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佳樂 王升
摘 要:本文通過對赤峰市某高中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時會出現(xiàn)頭腦中沒有充分的材料、舉例論證單一、缺乏日常寫作練習、課后修改不到位等問題,為此本文提出了“新時期寫作巧命題、新時期寫作巧積累、新時期寫作巧論證、新時期寫作巧評價”的教學策略,期望對高中寫作教學給予一定的幫助。
關(guān)鍵詞:高中;議論文;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4)04-0099-04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高中生應(yīng)該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于2萬字。寫作需要有熟練的語言組織能力,這需要經(jīng)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和寫作練習。高中生初步接受議論文的寫作,應(yīng)該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寫作的基礎(chǔ)知識,從能寫到寫出好文章,都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
一、新時期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新時期學生寫作障礙情況
通過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學生對如何進行議論文寫作充滿困惑。首先在寫作意識方面,因為議論文本身文體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嚴謹性,在寫作時需要充分的論證與論據(jù)。而中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處在發(fā)展階段,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對議論文寫作存在畏難情緒。其次,就議論文寫作素材積累方面,葉圣陶認為:“閱讀實為吸收,就好比是每天吃飯汲取營養(yǎng)一樣,閱讀汲取的是精神養(yǎng)料;而寫作則是表達,是把腦海中已有的東西表達出來,使得別人能夠理解,可以用嘴說,也可以用筆寫?!盵1]然而通過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高中生因繁重的學業(yè)壓力,較少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積累相關(guān)素材。議論文寫作需要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來佐證論點的合理性,而素材的缺乏就會使文章缺乏有力的支撐。
(二)新時期教師教學障礙情況
筆者通過調(diào)查分析發(fā)現(xiàn),當前教師在講授議論文寫作時面臨諸多困難。首先,議論文寫作知識繁雜。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接觸很多議論文知識,部分學生表示知識混淆,面對復雜的論證知識無從下手。其次,學生的議論文練習質(zhì)量不高。通過和老師的交談,了解到學生一周要交兩篇作文。學生對課后議論文練習的看法不盡相同,有51.02%的學生覺得難度大,絞盡腦汁寫不出來。學生在不愿寫作的情況下,作業(yè)敷衍了事導致作業(yè)質(zhì)量低。最后,教師反饋簡單化。反饋是學生改正自我、尋求進步的動力,老師的評價反饋是作文寫作最后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36.73%的同學覺得老師的反饋太簡單了,教師也不滿意學生的修改,學生不主動修改、不會修改等問題都在提示教師應(yīng)該注意評價反饋的方式方法。
二、新時期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議論文作為一種重要的文體,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職業(yè)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議論文寫作教學卻存在諸多問題。
(一)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不緊密
新時期的讀寫結(jié)合是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編排的基本理念,閱讀教學是實施寫作教學的主要手段[2]。學生在進行議論文寫作時,將自己平時積累的閱讀材料轉(zhuǎn)化為寫作的素材,寫作的素材源源不斷地更新才能成為活力迸發(fā)的“活水”而不是“死潭”。
首先,對語文教材的解讀淺顯。2022年教育部編訂了部編版教材并在全國各省推行,2020年也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進行了修訂。用最新的課程標準來研究新版本的語文教材,對講過多年人教版語文課的教師來說會有很多不適應(yīng)。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在教學生寫作時,往往通過解讀某一篇課文講解相關(guān)寫作知識,可是一個知識點卻聯(lián)想不出多篇文本。其次,課外讀物被忽略。素材積累能讓學生獲得很多新的信息,高中階段的學生仍然愛看小說,小說的情節(jié)與任務(wù)是很難在八百字的議論文中闡釋清楚的。閱讀文本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本小說讀得不透徹很難使學生得到啟發(fā)。
(二)寫作知識繁多復雜難以理解
學生剛接觸議論文時教師要教理論、找論據(jù)、講論述。理論性的知識容易教,實際運用到寫作中就不盡如人意了。學生面對不同的作文題目會跑題;學生有了論據(jù)卻不會構(gòu)思,隨想隨寫湊字數(shù);寫作實踐多但是仍然思考不深入、不會構(gòu)思布局。
教師不夠重視論證方法的教學。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已經(jīng)教過很多論證方法,包括因果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等等。學生經(jīng)常只運用一種或者不運用,其原因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扎實,理解不到位,思維不靈活。論證方法的教學可能只限于告知內(nèi)涵,零散不夠系統(tǒng),學生對論證方法的掌握一知半解。
