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花萼聯(lián)芳

      2024-06-18 17:51:25周吉敏
      福建文學 2024年6期
      關(guān)鍵詞:高腔霓裳松陽

      周吉敏

      1

      山連著山,參差聳起,曰兆山,曰長松,曰馬鞍,曰箬寮,曰西屏……松陽城在仙霞嶺山脈200多座青峰圍起的搖籃里。松陽名字真好,有漢唐氣。松陽,松陽,松在高崗,日光朗照,蒼古清曠,朝氣蓬勃。

      秋夜爽朗,穿過松陽縣城的人民大街,到對面的南直街去,也就幾步路,就到明清時的繁華里去了。

      打鐵鋪爐膛里吐出紅紅的火焰,火紅的鐵塊被夾到鐵砧上。鐵錘落下,當,當,當,叮,叮,叮,沉悶的聲音漸漸地變得清脆,一件鐵器成型了,是一把鐮刀,或是斧頭,或是犁頭,或是火鉗,擺滿了打鐵店,等待著泥土、青草、稻禾、樹木,等待著耕種與收獲。

      彈棉店,棉絮如雪,讓人想念童年的冬天,厚厚的棉被蓋住小小的身體,雪光透過窗的縫隙,落在被單中間那朵大大的牡丹花上,呼出的氣息,嫩嫩的,白白的。家人們在外面打年糕,殺年豬,做豆腐,腳步紛亂。

      百仙面館,熱氣騰騰的,面團攤開,刀裁出一條條,兩頭拉起,丟入沸水,翻滾,撈起,加紅腸、咸菜、油渣,一碗落肚,那個暖??!

      走過釘秤店、剃頭店、草藥店、配鎖店、茶葉店、花圈店、酥餅店、青瓷店、釀酒坊,時間在這里緩慢而溫暖而深情。

      經(jīng)過萬壽宮時,陣陣鑼鼓聲從這座深院里郁拔而起,發(fā)散開來。尋著戲音的源頭,拐進一條深長的巷子,走進一扇小門,里面是一個小院子,搭了一個戲臺,臺下黑壓壓地坐著一群人,臺上正咿咿呀呀地唱著戲文。一時恍惚,以為走進周密的“武林舊事”里去了。

      臺上放了一張搭上門帳的桌子,后面放一張椅子。戲人是鄉(xiāng)間的村夫村婦所扮,行頭不講究,妝容也淡,只敷了一層白粉與胭脂,掩蓋不住臉上的皺紋,伸出來的是日常勞作的一雙手,有漢唐戲弄之風。

      看戲文。

      ——閻羅王坐在門帳內(nèi),兩邊分站牛頭馬面、判官、陰差,不時有陰差鎖了一個個靈魂來,到閻王爺跟前對他們在世間的行為進行審判,打罵爹娘的被綁去斷肋去腰,宰牛殺馬的將他打下刀山,搬弄是非的被割去舌頭,大秤小斗不公平交易的被推下油鍋,最后是閻王賞“金燈一盞,三吹三歡,送過奈何橋”。金雞報曉,閻王退了殿庭,吩咐小鬼關(guān)了陰司門。

      這是一折勸善戲。地方戲講究的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不虛,報應(yīng)不爽。舞臺上的生旦凈末丑各顯了真性,臺下人看得分明。

      跑去戲臺前看了戲牌,才知是松陽玉巖高腔劇團在此搬演《夫人戲》。

      《夫人戲》也叫《九龍角》,是道教儀式劇,也是儺戲,是松陽高腔的看家戲,全劇三本七十二出。演的是唐大歷年間,福建福州府古田縣臨水村道士陳上元之女陳正姑,為救被蛇妖所害的哥哥陳法通,上閭山學法,學成下山,一路與妖怪斗法為民除害的神話故事。神話,是人與大自然最天真爛漫的對話,也是人借了神話的軀殼說自己的事。戲文里斗法驅(qū)魔的表演,如打筊、踏罡、捏訣、吹龍角、念咒、唱曲這些做法事的科儀,幾乎不做藝術(shù)加工搬上了舞臺。據(jù)說,舊日的戲人也是道士,道士也是戲人。

