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小麗每個月都會來“月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已經懷孕8個多月了。經過婦科檢查,醫(yī)生診斷這是由于孕中后期前置胎盤導致的反復出血,并非小麗自己口中的“月經”。確診后,醫(yī)生及時采取了抑制宮縮并給予促胎肺成熟的治療手段,幫助小麗保住了胎兒。
很多女性往往無法準確分辨月經和異常出血,常把出血當成月經,甚至還有人因為每月都來“月經”,懷孕數月了竟未察覺。
月經是指卵巢因“卵泡發(fā)育—排卵—黃體形成”的周期性變化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和出血,當女性懷孕后,卵巢在孕期內就會暫停這一周期性變化,所以懷孕后就不會再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月經。那么,導致孕期出血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孕早期的出血主要原因包括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完全流產等。
●先兆流產
在宮內妊娠28周前,若準媽媽先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常為暗紅色,或為血性白帶,有時持續(xù)4~5天至一周以上,伴有輕度下腹痛或腰背痛,但子宮附件B超提示胚胎存活,則應懷疑孕期出血的原因為先兆流產。對先兆流產的治療除臥床休息、嚴禁性生活外,營造一個有利于心情穩(wěn)定、解除緊張氣氛的環(huán)境也至關重要。
●難免流產
難免流產是指流產不可避免,發(fā)生在保胎的過程中,一般多由先兆流產發(fā)展而來。較先兆流產陰道流血更多,陣發(fā)性腹痛更加劇烈,孕周較大的準媽媽還會因胎膜破裂而出現陰道流液。此時應停止一切保胎措施,注意收集保留陰道排出物,密切關注排出物的形狀、質地。一旦確診為難免流產,可通過藥物或清宮手術促使妊娠組織盡快完全排出宮腔。
●不完全流產
常發(fā)生于妊娠8周后,此時胎盤正在發(fā)育或已經形成,部分妊娠物已排出,但仍有一部分殘留在子宮腔內,或仍附著在子宮壁上,子宮強烈收縮使患者感到腹部劇痛及腰部酸痛、出血不止,甚至發(fā)生出血性休克。如果殘留的組織不能及時排出,會引起陰道大量出血,甚至造成貧血。墮胎后陰道流血超過一周以上或出現下腹疼痛、發(fā)熱、白帶異常等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復查診治。
孕中晚期的出血原因包括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
●胎盤早剝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的情況,稱為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持續(xù)性腹痛、子宮按壓疼痛、腰酸、腰痛和胎兒心率的改變,腹痛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后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在妊娠過程中,特別是妊娠晚期,應避免仰臥位及腹部外傷,出現突發(fā)性腹痛和陰道流血應馬上就診,如果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一旦確定胎盤早剝應迅速終止妊娠,爭取在胎盤早剝6小時內結束分娩。
●前置胎盤
妊娠28周后,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前置胎盤分為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中央性前置胎盤)、部分性前置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如果孕周小于34周,需抑制宮縮并給予促胎肺成熟,同時嚴密觀察病情并進行相關輔助檢查。如準媽媽反復大量出血、需酌情終止妊娠。
妊娠相關疾病引起的出血主要原因有異位妊娠、生化妊娠等。
●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并不等同于宮外孕,而是指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著床并發(fā)育的情形,發(fā)病率大約為2%,是懷孕早期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癥狀包括但不限于停經、腹痛與陰道流血,隨著病程發(fā)展,肛門墜脹感、全腹痛、肩胛部放射痛及胸部疼痛、暈厥與休克等癥狀也可能出現。輸卵管炎癥、輸卵管手術史、先天輸卵管發(fā)育異常、避孕失敗都是異位妊娠的高危因素。
●生化妊娠
生化妊娠是指精子與卵子結合后,由于受精卵質量不佳沒有成功回到子宮著床,隨著月經一起流產的現象。還有可能是錯過了卵子最佳受孕時間,致使卵子老化后與精子結合產生受精卵,這種受精卵活性較低,較難回到子宮著床。相當于月經推遲幾天,實際未對子宮造成傷害,所以不需要過于擔心。
醫(yī)生提醒,女性懷孕后是不會有月經來潮的,一旦有陰道出血就說明存在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就診尋找出血原因。如果沒有生育打算,建議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以避免意外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