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Process-writing:英語寫作教學的國際視野

      2024-11-02 00:00:00宋德龍
      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 2024年10期

      在英語聽、說、讀、看、寫各項技能中,寫是綜合性程度較高的一項。寫作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比如,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雅思、托福等國際測試中,寫作這一輸出性技能的成績低于閱讀等輸入性技能的成績,這說明我們在寫作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傅丹靈教授是國際知名語言教學專家,現(xiàn)任紐約城市教師研究院榮譽顧問委員會委員、促進英語學習者雙語發(fā)展研究會的全美顧問委員會成員,擔任美國培生教育出版社暨美國高考命題組英語學習者顧問,還是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教育社會環(huán)境研究分會的主席。傅教授曾任全美雙語教學學會會刊專欄編輯,現(xiàn)任包括《閱讀研究季刊》(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英文教學》(Research in Teaching of English)在內(nèi)的五種美國教育頂級學術(shù)期刊的審查委員會委員,學術(shù)著作包括《我的困難是英文》(My Trouble Is My English)、《英文島》(An Island of English)、《用雙語寫作》(Writing Between Languages)、《聚焦讀寫素養(yǎng)》(Focus on Literacy)、《如何教寫作》、《英語寫作新思維》等。傅教授具有中外學習和教學經(jīng)歷,精通雙語文化教學,長期觀摩大中小學課堂實踐,了解國際英語教育現(xiàn)狀,尤其對英語寫作及寫作教學有著多年的深入研究。帶著對英語寫作教學的一些困惑,筆者采訪了傅教授。采訪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水平強調(diào)的“能夠用所學的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角度切入,進而探討英語寫作教學的問題和策略。以下是采訪的主要內(nèi)容。

      宋德龍:傅老師,您好!感謝您接受我的采訪!我國的英語教育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成為我國中小學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其中,在文化意識素養(yǎng)的水平劃分中,“能夠用所學的英語講述中國故事,描述、闡釋中外文化現(xiàn)象”成為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您是國際知名的語言教學專家,從國際范圍來看,您認為提出這樣的目標是否有其現(xiàn)實或理論依據(jù)?

      傅丹靈:語言學習對一個人的素質(zhì)有很大的貢獻,學習外語的人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氣質(zhì),就像學了音樂、學了數(shù)學、練了體育對人的素質(zhì)都有貢獻一樣。每個人的素質(zhì)提高以后,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zhì)也就相應(yīng)提高了。因此,國際范圍內(nèi)對英語的學習都很重視。

      但近幾十年人們越來越警覺可能產(chǎn)生的“英語霸權(quán)”現(xiàn)象,擔心英美等英語本族語國家從語言角度進行“后殖民化(post-colonialism)”。因此,學術(shù)界提出“World Englishes”的概念,也就是說英語只是一個工具,用在不同的國家或群體以后即可以形成不同的英語,如“China English”“India English”等,這些不同的“English”都有其價值。英語教學并非只關(guān)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只認可這些國家的文化。事實上,用英語表達自己國家文化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原生謬誤(native fallacy)”現(xiàn)象也得到英語從業(yè)者的關(guān)注,人們已經(jīng)不太重視自己學習的是否是“英國英語”“美國英語”或是否為“king’s languange”“queen’s language”等所謂的“標準英語”。這背后的原因也好理解,大多數(shù)情況下全世界的英語學習者主要是和自己的國人交流,和以非英語為母語的人交流,因此不用太過于強調(diào)所謂語音、語法的英美化、權(quán)威性、標準化。同樣,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內(nèi)容,也更多在于傳播自己國家的文化,學習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先進文化,而非僅僅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很多研究證明,在第二語言學習中達到母語水平幾乎是“an unattainable goal(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wù))”?,F(xiàn)在提出的概念是“glocalization”,它來自“global”和“l(fā)ocal”的結(jié)合,即英語學習并不需要一味追求“nativeness”,壓制“l(fā)ocal English”,而是要重視當?shù)氐恼Z言運用環(huán)境、文化特點以及本地化和國際化的融合。

      宋德龍:“用所學的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對學生的寫作等輸出性語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長期從事英語寫作及寫作教學的研究,出版了《用雙語寫作》《聚焦讀寫素養(yǎng)》《如何教寫作》《英語寫作新思維》等著作,下面您是否可以為我們介紹一下國際上英語寫作教學的發(fā)展情況?

