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下,學生在人物描寫方面普遍存在著重點不突出、不能抓住人物特點進行描寫的問題,人物描寫類習作的水平整體不高。針對學生人物描寫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寫作之前對學生進行具化指導,指導學生習得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降低學生的習作難度,寫作之后注重對學生習作的評價與修改,讓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物,獲得人物描寫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關(guān)鍵詞]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人物描寫;習作指導;特點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22-0096-03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統(tǒng)編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在每個單元都編排了習作板塊。其中,人物描寫類習作居多,如“猜猜他是誰”“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我的心兒怦怦跳”“我的‘自畫像’”“‘漫畫’老師”“形形色色的人”“有你,真好”等習作都與人物描寫有關(guān),并按照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趨勢編排,足見編者對學生人物描寫能力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雖然經(jīng)過了多次人物描寫訓練,一些學生還是不會描寫人物,主要表現(xiàn)為:要么面面俱到,像記流水賬;要么蜻蜓點水,寫出來的人物很難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么情感匱乏,文章假話、套話太多,描寫的人物缺乏真實性,存在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現(xiàn)象。那么,怎樣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才能使學生能夠抓住人物特點進行描寫,并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呢?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
一、具化:寫前指導階段
在學生寫作初期,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在人物描寫類習作指導中,教師應(yīng)注重引導學生加強對人物描寫的賞析與模仿。只有這樣,才能夯實學生的人物描寫基礎(chǔ)。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人物描寫前,可以帶領(lǐng)學生賞析一些人物描寫的精彩片段,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逐步提升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
(一)品味經(jīng)典片段,體會人物描寫技巧
賞析人物描寫的精彩片段是學生寫好人物描寫的第一步。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人物描寫片段進行賞析,感悟經(jīng)典片段中的人物描寫好在什么地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如《景陽岡》一文中,作者通過對武松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塑造了一個勇敢、武藝高超的人物形象;《紅樓春趣》則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把寶玉的頑皮、純真及黛玉的寂寞、哀傷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摔跤》中的動作描寫刻畫了小嘎子機靈、有智謀、好勝心強等特點;《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主要從衣著、體態(tài)、身材、容貌等方面刻畫了一位身材健美、生氣勃勃、性格堅韌、吃苦耐勞的黃包車車夫的形象;《兩莖燈草》則主要通過神態(tài)和動作描寫,塑造了一個愛財勝過生命的嚴監(jiān)生的形象。這些課文中的人物描寫堪稱經(jīng)典。教學這些課文時,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仔細賞析、深入感悟這些經(jīng)典片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特之處,明白刻畫人物形象的要領(lǐng)是什么,增強學生的寫作意識,為學生寫好人物奠定基礎(chǔ)。在人物描寫類習作指導,教師要多發(fā)掘一些經(jīng)典人物描寫片段供學生欣賞、評鑒,讓學生在習作時有據(jù)可依,寫起文章來更加輕松。
(二)觀察周圍人物,積累人物描寫素材
經(jīng)過對人物描寫片段的賞析,學生對如何描寫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了解往往是比較淺層的。一旦遇到描寫人物的任務(wù),學生的大腦便會一片空白。這就需要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人物的習慣,從而積累寫作素材,為描寫人物奠定基礎(chǔ)。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觀察周圍人物,如教師、醫(yī)生、清潔工、公交司機等各行各業(yè)的人,并以照片等形式把這些人物的風采記錄下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在面對描寫人物的習作要求時,學生便不再無話可寫,而能用自己閱讀過的經(jīng)典片段的描寫方法嘗試創(chuàng)作。因此,在人物描寫類習作指導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多觀察、多積累的習慣,豐富學生的素材儲備,從而讓學生的人物描寫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
(三)人物形象聚焦,學習人物描寫方法
通過對經(jīng)典片段的賞析,學生習得了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通過對周圍人物的留心觀察,學生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時,再讓學生從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出發(fā)進行片段描寫,其寫作就會更加輕松。教師可以采取人物聚焦的方法幫助學生學會描寫人物。如在指導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想自己平時拍攝過的那些人物,想想他們具有哪些特點——“小書蟲”在讀書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是怎樣的,“幽默王子”在與人交往時是怎樣說話的,“樂天派”的神情是怎樣的,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鏡頭聚焦的方式對人物形象進行刻畫、描寫,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在人物描寫類習作指導中,教師采用聚焦或者放大人物特點的方法,讓學生選取最能體現(xiàn)人物形象特點的內(nèi)容來寫,能使學生寫出來的內(nèi)容更加生動形象,有效凸顯人物的主要特點。
二、建構(gòu):寫中指導階段
在人物描寫過程中,學生雖然對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要真正做到抓住重點來描寫,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就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及學生對人物描寫語言方法的建構(gòu)與運用。教師要聚焦人物的某一方面,引領(lǐng)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從而夯實學生的人物描寫基礎(chǔ),切實提升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
(一)聚焦人物神態(tài),學會描寫人物靜態(tài)表情
人物神態(tài)指的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它可以把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真實地反映出來,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師聚焦人物神態(tài),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描寫人物靜態(tài)表情的能力。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漫畫’老師”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把自己平時觀察到的不同老師的形象在腦海中回放,想一想自己會選擇哪位老師,是愛穿裙子的語文老師還是整天笑瞇瞇的數(shù)學老師,是講話幽默的體育老師還是嚴肅認真的科學老師,這些老師的外貌有哪些特點;再把他們的外貌特點描寫出來。外貌描寫是人物描寫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可以讓學生抓住老師的外貌特點來塑造人物形象,提升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
