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曉 胡文靜
作者簡介:馮麗曉,技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康復治療。
【摘要】目的 探討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老年女性盆底松弛致尿失禁患者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收治的90例老年女性盆底肌松弛致尿失禁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盆底肌訓練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尿動力學變化情況、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變化情況、Ⅰ類(慢肌纖維)和Ⅱ類(快肌纖維)肌纖維疲勞度情況及肌力情況。結(jié)果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最大尿流率時逼尿肌壓力(PdetQmax)、最大尿意膀胱容量(VMCC)、功能尿道長度(LSF)、膀胱順應性(BC)、尿道最大測量壓(PMU)、尿道最大閉合壓力(PMUC)、Valsalva漏尿點壓(PVLP)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研究組患者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研究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疲勞度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研究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肌力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均P<0.05)。結(jié)論 老年盆底松弛致尿失禁患者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可改善患者尿動力學指標水平,降低患者肌纖維疲勞度,增強肌力,臨床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應用。
【關(guān)鍵詞】生物反饋電刺激;激光磁場理療儀;老年盆底肌松弛;尿失禁
【中圖分類號】R7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5.0136.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5.044
尿失禁是老年女性群體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發(fā)生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高峰患病年齡在50~60歲,該病不僅給患者的家庭帶來負擔,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既往臨床多采用盆底肌訓練治療老年盆底肌松弛致尿失禁患者,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隨著醫(yī)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尿失禁治療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生物反饋電刺激、激光磁場理療儀等開始應用于尿失禁治療[2]。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加強對尿失禁患者對盆底肌的控制,增強盆底肌的收縮力和緊張度,進而有效改善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功能[3]。激光磁場理療儀對張力性尿失禁和沖動性尿失禁的治療均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4]?;诖耍狙芯繉ε璧准∷沙谥履蚴Ы睦夏昱曰颊呤褂蒙锓答侂姶碳ぢ?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收治的90例老年女性盆底肌松弛致尿失禁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63~74歲,平均年齡(68.7±17.3)歲;產(chǎn)次1~3次,平均產(chǎn)次(2.2±0.3)次。研究組患者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68.9±17.1)歲;產(chǎn)次1~3次,平均產(chǎn)次(2.4±0.3)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5]的診斷標準,且程度為輕、中度;⑵患者要求保守治療;⑶有生產(chǎn)史且均為順產(chǎn);⑷年齡≥60歲;⑸意識清晰。排除標準:⑴既往有盆腔、腹部手術(shù)史;⑵伴有泌尿系統(tǒng)感染、陰道感染;⑶伴有盆腔臟器脫垂;⑷長期服用雌激素;⑸對直流電過敏;⑹植入心臟起搏器;⑺合并惡性腫瘤;⑻存在其他類型尿失禁,如充盈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
⑼存在免疫系統(tǒng)疾病和嚴重臟器疾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盆底肌訓練治療:訓練前囑患者排空膀胱,在醫(yī)務人員的指引下有意識地對會陰部肌肉、肛門肌肉、尿道肌肉進行收縮并保持3 s,而后進入放松狀態(tài)并維持4 s,再重復上述訓練?;颊甙凑找陨线^程進行循環(huán)訓練,2次/d、約30 min/d。訓練過程患者可保持隨意體位,共訓練3個月。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使用神經(jīng)肌肉刺激治療儀(歐亞迪斯,型號:PHENIX USB8)進行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將參考電極放置在患者的髂及下腹部皮膚表面,前者放置
1片,后者放置2片。同時,患者陰道內(nèi)放入2個治療端電極,放入前使用醫(yī)用酒精進行消毒,并將導電潤滑劑涂抹在表面。脈寬約200~400 μs,電流頻率先調(diào)節(jié)在10~30 Hz,后遵循從低到高的循環(huán)形式調(diào)節(jié)至80~100 Hz,電流頻率調(diào)節(jié)間隔約5 min,讓患者能夠逐漸適應。30~45 min/次、2~3次/周。應用激光磁場理療儀(安陽市翔宇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豫械注準20182090505,型號:XY-JGC-III)開展激光磁場理療,將儀器磁線圈放置在座椅上,患者坐下時保證線圈中央正對肛門位置,選擇手動模式,設置間隔時間為2 s,刺激時間為2 s,頻率為50 Hz,10 min/次,每