      看松陽高腔,似看一雙粗糲的手剪出來的一幅風俗畫,也似看老街上的手藝人在打制一副農(nóng)具,一件蓑衣,一床有大紅的雙喜字的棉花被,濃濃的土腥味里又有樸素的雅。行腔里加入了咿、啊、呀、哈等襯字,幫腔、甩腔、襯腔,“一唱眾和”,充滿了山歌野唱的風雅?!对娊?jīng)》也是這種雅。曲牌【孝順歌】,生旦的唱腔以高八度假嗓甩腔,幫腔加入,穩(wěn)穩(wěn)托住甩上去的高音,音響不絕,似風搖林梢,似白云繚繞青峰,似雨點從南山而來,這其中有花開花落,有風雨晴天。這些來自鄉(xiāng)野的曲調(diào),是人在大自然中的萬千氣象。

      徐渭的《南詞敘錄》說南戲“宋人詞而益以里巷歌謠,不葉宮調(diào),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又說“本無宮調(diào),亦罕節(jié)奏,徒取其畸農(nóng)、市女順口可歌而已”。松陽高腔,還是南戲古老的風貌,如一戶人家,幾代繁衍,開枝散葉,子孫興旺,一個孫輩,五官、聲音、行動,一看,那么像老祖母。

      夜氣下沉,鑼鼓聲驟然響起,仿佛置身于莽莽蒼蒼的鄉(xiāng)間,回到了兒時的村落,夜晚星星低垂,山野磷火點點。黎明,公雞喔喔打鳴,家家木門吱嘎打開,炊煙四起,散為晨霧,一個個身影沿著石板路去山野,放牛,砍柴,插秧,采茶……

      走出來,一輪下弦月在這條明清老街的馬頭墻上面掛著。老街上的煙火,松陽高腔里都有。

      2

      松陰溪,是南宋龍泉青瓷鳳耳瓶的色調(diào),粉青如玉,細膩瀅潤。

      這條松陽人的母親河,從遂昌安口啟程,離開遂昌,進入松陽,橫穿松古平原,最后入蓮都大港頭,匯入甌江,到東海。南戲就沿著這條水道來到松陽,而后在這片群山環(huán)繞的水土里,開出一朵花來,就是松陽高腔。

      松陰溪的上游是古市,松陽建縣于東漢章安四年(199),縣治就在古市,這里也是古處州府著名的大碼頭。山里的貨物沿水而出,山外的貨物沿水而來——青瓷、松香、茶葉、糧食等,沿著松陰溪,經(jīng)麗水,到杭州,或是溫州。下游是今縣治所在的西屏,從唐乾元二年(759)遷縣治在此,至今已延續(xù)1200多年不變,也一直是浙西南商貿(mào)流通與貿(mào)易集散地。據(jù)說,舊日的麗水甌江畔有8000多艘船只,平均每天有250艘來往于甌江上下游。這其中有多少只船來往于松陰溪?不得而知。但船幫帶來的財富,從上百座宏大的姓氏宗祠、繁華的老街、林立的寺觀、精雕細琢的民居大屋上,可見一斑了。

      松川縹碧,和風細柔。恍惚間,一葉小舟緩緩而來,風中似有吟誦聲——“手疏謝明主,腰章為長吏。方從會稽邸,更發(fā)汝南騎。按節(jié)下松陽,清江響鐃吹。露冕見三吳,方知百城貴。”此人想必是縉云苗太守,經(jīng)松陽去赴任,這首詩是友人王維送他的贈別詩。這一路有友人的好詩做伴,溪山歡唱也是鐃吹,情真意切地送他一路前行。

