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芹
摘 要: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其提供寫作素材和模板,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通過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培養(yǎng)語言表達和寫作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和文學素養(yǎng)。本文探討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推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3.015
語文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著重要的培養(yǎng)作用。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由于教師對于寫作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緩慢,在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可以明顯改善這一現(xiàn)狀。
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特點
1.綜合性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不僅僅是將閱讀與寫作簡單地并列,而是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獲取豐富的素材和信息,培養(yǎng)其對不同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然后,他們通過寫作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以適當?shù)姆绞奖磉_出來。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使他們能夠在閱讀和寫作中相互借鑒和提升。
2.雙向互動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進行雙向互動。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閱讀材料,而是積極地思考、理解和分析。他們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和思想,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寫作實踐。同時,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通過反思和改進能夠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種互動性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3.啟發(fā)性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通過閱讀豐富多樣的文學作品、故事和新聞報道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這種啟發(fā)性的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寫作潛力,使他們能夠將閱讀得來的啟示轉化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進而培養(yǎng)出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
4.實踐性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寫作能力。學生通過實際的寫作實踐,將所學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技巧應用到具體的寫作任務中,進而通過實踐、反復練習和改進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種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促進他們靈活運用各種寫作技巧和策略,達到提高自己的寫作質量和效果的目標。
5.多樣性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接觸和探索不同類型和風格的文學作品。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多樣化的材料,了解和體驗不同的寫作風格、表達方式和文學形式,進而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和表達技巧。這種多樣性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了他們的寫作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最終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個性。
二、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提高寫作素材的獲取能力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各種文學作品、故事、新聞報道等多樣化的閱讀材料來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作品,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方式,從而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庫,進而使學生在寫作時更具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2.培養(yǎng)語言表達和寫作技巧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學習到各種精彩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他們可以學習到作家如何運用修辭手法、構建段落結構、運用語法等等,進而通過模仿和運用這些技巧,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使其語言表達更加生動、準確,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其寫作更加流暢、連貫。
3.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通過閱讀來開闊學生的視野,能夠增加他們對不同主題和領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閱讀到有趣的故事或精彩的文章時,他們會被激發(fā)出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欲望。通過將閱讀中的啟發(fā)和感悟轉化為自己的文字,學生能夠培養(yǎng)和保持對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的寫作興趣將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寫作活動中。
4.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文學素養(yǎng)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培養(yǎng)對文學的熱愛和理解,提高文學素養(yǎng),學會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發(fā)展、主題意義等方面的內容,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種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在寫作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組織思路,深入挖掘主題,使他們的作品更具思想性和文學性。
5.促進合作學習和交流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學生可以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分享觀點和反饋意見,互相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這種合作學習的氛圍有助于學生相互學習和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和交流,學生能夠從其他同學那里學習到寶貴的寫作經(jīng)驗,進而更為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閱讀引導寫作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故事和非文學類的閱讀材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作品的結構、情節(jié)、人物等要素,鼓勵他們思考作品中的意義和主題。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閱讀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寫作實踐,通過模仿、改編或創(chuàng)作新的故事、角色等來進行寫作。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11課《我是一只小蟲子》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關于昆蟲生活、自然環(huán)境或者動物故事的文學作品和科普文章。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材料,學生可以了解不同作品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方式,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閱讀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集體討論、分析作品的結構、情節(jié)、人物等要素,進一步促進他們理解作品中的意義和主題。通過討論和互動,學生可以深入探索作品的內涵和形式,從中獲取靈感和啟發(fā),為自己的寫作提供素材和思考方向。學生可以模仿作品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方式,或者改編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作自己的故事或角色。同時,教師可以教授一些寫作技巧,如描寫細節(jié)、構建情節(jié)、使用修辭手法等,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