2周治療1次,共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尿動力學變化情況。治療前后使用尿動力學分析儀(成都維信電子科大新技術(shù)有限公司,型號:Nidoc970A)對兩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時逼尿肌壓力(PdetQmax)、最大尿意膀胱容量(VMCC)、功能尿道長度(LSF)、膀胱順應性(BC)、Valsalva尿道最大測量壓(PMU)、尿道最大閉合壓(PMUC)、漏尿點壓(PVLP)進行測量并記錄[6]。⑵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變化情況。治療前后應用神經(jīng)肌肉刺激治療儀(廠家及型號同上)檢測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變化情況[7-8]。⑶Ⅰ類(慢肌纖維)、Ⅱ類(快肌纖維)肌纖維疲勞度變化情況。治療前后應用神經(jīng)肌肉刺激治療儀(廠家及型號同上)檢測兩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疲勞度情況[9]。⑷Ⅰ類、Ⅱ類肌纖維肌力情況。治療前后應用神經(jīng)肌肉刺激治療儀(歐亞迪斯,型號:PHENIX USB8)檢測兩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肌力情況,肌纖維肌力程度從強到弱依次為Ⅳ-Ⅴ級、Ⅲ級、Ⅱ級、Ⅰ級 [1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尿動力學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Pdet Qmax、VMCC、LSF、BC、PMU、PMUC、PVLP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變化情況比較治療后,研究組患者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變化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A3反射正常率[例(%)] 肌電位(μV,x)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研究組 45 13(28.9) 39(86.7)* 10.32±2.09 19.37±2.44*
對照組 45 12(26.7) 24(53.3)* 10.39±2.03 12.58±2.33*
χ2/t值 0.055 9.698 0.161 13.501
P值 >0.05 <0.05 >0.05 <0.05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2.3 兩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疲勞度情況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疲勞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疲勞度情況比較(%,x)
組別 例數(shù) I類 Ⅱ類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研究組 45 4.52±1.22 1.13±0.33* 4.06±1.20 0.89±0.30*
對照組 45 4.54±1.25 3.98±0.46* 4.09±1.21 3.43±0.64*
t值 0.077 33.770 0.118 24.106
P值 >0.05 <0.05 >0.05 <0.05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Ⅰ類:慢肌纖維,Ⅱ類:快肌纖維。
2.4 兩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肌力情況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肌力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表5。
表4 兩組患者Ⅰ類肌力情況比較[例(%)]
組別 例數(shù) Ⅳ-Ⅴ級 Ⅲ級 Ⅱ級 I級
研究組 45 32(71.10) ? 8(17.80) 5(11.10) 0(0.00)
對照組 45 23(51.10) 12(26.70) 7(15.60) 3(6.70)
Z值 7.637
P值 <0.05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表5 兩組患者Ⅱ類肌力情況比較[例(%)]
組別 例數(shù) Ⅳ-Ⅴ級 Ⅲ級 Ⅱ級 I級
研究組 45 32(71.10) ? 7(15.60) 6(13.30) 0(0.00)
對照組 45 20(44.40) 15(33.30) 9(20.00) 1(2.20)
Z值 7.210
P值 <0.05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3 討論
女性多因生育因素導致盆底肌受到不同程度損傷,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激素水平呈下降趨勢,尤其進入老年階段后,雌激素水平處于較低狀態(tài),會導致老年女性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尿障礙、膀胱頸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尿道括約肌退行性變、盆底結(jié)締組織退化、盆底肌肉退化等癥狀,嚴重增加老年女性群體尿失禁發(fā)生概率[10]。此外,由于老年女性生理功能衰退,陰道炎、盆腔炎等疾病發(fā)生風險增加,部分老年女性腎功能還會受到影響,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
老年女性盆底肌松弛致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尿道括約肌功能降低,近端尿道下移,支配控尿組織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現(xiàn)功能異常,因此,應當重點治療盆底肌肉、尿道括約肌[11]。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過程中,將電極直接放入患者陰道內(nèi),通過電流傳輸抑制交感神經(jīng),刺激盆底肌肉收縮,加強患者的肌肉控制能力、尿道括約肌協(xié)調(diào)性、盆底肌肉的收縮性,有效改善盆底肌靜脈回流,提高尿道關(guān)閉壓力,增強盆底肌肉收縮力、持續(xù)力,強化控尿功能進而有效控制排尿[12]。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無需患者進行主動性訓練、操作,可最大限度避免因患者依從性不足、訓練不到位等原因影響治療效果 [13]。激光磁場理療儀是建立在磁生物學基礎(chǔ)上,以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為依據(jù),在磁場線圈內(nèi)利用高能電流、高壓起到瞬間放電的效果,對高場強磁場進行誘導,在穿透骨組織、皮膚組織時,電流依然不會衰減,對排尿功能給予有效調(diào)整,可用于盆底康復及治療運動功能障礙、緩解骨骼肌肉疼痛等 [14]。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I類、II類肌纖維疲勞度均低于對照組,I類、II類肌纖維肌力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老年盆底松弛致尿失禁患者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效果更好,可明顯改善患者肌纖維肌力,降低肌纖維疲勞度。分析原因為,在老年女性盆底松弛致尿失禁患者接受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后,患者盆底肌肉得到針對性治療,其收縮力持續(xù)得到有效增強[15]。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后,給予老年患者盆底康復靶向治療,進一步針對患者盆底松弛情況進行治療,促進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恢復,減輕盆底肌纖維疲勞度,提升盆底肌纖維肌力。