(二)關(guān)注人物動作,學會描寫人物動態(tài)形象
人物動作是人物在特定情況下做出的直接反應(yīng),它可以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處事態(tài)度及思想品質(zhì)等。在進行人物動作描寫指導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guān)注人物的細微動作,通過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特點,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形形色色的人”時,教師讓學生把自己平時收集或拍攝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照片整理好,并通過大屏幕以視頻的形式播放出來,重溫拍攝時那個感動、驚喜、開心的瞬間,確定自己最想寫的人物是誰,并重點圍繞這些人物的動作來描寫。比如,大清早掃馬路的清潔工,他們是如何用自己的雙手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的;凌晨早起做小生意的人們,他們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哪些動作描寫更能把這些人物的形象特征體現(xiàn)出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動作描寫能力,讓他們筆下的人物更加鮮活。
(三)關(guān)注人物心理,學會描寫人物心理變化
人物心理是人物內(nèi)心的真實反映,有些人物的心理會通過一些動作細節(jié)或自言自語表現(xiàn)出來。心理描寫能夠讓文章更具真情實感。教師可以從人物心理出發(fā)進行習作指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建構(gòu)與運用語言,提升學生的心理描寫能力。如在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讓真情自然流露”習作指導中,教材提供的“感動、懼怕、憤怒、愧疚、難過、忐忑不安、欣喜若狂”等關(guān)鍵詞都與人物的心理密切相關(guān)。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先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過這些感受,以及這些感受是在什么情況下產(chǎn)生的;再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是一次皺眉、一次跺腳等,把人物當時最真切的心情或者心理表現(xiàn)出來,以塑造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人物特點。人物心理對表現(xiàn)人物形象特點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心理描寫。只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具真情實感。
三、評改:習作完成階段
評改是促進學生習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在學生習作完成后,教師通常會讓學生互相評價。但由于認知有限,學生的評價往往過于籠統(tǒng),大都只會從錯別字、內(nèi)容不夠生動等方面進行評價,對于究竟是哪些內(nèi)容不夠生動形象,他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此,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評改習作的方法,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不足之處,逐步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一)靜態(tài)呈現(xiàn)人物描寫的差異
有了教師習作前對素材積累及習作時的有針對性指導,學生大都能夠按照要求完成人物描寫的習作任務(wù)。但是,這些描寫是否對表現(xiàn)人物形象特點有幫助則未可知。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或者同學描寫的面部表情畫下來,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人物描寫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修改。如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學生寫了“嘮叨的媽媽”“小書蟲”“樂天派”“小問號”等,這些人物的特點都非常明顯。習作評改時,教師先讓學生按照習作中描寫的外貌畫一畫這些人物,并與真實人物的外貌進行對照,說說習作所描寫的外貌與真實人物像不像、哪些地方描寫得好、哪些地方的描寫還需要改正;再讓學生就描寫不到位的地方進行修改,使人物描寫更加精彩。在評改習作時,采用畫一畫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評改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外貌描寫中的不足,并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真正把人物的外貌特點形象地描寫出來。
(二)動態(tài)演繹人物的描寫過程
評價學生習作中的人物神態(tài)描寫是否恰當,可以采用畫一畫的方式;評價學生習作中的人物動作描寫是否合適,則可以采用演一演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習作中的動作描寫,用角色表演的方式來做一做那些動作,發(fā)現(xiàn)動作描寫中存在的問題,明白自己習作修改的方向,這樣讓動作描寫更加生動形象。如在“形形色色的人”習作評價過程中,有學生寫的是維持交通秩序的警察,有學生寫的是小區(qū)里鍛煉身體的爺爺奶奶,還有學生寫的是路邊的小商小販或者清潔工。在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讓學生把自己習作中的動作描寫演一演。通過表演,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描寫人物時存在的問題,把其中描寫不當?shù)牡胤礁恼^來,從而提升動作描寫能力。在人物描寫類文章中,文章精彩與否與動作描寫是否生動形象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采用演一演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動作描寫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把人物的特點描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三)反復體會人物心理描寫
在描寫人物形象時,可以讓學生反復體會習作中的心理描寫,站在人物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鑒別習作中心理描寫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合理適當?shù)男薷?,使文章更具真情實感。如教學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時,讓學生回憶、述說反映自己欣喜、愧疚、沮喪、難過等心情的印象最深的事。在習作評改階段,教師讓學生結(jié)合習作中的心理描寫反復揣摩、感受、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設(shè)想如果自己遇到這些事,會不會產(chǎn)生類似的感受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走進人物內(nèi)心,感受人物的描寫是否恰當,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更具真情實感。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人物描寫類習作指導中,教師要先帶領(lǐng)學生賞析一些經(jīng)典片段,讓學生獲得對人物描寫方法的初步感知;再從人物描寫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并教給學生評改習作的基本方法。長此以往,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就會越來越有章法,從而切實提升自身的人物描寫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鄒華.落實核心素養(yǎng),提高習作能力:小學語文中段“習作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策略[J].教師,2023(30):129-130.
[2] 夏云飛.統(tǒng)整視野下習作單元教學的實踐探索:以統(tǒng)編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J].西藏教育,2023(11):34-38.
[3] 劉興.人工智能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運用:以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教學為例[J].遼寧教育,2023(23):20-23.
[4] 羅芳.小學語文習作單元中“逆向設(shè)計”的應(yīng)用:以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23(12):78-80.
(責編 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