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踐行學思結(jié)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倡導“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chuàng)新的學習理念”,要求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有知識,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循環(huán)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教育戲劇為學生的具身學習提供了平臺,讓學生的身體感官進入情境中體驗和實踐,在實踐中收獲知識、體悟方法。本文從教育戲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實踐兩個方面,探討如何將教育戲劇與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讓學生在“演”與“學”共存的育人新范式中獲得生動、全面的高質(zhì)量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1.教學目標
一是努力創(chuàng)設更加真實的情境,利用教育戲劇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學習。踐行學思結(jié)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落實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chuàng)新的學習理念,為學生語言實踐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開展更加豐富多元的課堂活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讓教育戲劇的開展有效助力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借助戲劇中的臺詞,提升學生對于不同角色的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協(xié)作的能力;帶領學生排演中外經(jīng)典劇目,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國際視野;鼓勵學生體驗不同的戲劇角色,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生動演繹各類角色,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三是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共情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戲劇要求學生能夠感受劇中人物角色的處境,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進而感悟人物的優(yōu)良品質(zhì)。學生在體驗中成長,在思考中進步,逐步形成真善美的價值觀,實現(xiàn)學科德育的育人目標。
2.實施過程
教育戲劇對于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育戲劇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zhuǎn)變,把課堂還給學生。一方面,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角色,由教學的主導者變成引導者,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搭設語言支架,通過“幫、扶、放”一系列的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另一方面,學生是教育戲劇的主體,是戲劇表演的關鍵部分,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參與者和體驗者,教師應重視教育戲劇中表演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以人教版英語教材二年級下冊Unit 3“Seasons”故事課為例,本課講述了動物角色在四季所做的不同事情,讓學生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引導學生領會春種秋收的勞動精神和不勞無獲的寓意。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了故事棒(Story Whoosh)的戲劇教育范式。故事棒按照春、夏、秋、冬,將故事分為四個場景,教師通過敲鼓和口述情境,引導學生兩人一組到講臺前表演,而當教師發(fā)出“Whoosh”信號時,表演的學生回到座位上。按照這樣的方式,依次呈現(xiàn)四個場景,供學生選擇并表演。
Scene 1:Spring is coming. The rooster got some peanuts from Amy. He meets the monkey.
Scene 2:Summer is coming. The weather is very hot. The rooster waters the peanuts. He works very hard.
Scene 3:Autumn is coming. It’s time to pick the peanuts. The rooster meets the monkey.
Scene 4:It’s winter now. The monkey comes to the rooster’s house. He wants to eat some peanuts.
以人教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4“Pets”為例,第一課時內(nèi)容中涉及Binbin、Andy和Joy做游戲的場面,三人分別描述了圖片中的寵物。此活動缺少情境,不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因此,教師使用戲劇方式,引領學生分角色表演歌謠。學生4人一組,分角色練習,通過肢體、語言、思維等方面的訓練,獲得個人行為、情感、思維等全面提升。
Teacher:I’m Bill. I have a turtle. It’s green.
Student:I’m Andy. I have a snake. It’s long.
教學中,教師將戲劇教學融入語言學習的全過程。在學習理解環(huán)節(jié),運用肢體語言模仿動物,進行表演,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漫步、交流,大大激發(fā)了參與熱情。
以人教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4“Shopping Day”為例,單元涉及的購物主題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隨著學生自主意識不斷加強,學生對自主購物有了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因此,教師在讀后環(huán)節(jié),設置了創(chuàng)造性表演故事活動,運用遷移創(chuàng)新的理念,以真實情境的遷移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平臺。教師首先明確活動任務:“If you were Peter, what would you say and how do you feel?”隨后,引導學生以兩人合作的形式進行表演。教師通過開展跟讀故事、復述故事、創(chuàng)造性表演故事以及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這一系列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與遷移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角色、理解故事、內(nèi)化語言,發(fā)展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及語用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循序漸進地完成本課的育人目標。學生在語言的遷移運用中學會如何合理獲取零用錢,懂得要為滿足自身購物需求而付出努力的道理,為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通過教育戲劇的實踐,將戲劇教育范式巧妙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的不同課型,在詞匯課中,引領學生在表演中體會、理解、內(nèi)化詞意;在對話課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靈活使用語言;在故事課中,鼓勵學生運用豐富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表達故事寓意等。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是教師肩負的責任,英語教學需要朝“育全人”的方向努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英語教師要善用教育戲劇,讓學生在“演”中“學”,以獨特而全面的育人形式促進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