(三)日常練習急功近利不合理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2年修訂)》在必修課程學習中提出:“多讀多想多寫,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多方面地增進語文積累,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盵3]以高考為目的的議論文寫作容易模板化,通常引用常見的名人名言、典型的名人事例、經(jīng)典的總分總結(jié)構(gòu),這樣的寫作是僵硬的。
教師要求的寫作練習偏離了生活。赤峰市某高中一位高一的語文教師每周都會讓學生寫一篇議論文,她設(shè)置了三個話題:一、勞動的人們值得欽佩。二、勞動崇高與光榮。三、獻給無私奉獻的人一束花。同學們圍繞著這三個話題討論得很激烈,有的同學敘說了自己最喜歡的勞動楷模,也有的同學贊揚勞動最光榮。老師要求結(jié)合給出的三個話題,以“勞動”為主題,自擬題目完成800字的議論文。然而同學們在下筆時卻開始面面相覷。老師布置的題目模糊,沒有寫作對象,學生有材料積累也難以輸出。
(四)寫作評價批改簡單不規(guī)范
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寫作水平遲遲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評閱不具體,不能提供充分的幫助。調(diào)查的這所高中,語文教師一般采取書面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單一,學生認為是“無效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是學生的作文上只有分數(shù)、等級。翻看學生的作業(yè)本,可以看到字數(shù)不多的批改,評語的內(nèi)容是統(tǒng)一話術(shù),并不能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
教師也會上寫作講評課,能彌補書面評價不能與學生互動的弊端。張老師是赤峰某高中的一名語文教師,她在上作文點評課時挑選了十篇“神筆作文”?!吧窆P作文”即所有作文中得分最高的十篇,所以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很高。一節(jié)課45分鐘,精彩作文的展示和點評大概需要30分鐘,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講解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
三、新時期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教學的策略
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教師對議論文教學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不想教議論文,質(zhì)疑自身的能力?;诟咧凶h論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和成因分析,提出以下解決策略。
(一)新時期寫作巧命題
美國現(xiàn)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4]。教育與生活應(yīng)該緊密地結(jié)合,新課標的頒布和新教材的使用對作文命題有著“生活化”的要求。教師生搬硬套的題目不可取,根據(jù)近幾年的高考題目,可以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模仿命題并且結(jié)合當下時事熱點。
近幾年的高考都是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而且形式也有所創(chuàng)新,命題也緊跟時事熱點,例如2017年全國一卷,作文題目要求根據(jù)關(guān)鍵詞寫作,包括共享單車、美麗鄉(xiāng)村、高鐵、移動支付等等元素。語文教師模擬題目時,可以選取最近班級中學生最關(guān)注的熱點新聞命題。例如,近日,大學生“特種兵式旅游”相關(guān)話題登上熱搜,一天到多個景點打卡。這種方式在年輕人中火出圈,學生們可以思考贊同并加入還是反對這種旅游方式;近日“淄博燒烤”備受全國人民青睞,淄博短短幾天就成了網(wǎng)紅旅游城市。學生們可以思考“淄博燒烤”一夜爆紅流量密碼。
(二)新時期寫作巧積累
在每個單元研習任務(wù)后都附有學習要點,新編寫的教材意在打破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壁壘,教材的寫作專題成為一大亮點。如主題導向式寫作,在必修上冊第一單元以“青春情懷”為人文主題的“學寫詩歌”的寫作專題,第二單元以“勞動最光榮”為人文主題的“寫人要關(guān)注事例和細節(jié)”的寫作專題,分別設(shè)計了“寫一首關(guān)于青春的詩”“寫一個熟悉的勞動者”的寫作任務(wù)。在“青春”情懷單元,通過對本單元的五首詩歌的學習,學生們在誦讀和探討中必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學生在寫作中自然能吟唱青春、抒發(fā)情懷。如文學評論式專題寫作,在必修上冊第三單元“詩意人生”單元學習任務(wù)中,要求學生結(jié)合本單元的學習任務(wù)學寫文學短評。寫文學短評能讓學生梳理出本單元的知識點,在短短八百字的文學短評中,教師就可以了解學生對本單元的理解程度和對素材的運用能力。高中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讀好的議論文、好的書。高中階段整本書的閱讀用時較長,學生可以利用零碎化的時間閱讀雜志。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人文歷史》等歷史類、《三聯(lián)周刊》《環(huán)球人物周刊》等新聞類雜志,滿足學生不同的寫作素材需求。
(三)新時期寫作巧論證
短短幾十分鐘之內(nèi)要寫出一篇內(nèi)容詳實、論證有據(jù)、結(jié)構(gòu)嚴謹且出彩的議論文,實屬不易。學生僅有素材的積累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熟練地掌握議論文寫作方法。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掌握各種論證方法的基礎(chǔ)知識,其次要教學生在寫作中學習如何應(yīng)用。
首先,問答方式引導學生。高中生常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不常用的是并列論證、因果論證、假設(shè)論證。教師應(yīng)該通過講述法把學生不常用的論證方法的定義、特點、用法講清楚,給學生一個語段,通過詢問學生該例子用的是什么論證方法、如何使用等問題,啟發(fā)學生。教師可參照如下表格進行提問并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