      “按節(jié)下松陽,清江響鐃吹?!毕雭硗蹙S乘舟下松陽時,曾看見一支鼓樂隊呼擁著從青蔥的田園間經(jīng)過。那是鄉(xiāng)人正在行儺吧。松陽的鐃吹,是“饒歌”,是鼓吹樂,所用的樂器有笛、觱篥、簫、笳、鐃、鼓等,清越而華美。王維的詩句,呈現(xiàn)了漢唐松陽的民間風情,這也是一片孕育戲曲的土壤。

      松陰溪上來來往往的船只,不時打碎了水中的山影、茶商船、瓷商船、鹽商船……一艘船上傳出鑼鼓聲與戲音,是沖州撞府的路岐人從甌江下游的溫州載著行頭沿著松陰溪而來。

      宋室南渡,金兵鐵蹄緊追南下,宋高宗趙構(gòu)泛海逃入偏安一隅的溫州,甚至把祖宗牌位也遷來了,隨之文武百官、士族大家、百戲藝人,紛紛而來。就在兩宋交接的歷史關(guān)頭,一種有角色行當分配,以宋詞曲牌結(jié)合當?shù)卮宸恍∏膽騽”硌菪问皆跍刂菪纬?,時稱永嘉雜劇,或溫州雜劇。而后像風一樣沿著甌江流散,沿著海岸線流播,入哪里的土壤開哪里的花。因區(qū)別于北方雜劇,而后稱之南戲?!对扑甯濉份d,當?shù)卦般甓颊簦谭贿z曲”。至咸淳時,永嘉戲文傳到江西南豐后,一批“潑少年”演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南戲在最初溫州腔的基礎(chǔ)上,化育出的新聲腔如花樹搖曳——海鹽腔、余姚腔、義烏腔、弋陽腔、昆山腔……

      這些南戲班社沿著甌江,一入松古平原便如魚得水。松陽熱鬧的碼頭,林立的宗祠寺觀,都成了他們搬演戲劇的場地?!凹t巨翠陌連西東,軟鏖十里吹香風。嘗春醉歸吟未畢,耳根厭聽鼓冬冬。吟成獨夜闌干立,雷撼霆轟鳴轉(zhuǎn)急。須叟撾盡寂無聲,惟見月高花露濕?!蹦纤瓮踝泳础痘ù逍绻摹分?,松古平原演劇一派繁盛。

      民歌是地方戲的明月前身。松陽,高山間的山谷,丘陵間的平原,沃壤似錦,是古處州(今麗水)的大糧倉,是浙南茶葉的集散地,民間小調(diào)與山歌似野花爛漫開放,正月里唱《十花名》《十二月花鳥名》《八仙歌》《春三二月》,思念情人時唱《相思歌》《思郎歌》《十八相送》,茶葉豐收時唱《敬茶歌》《采茶歌》《香茶歌》《多謝茶》《販茶歌》,有情而歌,張口即來,如云朵長風,在層層疊疊的山間飄蕩。

      地方戲也是民歌的流水今世?!端申柨h志》載,高腔,乃白沙岡土調(diào)。從土調(diào)到戲曲,這一去不知更換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到了元末明初,這些“順口而歌”的土調(diào),似山里的娃,得了南戲的滋養(yǎng),漸漸出落成一個秀麗的姑娘——《鬧五更》經(jīng)組合保持著調(diào)式、曲式、節(jié)奏、節(jié)拍,成了松陽高腔曲牌【駐馬聽】;《送花》和《五更歌》,經(jīng)節(jié)奏的稍快變化,形成了高腔曲牌【清衲絲】和【青衲襖】【三更響】?!拘新非俊疽蛔终{(diào)】【行禮調(diào)】【油葫蘆】【和尚采花】【游樂門】等鑼鼓經(jīng)以及民間道教音樂和民間器樂曲牌,作加花變奏,或節(jié)拍略作縮減,甚至一音不變保持了民間音樂的面貌?!斗蛉藨颉贰陡ι健贰栋讼赏堤摇贰逗谏哂洝贰杜糜洝贰栋淄糜洝贰栋莸队洝返龋怀龀?,一折折,演盡了人、鬼、神的世界,但終歸都是煙火生活。