      傅丹靈:總體來說,寫作教學在很多國家都越來越受到重視。近些年來,隨著數(shù)字化的普及,輸出和輸入變得同等重要,因此美國的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各州共同核心標準)特別提出要“doubling time for writing”,而且“not just in language arts, but also across the disciplines”,也就是說成倍地加大寫作教學的力度,使寫作不僅僅局限在語言藝術(shù)學科,而是遍及所有領(lǐng)域。

      在此背景下,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勝任,需要新的教學理論,比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Process-writing(過程寫作)就深受學術(shù)界關(guān)注。

      不同于傳統(tǒng)的為作業(yè)而寫、為考試而寫,Process-writing強調(diào)“學生是為表達自己而寫”,強調(diào)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簡單采用“布置作業(yè)—批改成稿”的模式,而要將指導貫穿于學生寫作的整個過程當中(throughout the process)。我們都知道,寫作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過寫作實踐才能培養(yǎng)。寫作過程包括構(gòu)思(brainstorm)、打草稿(draft)、徘徊(wander)、編輯(edit)、疑惑(question)、想象(imagine)等環(huán)節(jié)。寫作教學應(yīng)在以上各環(huán)節(jié)給學生以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自我進行寫作,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某個話題進行頭腦風暴,形成對該話題的各種想法,為后續(xù)寫作打好基礎(chǔ)。我的團隊曾經(jīng)做過實驗,當你放手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有著驚人的想象力,能形成很多豐富的想法,這是寫出好作品的前提。

      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寫“first draft(第一稿)”。第一稿往往是“丑陋”的、充滿問題的,因為剛開始的思維是混亂的,像一團毛線絞在一起。任何寫作都會經(jīng)歷一個由粗到精、由亂入序的過程,因此對第一稿不能要求完美,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畏懼感,而是要讓學生一氣呵成地聚焦在想法(idea)上。第一稿的內(nèi)容越豐富越好,不能用語言形式是否準確、所寫內(nèi)容是否太啰唆等條條框框束縛想法的形成。其實,好的作家的寫作過程都是這樣的,海明威曾經(jīng)說過,“初生之物其狀必丑(The first draft of anything is shit.)”。

      然后是revision(修改),這需要在時間、環(huán)境、機會和指導諸方面給予保障。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修改或者同伴互改,這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還要營造合適的環(huán)境。修改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guān)鍵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在給予學生足夠時間、機會和環(huán)境的前提下,對學生寫作的指導也非常重要。指導可以通過教授寫作技巧、展示修改過程來進行。比如,教授寫作技巧時,教師可以提醒和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關(guān)注寫作技巧,也就是“用寫作者的眼光來閱讀(to read with a writer’s eye)”。從閱讀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寫作策略,如“show not tell”“use variety of verbs instead of just adjectives or adverbs”“use direct dialogues to present conflict, relationship, mood and tone”“historic fiction with present tense throughout the story”“introduce characters, setting, theme, mood and conflicts as soon as the story begins”等等。在展示修改過程時,教師可以采用STAR(Substitute、Take things out、Add、Rearrange)策略。修改文章可以在思想內(nèi)容(deep revision)和語言形式(surface revision)兩個層面進行。做思想內(nèi)容的修改時,教師可以關(guān)注對focus、purpose、sequence、discourse、viewpoint的修改;做語言形式的修改時,教師可以在單詞、短語和句子層面加以關(guān)注,比如盡量少用good、very、things、really、a lot、get、kind of、like、I think、I feel、I believe等“dead words”,通過增加front branch、middle branch、end branch等方式來豐富句子。

      宋德龍:相信這種關(guān)注過程的寫作教學,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會有全方位的促進作用。但如果像這樣一直參與學生的寫作過程,就意味著教師要一遍一遍地批改學生的習作,教師的工作量將會大大增加,教師會不會因不堪重負而望而卻步?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在很多中國的中學里,對批改作業(yè)提出的要求是“逢布置必批改”,也就是說,學生寫多少,教師要及時批改多少。

      傅丹靈:逢寫必改、每稿都改的方式其實不是在教寫作,而是在改寫作,并不科學。過程性修改應(yīng)該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只需批改學生最終交上來的、學生自己比較滿意的成稿,在成稿之前的諸多次修改稿教師無需批改。如果每稿都改,教師太累,而且實際上是替代學生做事,反而妨礙了學生在多次寫作過程中學習和提高的機會,因為學生每修改一次實際上相當于寫了一篇作文。教師可以采用“四比一策略”進行批改,也就是說學生寫、改四次后教師才批改一次最終稿,而沒有必要稿稿都改,尤其是初稿,即“never grade the first draft”。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為了最終形成高水平寫作能力,每個人經(jīng)歷的過程并不完全相等,有的學生需要自我修改三次,有的五次,經(jīng)歷這樣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從初稿就幫助學生修改,反而讓學生失去了自我提高的歷程。