其次,調(diào)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來掌握多種論證方法。傳統(tǒng)的議論文教學課堂教師都是用三要素教學生解讀,這樣的方式學生只能掌握特定一篇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開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在平時的議論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深入到議論文的解讀之中。以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六單元為例,本單元以說理為主,重點抓住《勸學》和《師說》的論證思路、文章結(jié)構(gòu)進而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運用橫向比較法比較二者異同,《勸學》和《師說》的主題都是談?wù)搶W習之道,《勸學》教我們學習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師說》教我們糾正學習態(tài)度、尊師重道、學無貴賤。兩篇文章都用了對比論證法,卻又有著不同的藝術(shù)效果。教師應(yīng)該引導學生對兩篇文章進行對比,邏輯嚴謹?shù)刈C明“學不可以已”“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觀點。
(四)新時期寫作巧評價
以教師為主體的評價缺少互動,學生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不能充分地參與到自己作文的評價和修改之中。提倡學生互動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實現(xiàn)生生之間的互動評價。在這種互動中,要避免學生之間的相互攀比,要盡量淡化作文中的分數(shù)與等級,要以重視評語與自我反思為基本原則。首先,根據(jù)學生作文水平靈活分組,注重差異。在進行作文評改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動態(tài)分層,最好是將寫作能力相當?shù)耐瑢W分在一層。在此基礎(chǔ)上,每一層又可以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為了讓每一組的同學都能夠順利地進行評改,每一組都要推選一位負責人,全面負責該組的作文評改工作。其次,評改要有范例,要確立合理的打分規(guī)則。在作文評改前,由于學生不太熟悉作文評改的基礎(chǔ),因此,必須對學生進行培訓,教師可選取兩三篇議論文,并用事例進行示范評改,使學生掌握評改標準,在評改中進一步促進寫作水平。詳細的評分規(guī)則,可參閱表格2。
——————————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76.
〔2〕溫儒敏.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的特色與使用建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11):73-7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約翰·杜威,王承儲譯.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3.
〔5〕夏巧竄,劉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華書局,2007:54.
〔6〕朱子南.中國文體學辭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40.
〔7〕鄭桂華.寫作教學研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8.
〔8〕鄭桂華.“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wù)群的理解與實施[J].語文建設(shè),2019(01):8-13.
〔9〕黃厚江.讓學習任務(wù)群走進課堂[J].語文建設(shè),2020(06):31-35.
〔10〕溫雅南.高中議論文寫作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Research on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High School Argumentative Writing
WU Jiale, WANG Sh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survey on the argumentative writ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eachers in a high school in Chifeng City. Through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 may encounter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materials in their minds, single examples and arguments, lack of daily writing practice, and inadequate post class revisions when writ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eaching strategy of "skillful proposition creation in new era writing, skillful accumulation in new era writing, skillful argumentation in new era writing, and skillful evaluation in new era writing".
Key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Argumentative Writing; Teaching; Tactics
收稿日期:2024-01-07
作者簡介:武佳樂(1999-),女,內(nèi)蒙古赤峰人,赤峰學院文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王升(1970-),男,內(nèi)蒙古赤峰人,赤峰學院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較、中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