      明萬歷年間,松陽高腔開始盛行,也在此期間,松陰溪載來了湯顯祖與屠隆。明代這兩位著名的戲劇家,雖然沒有在松陽留下相關(guān)看戲的記載,但肯定是看過松陽高腔的,俗與雅,是泥土與花,身為劇作家何嘗不懂這個道理。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春,湯顯祖任遂昌知縣。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湯顯祖好友周宗邠任松陽知縣。山縣寂寞啊,沒有志趣相投的文友,兩人忙完了公務(wù),常駕小舟往來松陰溪相聚談詩論曲。“夜聽松陽周宗邠鳴琴”,“彈到夜鴻飛不起,卻教中散帶愁聽?!碧焐⒚鲿r,湯顯祖才不舍地離開松陽回遂昌?!八申幯┰孪騺砬澹蒙蠙M琴迸一聲。待徹梅花天欲曉,卻教孤角放人行?!睖@祖這首《周長松琴堂曉發(fā)》詩里滿是兩人惺惺相惜的情誼。

      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屠隆接到湯顯祖來信相邀去遂昌,松陽縣令周宗邠聽聞,星夜趕往遂昌相會。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 ,屠隆到松陽 ,周宗邠也盛邀湯顯祖一起陪同。他們一起游山玩水,聽古市《十番》鑼鼓,看當?shù)厮追Q的“道教戲”,酒興起處,周宗邠撫琴,湯顯祖寫詞,屠隆則邊唱邊演,三人開懷大笑,不亦快哉。

      地方志記載:松陽好演戲,每年城隍廟唱十七晝夜,公派三十六行湊錢,費款幾及數(shù)千,各社亭逢年必演,不愆期,不減短。又曰各鄉(xiāng)村,冬,亦有數(shù)夜“鬧冬戲”,每年統(tǒng)計1000多部。

      浙西南這一方靈秀的山水給予湯顯祖心靈上的安慰,以及民間豐茂的演劇活動給予他創(chuàng)作上的滋養(yǎng),是毋庸置疑的。他棄官返鄉(xiāng)后創(chuàng)作了“四夢”中的“三夢”——《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夢境”里自有一縷氤氳之氣緣起于松陰溪的山光水色以及琴曲戲音。他們投向松陽山水間的目光,留在松陽的詩文,500年來已添作了護“花”的春泥。

      3

      一眼望去,一丘獨立,就是卯山了。

      卯山是唐代道教宗師葉法善的修道之地,也是他的歸葬地。葉法善(616—720)出生于松陽古市道士世家,活了105歲。

      松陽人說,當?shù)亓鱾鞯拿耖g音樂《月宮調(diào)》就是《霓裳羽衣曲》,松陽高腔《夫人戲》的主題音樂由法曲構(gòu)成,其中也有《霓裳羽衣曲》的遺音。

      《霓裳羽衣曲》由唐玄宗創(chuàng)作,是大唐宮廷的法曲,甚至成為后人看大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某種意象,可見其影響之大。楊貴妃馬嵬坡香消玉殞后,跳《霓裳羽衣舞》的人不在了,《霓裳羽衣曲》仿佛如牡丹花凋謝了,只在一些野史或詩文中留下“霓裳”“綠腰”“六幺”這些只言片語,或是一些斷曲殘章。后人關(guān)于《霓裳羽衣曲》的來歷眾說紛紜,關(guān)于去處也是如此?!短綇V記》載:葉法善與唐玄宗同游月宮,聽紫云曲。民間傳說葉法善導(dǎo)引唐玄宗去月宮,精通音律的玄宗記下月宮里的仙樂,再加以創(chuàng)作,在宮中進行演奏,取名為《霓裳羽衣曲》。