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PdetQmax、VMCC、LSF、BC、PMU、PMUC、PVLP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A3反射正常率、肌電位均高于對照組,提示老年盆底松弛致尿失禁患者在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后,患者的尿動力學可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分析原因為,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后,患者盆底組織、盆底肌肉受到被動刺激治療,這種刺激治療的針對性較強、靶向性較高,對盆底肌肉功能、尿道括約肌功能治療效果更好,還可進一步改善老年患者的尿動力學指標[16-17]。
綜上所述,老年女性盆底肌松弛致尿失禁患者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激光磁場理療儀治療,可改善老年患者尿動力學指標水平,降低I類、II類肌纖維疲勞度、增強肌力,臨床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吳群, 韓麗娟, 程偉. 老年女性生物反饋治療對尿動力學參數(shù)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16): 3698-3702.
孫珍珍, 羅婷, 楊潔. 不同電刺激方案對弱肌力相關(guān)女性松弛型盆底功能障礙的短期療效研究[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2, 21(22): 2433-2436.
何紅霞. 影響孕產(chǎn)婦盆底功能的產(chǎn)科因素分析及盆底肌治療的近期療效[J].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7, 19(4): 349-350.
VAIANO T , HERBELLA F A M , BEHLAU M .High-resolution manometry as a tool for biofeedback in vertical laryngeal Positioning[J]. J Voice, 2021, 35(3):418-421.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chǎn)科學分會婦科盆底學組.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J].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17, 52(5): 289-293.
嚴靜, 錢陳鳳, 周一波. 女性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及預后評估的定量診斷方法研究[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22, 20(3): 454-457.
李清芳.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及盆底肌力的影響[J]. 黑龍江醫(yī)藥, 2023, 36(5): 1199-1201.
吳君梅. 盆底康復鍛煉對產(chǎn)婦盆底肌肉肌電活動及盆底功能的影響[J]. 中國康復, 2018, 33(2): 126-128.
馬向英, 劉艷慧, 呂英璞, 等. 不同盆底肌肉康復術(shù)治療產(chǎn)后盆底功能障礙的效果及對肌力、疲勞度和POP-Q分度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18, 40(11): 1727-1729.
吳金梅, 邢忠興, 郭麗芳, 等.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及尿流動力學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22, 34(5): 100-103.
翁佳麗, 王慧麗, 李小紅, 等. 生物反饋電刺激對圍絕經(jīng)期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有效性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2): 429-431.
吳菲, 羅軍, 龍婷, 等. 電刺激生物反饋聯(lián)合綜合運動療法治療中老年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臨床療效[J].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21, 38(2): 206-208, 212.
高潔, 吳麗群, 陳游沓, 等. 盆底肌訓練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21, 43(6): 526-528.
BABA S , KONDO K , YOSHITOMI A ,et al. Efficacy of mirror biofeedback rehabilitation on synkinesis in acute stage facial palsy in children[J]. Otol Neurotol, 2021, 42(7): e936-e941.
葉微微, 陳嬌嬌, 王漢楚. 低頻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康復訓練治療中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14): 3213-3216.
蘇秋梅, 蔣建秋, 郝建珍. 盆底肌鍛煉聯(lián)合電刺激生物反饋對子宮全切術(shù)后盆底功能恢復及血清松弛素的影響[J].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17, 45(3): 95-98.
彭超, 陳麗娜. 盆底康復訓練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中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及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24): 5633-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