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傳統(tǒng)
2022年版課標頒布后,很多教育專家和教學一線的教師特別關注學習任務群理念的研究與實踐。2022年版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nèi)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xiàn)”,這啟發(fā)了筆者對教材尤其是習作單元的思考與實踐。
課標指出:“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lián)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在學習任務群理念下教師如何進行習作單元教學?教師要在學習任務群理念下,摒棄固有的習作教學思維模式,明確單元教學目標,精準落實習作單元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根本任務。筆者以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具體闡述。
一、緊扣單元大目標,整合教學資源
學習任務群聚焦學生的“有效學習”,終極目標指向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系列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都要有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目標,是任務驅動下的學習過程,不再是教師輸出的“老師教,學生學”的被動接受模式。在學習任務群理念下,教學習作單元不能再按以往的教學模式逐篇逐課講授,要緊扣單元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大目標,針對教材特點、學生學情實際、教師自身特點,對“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習作”這五大板塊關聯(lián)、拆解、提煉、重組,同時整合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在教學大目標、大任務的統(tǒng)領下,細分成小目標、小任務,并夯實到每一課時。比如,本單元的大目標是學習和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寫出人物特點。圍繞這個單元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將任務前置,先教學“交流平臺”,梳理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再把這些描寫方法分解到文本的具體文段中,相機嵌入“初試身手”,學生學以致用,在課上交流、表達,將文本中對應的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的段落加以提煉、重組、整合。教學活動服務單元目標,直指習作任務,讓學生習得寫人的基本方法,最終使得習作水到渠成。
二、創(chuàng)設習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習作動力
課標指出“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情境性是學習任務群的重要特性之一。如何創(chuàng)設習作情境呢?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應根據(jù)語言文字運用的實際需要,從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fā)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緊扣‘實用性特點,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進行教學”??梢?,創(chuàng)設習作情境重要的是實用性,強調(diào)的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務必真實,盡可能貼近、還原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入境入情,讓學生情動而辭發(fā)。
比如,筆者教學“初試身手”“課間十分鐘”時,用白板展示學生課間十分鐘活動的一組照片,還原學生學習生活的真實情境,迅速喚醒學生的記憶與表達欲望,順勢引導學生用習得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寫某個同學。再如,筆者教學習作例文《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時,結合班級足球隊剛剛參加過全校足球比賽,播放一小段足球隊現(xiàn)場比賽的視頻,激烈的比賽畫面,啦啦隊震天的助威吶喊,筆者激情的引語,瞬間幫助學生穿越到了賽場。接著提示學生認真觀察守門員小徐同學的表現(xiàn),借助“交流平臺”中習得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守門員小徐同學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和觀眾的角度進行交流。學生興趣高漲,暢所欲言。這樣的交際情境,通過傾聽、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表達清楚、準確,滿足了學生學校生活交流溝通的需要,彰顯了學習任務群的情境性、實踐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和習作動力。
三、“教—學—評”一體化,精準落實習作目標
當前,習作教學的評價引起越來越多一線語文教師的重視,關鍵是教師應該在評價中如何評,對此課標給出明確的建議:“教師應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意識,科學選擇評價方式,合理使用評價工具,妥善運用評價語言,注重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庇纱丝梢姡u價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緊密聯(lián)系起來,評價嵌入了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促進“教”與“學”質量的提升,實現(xiàn)了“評價即提升”的價值目標。
比如,教師課前設計好習作單元任務評價量表(見表1)。
表 1 ?習作單元任務評價量表
依據(jù)表1,師生的“教—學—評”活動目標明確,以具體任務驅動,呈現(xiàn)一體化進程,課堂教學不再是碎片化、片段式的活動。表1把精讀課文、習作例文和學生習作三者進行有目的的拆解、組合,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相機結合此表,組織學生自評、師生互評或生生互評,最大化地發(fā)揮精讀課文和習作例文作為“例子”的作用,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活學活用這些例子內(nèi)化為習作策略與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明確本單元習作的要求,并完成習作,形成星級評價結果,評價結果又反過來激勵學生用心賞析、修改習作。這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學習任務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讀習作、評習作、賞習作、改習作的能力,又精準落實了習作目標,提升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四、巧用文本特點,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習作單元的編排特點、編排意圖中更為凸顯。在學習任務群理念下,教師應深入研讀教材,巧用習作單元的文本特點,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語言運用任務,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讓學生掌握語言運用的特點和規(guī)律,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升了,習作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
1.模仿文段特點,遷移運用
習作單元中不管是精讀課文還是習作例文,都體現(xiàn)出編者編選文本的精心與編選文本的精準,目標都直指單元習作任務,那就是“運用本單元學過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具體地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習得描寫人物的方法,不僅僅是容易發(fā)現(xiàn)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等,還包括學生容易忽視的側面描寫、選用典型事例的描寫。教師還要相機引導學生加以模仿運用。比如,《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的第2自然段對小守門員的描寫就極具特色:“看那個留平頭的小守門員,他身著深藍色的運動衣,淺藍色的短褲,腳穿運動鞋,戴著手套。只見他分腿彎腰,上身前傾,目光警惕地注視著前方,膝蓋磕破了也毫不在意,真像個專業(yè)的足球守門員!他想著自己可千萬不能大意,絕不讓對手沖破最后一道防線?!闭n文對小守門員的描寫采用的方法是穿著(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刻畫了一個盡職盡責的“專業(yè)”的小守門員的形象,令人感覺既可愛又印象深刻。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悟這部分人物描寫的結構特色,現(xiàn)場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遷移運用,使學生達到運用習得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具體地描寫人物特點的單元目標。
2.內(nèi)化語言,個性化復述
《兩莖燈草》是一篇文白夾雜的文本,語言表述與學生生活及語言表達習慣相差甚遠,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筆者要求學生小組練習用自己的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最后指名上臺復述。在這個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經(jīng)歷了把文本中的書面語言尤其是那些相對拗口的文言文,先行閱讀、理解、吸收,內(nèi)化為自己獨特的個性化語言,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又經(jīng)歷傾聽、學習、吸收、轉化等過程,最后上臺展示復述。這是一個比較有趣有益的語言實踐過程,它讓符號化的書面語言自然內(nèi)化為學生的個性化語言。
綜上所述的實踐策略并非各行其是,而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學習任務群理念下的習作單元教學,教師更加注重以學習任務驅動學生習作學習的過程,凸顯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最終通過整體性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學習任務群理念的指引下,教師更易于完成習作單元的教學任務,減少指導過程的隨意與低效,讓習作教學的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注: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專項課題“小學寫人敘事作文教學中的語言描寫實踐研究”(課題編號:QJH202210014)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海南陵水縣英州鎮(zhèn)龍門小學)
責任編輯 宋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