2.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啟示性的素材或主題,鼓勵他們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這種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和感受出發(fā),進行個性化的表達。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讓他們以大自然的角度來觀察人類世界,從大自然的視角出發(fā)進行創(chuàng)作,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場景或主題,如城市公園、人類生活等,嘗試通過大自然的視角來描寫和表達。比如,學生可以描述公園中人們的喧囂聲、車輛的嘈雜聲,或者思考人類生活對自然的影響和與自然的聯(lián)系。教師在開展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時,應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寫作方式和形式,以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個性。比如,可以選擇故事、詩歌、短文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自然聲音的思考和感受。另外,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寫作技巧和范例,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手法。
3.文學欣賞與模仿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他們欣賞文學的魅力和藝術特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析作品中的語言表達、修辭手法、情節(jié)結構等要素,并鼓勵學生模仿其中的寫作技巧。學生可以通過模仿優(yōu)秀的作品,將學到的寫作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和表達方式。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作品中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方式,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句式結構、描寫方法等,并思考這些技巧對作品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通過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寫作藝術,并為自己的寫作提供借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模仿優(yōu)秀作品的寫作風格和技巧,選擇一條情感路線,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改進和提高寫作水平,并鼓勵學生在閱讀方面進行拓展。
4.主題式閱讀寫作
教師在開展寫作活動前,可以選取一個主題或話題,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新聞報道、科普文章等多種材料。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素材,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該主題為中心進行寫作實踐。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活動,幫助學生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培養(yǎng)他們將閱讀經(jīng)驗轉化為寫作素材和創(chuàng)作思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后,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與海底世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海底生物的多樣性、海洋環(huán)境的特點以及人類對海洋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獲取豐富的素材,進一步增加對海底世界的認識。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再組織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對海洋生物的喜愛、對海底世界的好奇,以及對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思考。通過集體討論,學生可以互相啟發(fā),形成更加全面的認知和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寫作指導和寫作技巧,幫助學生組織思路,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文學性。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寫作實踐,以海底世界為中心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技巧,寫出自己對海底世界的美好想象及真實感受。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頭腦風暴,鼓勵學生集思廣益。學生也可以在團隊中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意,借鑒他人的想法和經(jīng)驗。通過合作與交流,學生可以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拓展創(chuàng)作思路,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
5.多媒體和技術應用
教師利用多媒體和其他技術手段可以豐富寫作教學的形式。教師可以引入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素材,激發(fā)學生閱讀時的感官體驗和寫作時的創(chuàng)作靈感。同時,教師可以借助電子平臺和寫作工具,如博客、在線寫作平臺等,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寫作空間和展示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1課《觀潮》時,教師可以先引入與課文主題相關的視頻和音頻資源,如海浪拍岸的聲音、潮水涌動的畫面等。通過觀看和傾聽,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潮水的奔涌和氣勢,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些視覺刺激可以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潮水的特點和魅力,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教師也可以利用在線平臺或社交媒體,組織學生進行在線討論和合作寫作活動,讓學生自由分享自己的觀點、想法和作品。這樣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更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電子平臺和寫作工具進行寫作實踐。學生可以使用博客、在線寫作平臺等工具,將自己的作品發(fā)布和分享給其他同學或家長。這樣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寫作空間,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6.閱讀與寫作的反饋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給予學生及時、具體的反饋,幫助他們提升寫作能力。通過反饋,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進而進行改進和提高。反饋通常有口頭及書面兩種形式,口頭反饋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教師指出學生寫作中的亮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給予具體的建議和指導;書面反饋可以通過批改作文、寫評語等形式進行,教師標注學生的錯誤和不足,并提供具體的修改建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改進。與此同時,教師應大力鼓勵學生進行互相反饋。學生可以交換作文,互相閱讀和評價對方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幫助對方發(fā)現(xiàn)自己作品中的問題和改進的空間。這種互相反饋的活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和合作,并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7課《我變成了一棵樹》后,教師可以以“夢想”為寫作主題,組織各個學習小組進行寫作活動,并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換作文并進行評價。每個學生可以提出對其他同學作品的肯定和建議,指出其中的優(yōu)點和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學生A的作文可能在情節(jié)設置上很出色,但在語法和拼寫方面有一些錯誤;學生B的作文可能在修辭手法運用上很獨特,但需要更好地組織段落結構。通過互相反饋,學生可以從其他同學的作品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和審美意識。同時,互相反饋的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機會,促進他們共同進步和提高。在學生開展小組互相反饋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口頭方式引導學生站在公正的立場進行評價,而在小組互相反饋結束之后,教師應以板書的書面形式,對整個班級的寫作活動予以總結,進而促進全體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應基于小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措施的落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以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英《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當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10期。
[2] 李翼宏《讀寫結合方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天津教育》2023年第14期。
[3] 謝歡《試論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智力》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