      當然,學生在進行自我修改之前,需要了解好作文的樣子。目前我們用得較多的方式就是給范文,希望學生達到范文的水平。但范文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過高的標準,會讓學生產(chǎn)生畏懼感。范文其實是通過多次修改而成的,“demonstrate ourselves as writers”是更具有效性的指導方式,即教師可以以自己的寫作過程為例,把自己的修改過程展示給學生看。其目的是“去神秘化”,減少學生的畏懼心理,利于促進學生敢寫、多寫。

      宋德龍:您在一次講座中提到過high-stake writing和low-stake writing的概念,并據(jù)此提出了一些實用、可行的寫作訓練方法。能否就此和讀者們分享一下?

      傅丹靈:high-stake writing是關(guān)系到成績和學分乃至于是否升學、入職的寫作;low-stake writing是一些平時隨機的、與評價相關(guān)性小的寫作,它不需要批改,只要給時間放手讓學生多寫即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機會鼓勵學生多進行l(wèi)ow-stake writing。有一種low-stake writing被稱為“quick writes”,意思是“短平快的即時寫作”,如在上課、作講座、開展項目等各種活動時,在活動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留出幾分鐘,讓學生針對話題進行即時寫作。另外一個low-stake writing的例子是pass-the-reflection,如幾個學生一組,針對一個話題輪流寫上一兩分鐘,直至完成一輪甚至多輪寫作為止。它要求后寫的學生必須讀懂前面學生所寫的內(nèi)容,在對所讀內(nèi)容作出反思(reflection)以后再寫出自己的內(nèi)容,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這樣的low-stake writing既能在教學活動中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能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落實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比僵化的死教硬學效果更佳。

      宋德龍:移民美國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實際上進行的是“二語語言學習”,他們有比較豐富的英語環(huán)境,不像中國學生在國內(nèi)學習英語進行的是“外語語言學習”。對他們的英語教學,目前主要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如何看待母語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

      傅丹靈:目前的趨勢是,無論是“二語環(huán)境”還是“外語環(huán)境”,并不過分強調(diào)所謂的“沉浸式學習”,也就是并不過分強調(diào)盡量多用英語、少用母語以達到沉浸的目的,而是采用接受雙語的(bilingual)方法。事實上,學生雖然外語水平不夠,但智力水平并不低下。為了和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水平一致,教師應(yīng)當允許學生借用母語來闡述內(nèi)容和表達意義,否則學生的學習欲望會被壓制,甚至思維和智力水平也會受到影響。

      以前的理論鼓勵學生用英語思維,用英語表達,但事實上學生是用本族語的思維方式形成的英語句子,語言錯誤較多,教師批改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收效甚微。而且,很多英語教師自己的語言能力并不足以幫助學生提高。所以,自21世紀初開始,translanguaging theories(穿梭語言理論)比較受歡迎。它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母語的優(yōu)勢,用母語進行思考、交流和寫作,避免出現(xiàn)學生不會寫、頭腦一片空白的情況。允許學生用母語形成想法以后再用英語表達,表達有困難的時候還可以借助AI,這樣學生就能形成語言層面比較正確的文章,還能將這樣的文章當作自己的學習材料。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會斷層,語言學習的高度也能得到保障。

      宋德龍:最后,您是否有什么寄語送給中國的英語教師們?

      傅丹靈:我知道英語教師們教得比較辛苦,但在教學中,特別是在寫作教學中,希望大家能按照本質(zhì)、按照規(guī)律去教,不要累自己、累學生。建議在以后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大家能不時地問一問自己以下兩個問題,也就是今天我談到的兩大關(guān)鍵點。第一個問題是:“我有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放手讓他們自己寫作?”第二個問題是:“我有沒有正確地指導學生如何在一次次修改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回答好上述兩個問題,我們的寫作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教師能教得快樂,學生也能學得輕松。[□][◢]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黃詩悅對本文亦有貢獻。)

      华安县| 常州市| 屏南县| 鞍山市| 大港区| 麻阳| 桂平市| 衡阳市| 叶城县| 拉萨市| 琼结县| 班戈县| 甘泉县| 伊春市| 共和县| 尼木县| 丹巴县| 深水埗区| 成都市| 神木县| 五峰| 石嘴山市| 家居| 通榆县| 康平县| 白城市| 吉水县| 延川县| 建始县| 尉氏县| 新乐市| 四子王旗| 广元市| 龙里县| 酒泉市| 临洮县| 大竹县| 岐山县| 自贡市| 永春县|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