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名女生去學校的快遞站拿快遞,一名男生從她身后經過,貼她非常近,女生覺得他像是故意的,但不敢確定。沒承想,第二次男生再次從她身邊經過,又像是故意貼近自己。第三次,還是這個男生,他貼著女生走過,還用手故意碰了一下女生的身體。幾次下來,女生已經非常確定該男生的行為了,雖然當時沒有大聲喊出來,但事后把這件事上報到了學校??爝f站監(jiān)控視頻被調出來,女生的確是被猥褻了。事后,該男生被處理。
這件事,您怎么看?家中有女兒的家長,除了擔憂和憤怒,還能做什么?
“在門診中與醫(yī)生交流的時候,很多家有女兒的家長都會擔心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有可能受到性騷擾。”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小兒婦科高慧慧醫(yī)生坦言,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在門診中還是碰到了讓人痛心的案例,加強性教育、提高警覺,其實還是很有必要的。
“有女孩因為性教育不到位深受其害?!备呋刍墼釉\過一個因腹痛被父母帶到醫(yī)院就診的未成年患者,結果發(fā)現是支原體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為什么小小年紀,隱私部位會引發(fā)這么嚴重的感染?
醫(yī)生進一步了解后,才得知病因是孩子之前的不當性行為。
“孩子還沒有成年,從感染的嚴重程度,可以推測可能發(fā)生過多次,或者是沒有做任何保護措施。事情背后的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性教育肯定做得不到位,孩子對于該不該發(fā)生、怎么保護自己、可能會有什么后果等,都缺乏必要的認知?!?/p>
高醫(yī)生痛心地表示:“對于未成年女性而言,不安全的行為存在意外懷孕、盆腔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問題的風險,不僅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傷害,也往往伴隨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甚至未來可能影響孩子的生育能力?!?/p>
隨著社會發(fā)展,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性發(fā)育相較以前都在提前,甚至有的小女孩八九歲就已經來例假了。不到10歲就早早進入了青春期,荷爾蒙影響下,好奇心、興趣點都發(fā)生了變化,但因為年齡尚小,價值觀、是非觀尚未成型,自我保護意識不足,社交變得更加網絡化等,都讓孩子面臨更多的誘惑和風險。
“現在孩子們很多都有自己的社交賬號,我們門診中就曾碰到孩子因網絡社交而受害的。家長除了教會孩子在網絡社會保護隱私和個人安全,更加迫切的是要及早做好正確的性教育。其實,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過提前進行科學合理的性教育來有效預防和減少的。”
很多家長覺得性是一個比較私密的話題,往往羞于開口。雖然現在有些家長思想會開放一點,但還是普遍認為孩子18歲才成年,等到孩子成年后再進行適當的討論比較合適。這就會使得中間有一段性教育的空白期,可能導致孩子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面對“性”。因此,正確的性教育宜早不宜遲。
高醫(yī)生表示,很多家長們羞于談性,但是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小朋友們可能從網絡等不同渠道去了解這方面的內容。主動出擊,傳遞給孩子正確的青春期教育知識,應當成為學習型父母的新責任和新挑戰(zhàn)。其中,6~11歲,11~18歲,分別處于不同的性發(fā)育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家長都有必要對孩子開展合適的性教育。
●6~11歲(性發(fā)展的懵懂期)
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提升,他們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初步的好奇與疑問。此時,父母應提前儲備青春期身體變化的相關知識,以科學、坦誠的態(tài)度與孩子進行交流,幫助他們解答疑惑。同時,父母也應反思并明確自己的性價值觀,提升自身的性教育能力,為孩子的青春期做好準備。
●11~18歲(青春/摸索期)
青春期是孩子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身體與心理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父母需具備高度的敏感性和包容心,既要尊重孩子的探索欲,又要在價值觀框架下設立合理的界限。通過有效的溝通,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和處理性沖動,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在與孩子探討這一敏感而重要的話題時,首先要尊重感覺——既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也要顧及自己的情感反應。這樣的態(tài)度能夠營造一個安全、開放的交流環(huán)境,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
其次,選擇合適的時機與地點。尋找一個雙方都輕松、無壓力的時刻,選擇一個開放、私密且舒適的空間,確保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交流,營造出一個適宜談論的氛圍。要確保家長和孩子都做好了準備,這意味著雙方都應具備開放的心態(tài),愿意就這個話題進行深入交流。尊重孩子的選擇權,避免強迫交流。
第三,在父母和孩子都準備好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事件”或者媒介進行交流。建立聯(lián)結,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特別的“事件”,比如一起看一部關于成長的電影或共同閱讀一本青春期成長的書籍,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為接下來的對話建立情感聯(lián)結。還可以借助媒介材料,比如準備一些相關的電影、書籍或教育資源作為輔助工具,幫助引導對話并增加互動性。
第四,在過程中耐心傾聽孩子的觀點和疑問,確保完全理解他們的立場。除了提供事實和解釋外,還要關注并回應孩子表達的情感,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支持。對于孩子可能存在的誤解,要溫和而堅定地給予糾正,并提供正確的信息和指導。在討論中融入家庭對性的看法和價值觀,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積極的性觀念。
最后,告訴孩子父母會一直給予他們愛與支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無條件地愛他們,并愿意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幫助和支持。當他們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或困惑時,要第一時間向父母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