      從山腳到山腰,橙樹成片,果實似點點碎金點綴山野。果實雖小,從春到秋,從開花到結(jié)果,也是氣象萬千。山中不見高山流水,也不見洞壑深幽。行至半山腰,見一座飛檐翹角的殿宇隱沒于茂盛的林木,這就是天師殿了。觀中幽暗、寂靜,祭壇也已陳舊,中間供奉著葉法善的塑像,后面是一幅壁畫,畫了一棵老松,松下仙鶴飛舞,兩位道童分站兩旁。四周也有壁畫,所畫都是體現(xiàn)葉法善道行高深的傳說題材。仰頭一看,第一幅就是《伴君游月》,竟一時怔在那里了。

      這幅《伴君游月》畫,從構(gòu)圖上看,圓月形的畫面是一個宮殿,一張寬大的矮地案幾分割出兩部分空間,前后左右畫了七個人。案幾上擺滿了瓜果佳肴,案幾的后面一仙女手托一盤仙桃。葉法善站在案幾右邊前面,身著紅色道袍,雙手正打著節(jié)拍。唐玄宗站在案幾左邊前面,戴著蹼頭,身著明黃色的便服,一手執(zhí)檀板,一手舉酒樽,身體微側(cè),眼睛看向右前方一位長袖舞蹁躚的仙女。唐玄宗的左前方,三位仙女依次而坐,第一位彈撥箜篌,第二位輕捻琵琶,第三位吹笙,殿內(nèi)祥云繚繞,耳邊似乎有仙樂飄飄。這是一場小型的室內(nèi)樂。

      站在這幅壁畫前,是否可以這樣想象:這位精通音律的帝王應(yīng)是在葉法善演奏道教樂曲的情境下,聽得如癡如醉,進入太虛幻境,那些仙女現(xiàn)實中就是葉法善團隊善樂的道徒。是夢非夢啊。

      葉法善,“十二學禮樂”,也是一個音樂天才?!叭~有道碑”中描述了松陽葉氏幾代人精通音律的情景:“代增其業(yè),啟秘篆文高妙,揚玄津之洪波,道微若聲,心么若氣,吹律暖谷?!薄端申柮迦~氏廣遠宗譜》也詳細記載當時在各種儀式上使用的樂器:鐘、鼓、琴、瑟、笙、簫、管、笛、罄,等等。

      觀外的山風驚了檐下的鈴,清越的鈴聲穿越時空,讓時間回到了葉法善的大唐。

      唐開元四年(716),葉法善施舍住宅為道觀,唐玄宗親賜觀名為“淳和仙府”,并賜戲臺一座。百歲的葉法善,已知來日不多,趕緊返鄉(xiāng),“司授道教音樂”。皇帝的法曲《霓裳羽衣曲》是不敢照搬的。但他是皇帝寵愛的葉天師,必須要永遠跟皇宮連在一起。就把《霓裳羽衣曲》像名貴花木一樣,一節(jié)一節(jié)移植過來,編成其他樂曲,取名《月宮調(diào)》等,再教給松陽的弟子。移花接木,對于葉法善是不難的,這些曲子俗稱“道士調(diào)”。

      “歌徹霓裳風力軟,釵橫鬢亂曉寒新?!边@是南宋松陽女詞人張玉娘《香閨十詠·桃花扇》里的詩句。玉娘似乎對《霓裳羽衣曲》情有獨鐘,又在《詠竹·月》詩里云:“吹徹霓裳清露下,嫦娥猶自對芳尊?!庇纱丝梢姡_有《霓裳羽衣曲》在松陽傳世。

