媛的聲音光滑柔軟,仿佛絲絨一般,充滿了深情和悲傷,讓觀眾一同感受到即將到來的痛苦。這段表演細膩入微,真切地勾畫了角色的情感和內(nèi)心掙扎。
在威爾第最后一部歌劇作品《法爾斯塔夫》(Falstaff)中,他成功地將喜劇元素與音樂相結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生動角色和戲劇沖突的喜歌劇。由袁帥演唱的詠嘆調“是夢,還是現(xiàn)實?”(è sogno, o realtà)展示了威爾第在創(chuàng)作喜劇方面的卓越才華和創(chuàng)造力。他的歌聲充滿了不安和憤怒,整個場景變得緊張而戲劇化,使觀眾能夠深切感受到角色內(nèi)心的矛盾。
還要特別提及的是,年僅19歲的藝術指導許進賢在這次音樂會上呈現(xiàn)出卓越的才華。他與8位飾演不同角色的演員緊密協(xié)作,表現(xiàn)自如,默契無間。此外,他的青澀靦腆融入了一抹可愛的青春氣息,為整個演出增色不少。
最后,音樂會在威爾第那首膾炙人口的“飲酒歌”(Brindisi)中圓滿落下帷幕,結束了這次充滿活力和愉悅的音樂之旅。青年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給觀眾帶來了感情的共鳴和音樂的盛宴。他們的演出編排自然流暢,交織巧妙,如同一幅音樂畫卷,將威爾第作品中的精髓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們獻給歌劇大師的歌聲無與倫比,足以讓一切語言都顯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