      詩人尹廷高是宋末元初處州遂昌人,過卯山寫下的《葉法善天師故宅卯山》詩里也提到《霓裳羽衣曲》,云:“云間玉笛夜飛霜,宮府清虛翠色涼。淫樂早知能亂國,月宮不遣奏霓裳?!边@位長于寫羈旅之苦與故國情懷的詩人,此時的卯山觸及了他的亡國之痛,卻證明了自唐以來道教音樂《月宮調(diào)》在松陽一帶的影響力。

      天師殿一側(cè)的御碑亭里立著“葉尊師碑”,碑文由唐玄宗親自撰寫,太子撰寫碑額。原碑早就遺失,此碑是今人之功。御碑亭左邊是一條上山頂?shù)氖A路。據(jù)說,山頂有通天宮遺址,還有一口古井。這口在歷史廢墟中仍然活著的泉眼,也是一只歷史之眼,觀天觀地觀自身。

      時間的廢墟上,繁華早已煙云消散,唯有樂音似種子入泥,不為人知地花開花落……

      夜幕低垂,穿過長街,進入一幢大樓。在樓下已聽到清雅的樂曲裊裊入耳??觳缴蠘?,推開一間教室的門,幾十名民間音樂愛好者正在排練,濟濟一堂,也是樂器如林。他們演奏的曲目就是《月宮調(diào)》。坐在樂隊中打擊鼓板的老者,清瘦儒雅,他是葉法善第五十八代孫葉萬芳。葉老師告訴我,道教儀式結(jié)束后,第一個演奏必須是《月宮調(diào)》,這是規(guī)矩。演奏《月宮調(diào)》,至少得七人以上,兩人拉二胡,兩人吹笛子,鑼、鼓、板各一人,打擊樂必須在前,笛子、胡琴在后面。

      十年前,邱建平、葉萬芳、葉美玉等一些古樂愛好者,憐惜古樂的凋零,開始行走松陽各個村落,至今已收集了100多首道教音樂,其中就有《月宮調(diào)》。經(jīng)過整理,他們發(fā)現(xiàn)《月宮調(diào)》《正凡》《宵凡》《八仙》等曲,旋律都極其相似,讓人不免想象,當年葉法善把《霓裳羽衣曲》打散,重新進行編排,授給松陽弟子的情景。帝國之舟沉沒,《霓裳羽衣曲》碾作塵,幸有《月宮調(diào)》還在。坐下來靜聽——月出松崗,緩緩升起,清雅,雍容,祥和,清輝灑向山川大地。

      在松陽高腔藝人看來,包括《月宮調(diào)》在內(nèi)的一些道教音樂,是一朵朵散發(fā)清芬的花朵。他們不經(jīng)意間采來,在琴弦上釀蜜,宮、商、角、徵、羽,生、旦、凈、末、丑,融入《夫人戲》《賣水記》《賀太平》《八仙橋》……走遍千山萬水,鑼鼓鏗鏘里有誰知道有《霓裳羽衣曲》藏在其中呢?

      4

      白云在青山上飄來蕩去,有一片白云飄向山谷里的石倉源。

      清初,闋氏族人也是一片白云,他們從閩西的上杭縣出發(fā),經(jīng)閩東、閩北,進入浙江境內(nèi),水陸兼程,到達了浙西南這個山谷。他們放下行李,環(huán)顧四周,見山巒疊翠,一條溪流從中穿過,長途遷徙的旅程就此打住。他們站在溪流邊洗去一身的疲憊,回首時再也看不見出發(fā)時的那個家園。

      不再前行了,所有人松了一口氣。他們在石倉溪兩岸開墾田園,種植藍靛,當挑砂小工,慢慢地開始洗砂煉鐵,開辦手工業(yè)坊。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闋盛宗一支崛起,積累了財富后,沿溪建起了幾十座華堂大屋。這些宅院都有自己的堂號——余慶堂、善慶堂、日月堂、五柳堂、敦睦堂、福善堂、寶善堂、樂善堂、懷德堂等,門楣上“祺基澤秀”“栝西俊杰”“文峰呈瑞”“積善流芳”“長發(fā)其祥”的題額,映照出主人心中的山明與水秀。這一幅寧靜淡雅的水墨畫背后,卻是一個族群背井離鄉(xiāng)艱難拼搏的拓荒歷程。

      在闋氏橫屋里見到一副楹聯(lián)——“門外碧潭春洗馬,琴中綠水靜留賓?!闭媸莿e致有情。我在聯(lián)語里聽到了嗒嗒的馬蹄聲,仿佛闋氏遷徙的余音。

      清初康熙年間,浙西南前后發(fā)生了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亂,即“三藩之亂”以及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反清占領(lǐng)處州三年,大量的民眾死亡和逃離,山區(qū)“十室九空,田園荒蕪,土著絕跡”。戰(zhàn)后,福建、安徽、江西等地移民遷徙處州各縣開荒。松陽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就發(fā)生在這個時期,其中就有大量的福建移民遷徙松陽,闋氏就是在這股福建移民潮中來到石倉。石倉的闕姓,至今仍遵循著客家的風俗,講客家方言,稱自己是“汀州人”。大年三十祭祖,在香火堂大門外朝福建方向上香,遙拜千里之外的老祖宗。

      闋氏的遷徙,在閩人入浙的歷史大潮中只是一股細流。閩與甌,一水相連,命運也休戚相關(guān)。秦漢時期,兩地皆是越王勾踐后裔主政,兩地爭霸也是兩地的交融,且不論它。閩人的大量入浙,從唐五代開始,在黃巢起義、閩越王氏政權(quán)內(nèi)亂的背景下,閩人大規(guī)模向“保境安民”“政尚寬惠”的錢氏政權(quán)統(tǒng)治下的浙南移民。宋乾道二年(1166),溫州臺風,發(fā)生海溢,海水倒灌入城,溫州原住民死傷無數(shù),溫州知州傳檄福建補籍,現(xiàn)在溫州人的祖先大都在這個時期來到溫州。明朝片板不得下海,清初閉關(guān)鎖國更甚,還有明朝番薯從福建傳入浙南、明清浙南山區(qū)礦冶,等等,這些歷史的鏡頭中,閩人邁開腳步,像雨點似的落進浙南大地。

      在歷史的洪流中,閩人進入浙南的身影,被沖入時間的罅隙,或是被巨大的歷史陰影遮蔽,最后只是族譜中兩個相距遙遠的地名留給后人的想象。在浙南,閩人的拓荒史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流傳著,令人驚嘆不已。

      我說的是松陽高腔劇目《夫人戲》。在鑼鼓鏗鏘里,在陳正姑這位原鄉(xiāng)在福建的“武巫”與各路妖怪斗法的戲文里,看到了閩人入浙開荒拓土一波三折的身影。

      陳正姑故事的原型可以上溯至晉代干寶的《搜神記》,在明清時期以傳記、小說的形式整理成了故事文本流傳,有明代無根子的《海游記》,清代里人何求的《閩都別記》,還有《臨水平妖傳》以及傀儡戲《夫人傳》,都已在福建各地流傳。而后隨著大規(guī)模的福建移民傳入浙南,藝人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再創(chuàng)作,以浙南方言演繹,適合當?shù)亓鱾??!斗蛉藨颉穫魅胨申枺欠N子植入沃土。松陽有葉法善,豐厚的道教文化土壤,開出一朵樸實的花。

      陳正姑的傳說除了人班演的《夫人戲》,還有傀儡班和鼓詞。溫州鼓詞《南游傳》,民間藝人融入了許多與溫州本土有關(guān)的故事,地域文化色彩濃郁。

      傀儡班演的《夫人戲》影響比人班更大。舊時,慶元、龍泉、景寧、云和、麗水、青田、松陽、遂昌,溫州地區(qū)的平陽(含蒼南)、文成、泰順、瑞安、樂清、永嘉等縣,均有木偶班演連臺戲《夫人傳》。他們農(nóng)忙務(wù)農(nóng)、農(nóng)閑演出,許多劇團除在本地區(qū)演出外,還常到金華、衢州、江西、溫州以及閩北山區(qū)巡回交流演出,每班一般只有四至八人,所有傀儡行頭、樂器道具只有一擔箱子,長年活躍在深山冷塢、窮鄉(xiāng)僻壤,陳正姑的傳說就隨著他們的巡回演出而傳播開來。

      《夫人戲》里保存了松陽高腔40多個曲牌,這幾乎是松陽高腔所有的曲牌??梢哉f,一個民間神話傳說保護了松陽高腔,松陽高腔也收藏著一方水土的氣象。

      那日,在松陽老街的一座老屋里,松陽高腔藝人永明、永清、關(guān)妹、冬蘭給我們唱《夫人戲》選段,曲牌【孝順歌】朗朗上口,竟然記下來了:“告陳娘聽訴啟,且聽奴家說你知。家住福建古田縣,李氏三妹是我名。要往娘家去游玩,來到中途路上來經(jīng)過,卻被猛虎來傷害。多蒙陳娘來搭救,搭救轉(zhuǎn)還鄉(xiāng)?!?/p>

      這是李三妹被陳正姑救活后的唱段,后臺幫腔的加入,徐緩幫和,宛如閩人在浙南的生活畫面徐徐展開。

      溪流從石倉大屋前緩緩流過,一位老人坐在屋前的臺階上,問他,看過《夫人戲》嗎?他說,看過啊,誰人不看《夫人戲》啊。但老人家不知道自己與《夫人戲》之間的隱秘聯(lián)系,也不會想到300多年的祖先站在溪邊放下行李的情景。石倉曾經(jīng)是闋氏的遠方,如今再次成為闋氏的出發(fā)地。仰望青山莽蒼,只見一方狹長的天空,一切都藏進了歲月深處。

      當生命與財富,還有歷史,被時間無情地帶走,只留下這個創(chuàng)世紀般的神話,由戲或詞載著,穿村走巷去與那些散落在浙南大地上的鄉(xiāng)親相認。

      石倉闋氏“余慶堂”的門楣題額寫著四個字——“花萼聯(lián)芳”。這“花”,可以是松陽高腔《夫人戲》。

      注:文中陳正姑即福建陳靖姑。

      責任編輯韋廷信

      猜你喜歡
      高腔霓裳松陽
      高腔·憶
      鳥兒們的幻彩霓裳
      甌劇高腔與南戲淵源關(guān)系考
      中國音樂學(2020年2期)2020-12-14 03:08:16
      霓裳羽衣舞
      《高腔》小說意象敘事與美學意蘊分析
      岳西高腔的發(fā)展歷史述略
      中華戲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1:56
      樓上樓下
      民間文學(2018年9期)2018-12-13 02:02:48
      松陽:以科技為引領(lǐng) 推進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林業(yè)增效
      俞璐:一襲霓裳,留住絕世風雅
      金色年華(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1
      松陽香榧迎來發(fā)展新篇章
      綠色中國(2017年19期)2017-05-25 13:25:14
      东阳市| 尉氏县| 康乐县| 介休市| 哈巴河县| 合阳县| 潼南县| 古蔺县| 邯郸县| 凤山县| 屏南县| 甘德县| 廉江市| 华坪县| 东港市| 枝江市| 宜宾市| 广元市| 汉阴县| 封开县| 南昌县| 潜江市| 松桃| 永福县| 道孚县| 连山| 邯郸市| 曲阳县| 和平县| 沧源| 边坝县| 余庆县| 佳木斯市| 西峡县| 开原市| 禹城市| 凤阳县| 桃源县| 孝感市| 洞头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