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速度
- 網羅天下
六大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7.9千米/秒,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最小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 千米/秒,擺脫地球引力束縛;第三宇宙速度:v3=16.7 千米/秒,擺脫太陽引力束縛;第四宇宙速度:v4=110~120 千米/秒,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第五宇宙速度:v5=1500~2250 千米/秒,擺脫本星系群;第六宇宙速度:接近光速,擺脫本超星系群。辣語遠遠看到一位老奶奶B-box挺厲害的,上前一看,才發(fā)現(xiàn)她嘴里進蒲公英了。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4期2023-10-15
- 宇宙速度的意義及其推導
35100)宇宙速度是從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間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行星際和太陽際飛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1 第一宇宙速度牛頓曾在《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中提出了一個設想:如圖1所示,在高山上水平拋出一個物體,若速度一次比一次大,其射程就一次比一次遠,當速度足夠大時,它將會圍繞地球表面做圓周運動而不再落回地球表面,成為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這個足夠大的速度稱之為第一宇宙速度vⅠ。圖12 第二宇宙速度如圖2所示,若衛(wèi)星發(fā)射的速度在第一宇宙速度的基礎之上逐漸增加,衛(wèi)星的軌跡將
物理之友 2023年7期2023-10-14
- 為什么飛船返回地球時會“燃燒”,升空時卻不會
一直在以第一宇宙速度圍繞地球運動,當飛船從空間站返回地球的時候,其初速度也與空間站相等,要知道第一宇宙速度大約是每秒鐘7.9公里,如此高的速度根本不適合在地球表面著陸,因此我們必須要讓飛船在著陸之前進行大幅減速,怎么做呢?答案就是利用空氣的阻力。對于一個在空氣中運動的物體而言,它的速度越快,其受到的空氣阻力就越強,利用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讓返回的飛船大幅減速。當飛船在空氣中高速運動的時候,會劇烈地壓縮其迎風面的空氣,并因此產生大量的熱能,從而導致飛船表面的
今日文摘 2023年4期2023-05-30
- 衛(wèi)星為什么掉不下來?
被稱為“第一宇宙速度”,亦稱“環(huán)繞速度”。看來,不論什么物體,只要速度能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并在高空水平飛行(不考慮阻力),就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可以扮演衛(wèi)星的角色??墒?,道理雖簡單,做起來卻很難。要讓物體的速度達到7.9 千米/秒,并不容易。豈不知,出膛的子彈和炮彈速度,通常也不超過2 千米/秒。所以,發(fā)射衛(wèi)星時必須用大推力火箭來加速,使其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后,送入繞地軌道,此后不用再施加動力,衛(wèi)星也能自動運行。人們總是認為,扔出去的東西掉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
農村青少年科學探究 2022年4期2022-07-29
- 衛(wèi)星為什么掉不下來
以被稱為第一宇宙速度。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子彈和炮彈出膛速度夠快吧?其實,它們這時的速度一般小于2千米/秒。所以,發(fā)射衛(wèi)星時,人類必須用大推力火箭幫忙,使其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后入繞地軌道,衛(wèi)星便會按要求自動運行。人們認為扔出去的東西掉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是因為人們長期生活在地球上形成了思維定式。如果在太空中,一個被扔出去的物體并不會落下。當它在地球附近且速度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時,它會一直環(huán)繞地球運行(忽略大氣阻力等因素),這就是衛(wèi)星不會掉下來的原理
少兒科技 2022年3期2022-02-27
- 基于平拋運動對第一宇宙速度的近似推導
1 引言第一宇宙速度,又稱為環(huán)繞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fā)射的物體(例如航天器或衛(wèi)星)在離地面不遠處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可見,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類實現(xiàn)太空探索的一個重要概念.[1]第一宇宙速度一般是利用萬有引力推導出來的,[2]也可利用重力近似導出.但是,牛頓在其《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中提出一個設想,如果從高山上拋出物體,拋出速度很大,物體就不會落回地面.[3]這就引出了以下疑問:(1)能不能從拋體運動導出第一宇宙速度呢?(2)為什么拋出速度較
物理教師 2021年9期2021-10-15
- 高考物理模擬試題A卷參考答案與提示
有很大的第二宇宙速度(脫離速度),其理論值可以大于光速,因此黑洞無法發(fā)射和反射任何光,肉眼無法觀察;黑洞具有很大的密度,對任何附近的物體具有很大的萬有引力,因此黑洞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很大。7.AD提示:因為長木板靜止,所以地面對長木板的靜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塊對長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選項A正確,B錯誤。長木板會不會動,完全取決于長木板的受力情況,因為長木板受到的木塊對它的摩擦力已經是最大的了,所以無論怎樣改變力F的大小,都無法讓長木板運動,選項C錯誤,D正確。
中學生數(shù)理化·自主招生 2021年1期2021-05-30
- 人造衛(wèi)星會掉下來嗎?
也被稱為第一宇宙速度。而如果人造衛(wèi)星的速度高于 11.2千米/秒,它就可以掙脫地球引力,成為一顆可以在行星間穿梭的衛(wèi)星,這個速度被稱為第二宇宙速度。如果我們想讓人造衛(wèi)星飛出太陽系,那么人造衛(wèi)星就需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不過,實際上,太空并非完全真空的狀態(tài)。在距離地球數(shù)百千米高度的近地軌道上,稀薄的高層大氣仍然會對衛(wèi)星的運動產生不可忽略的阻力。此時,如果衛(wèi)星沒有額外的動力抵消阻力,就會在阻力的作用下逐漸減速,軌道高度也會逐漸降低。隨著軌道高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1年5期2021-05-24
- 天體運動類試題縷析
球去——三種宇宙速度【例8】(2019年北京卷第18題)2019年5月17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第45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該衛(wèi)星屬于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該衛(wèi)星( )A.入軌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軌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發(fā)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若發(fā)射到近地圓軌道所需能量較少【解析】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的工作軌道在赤道平面,運動中衛(wèi)星不可能通過或位于北京正上方,故選項A錯誤;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衛(wèi)星(軌道半徑等于地球半徑)環(huán)繞地心圓周運動的
教學考試(高考物理) 2020年2期2020-11-13
- “嫦娥”五號的四個首次突破
著月壤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第一:鉆取月壤,無污染封裝“嫦娥”五號計劃在月面采集2千克樣品,并且是通過兩種方式獲得月壤。一種方式是利用鉆取器,在月球上降落之后,由它來負責鉆取,獲取深度為2米的月球樣品。另一種方式是用機械臂的電鏟鏟取月壤,取得月球表面具有獨特信息的月球樣品。獲取的樣品必須盡量保持原樣,不能破壞其層次結構。此外還要在月面真空環(huán)境下完成樣品封裝,并帶回地球,整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分毫不差。第二:從月面起飛本次任務的核心是返回,月面起飛是最關鍵的技術突破
文萃報·周二版 2020年40期2020-11-06
- 如何鑒賞一次火箭發(fā)射
秒,俗稱第一宇宙速度。地球上的任何物體,只要達到了這個速度,就會離開地表,成為一顆繞著地球旋轉的衛(wèi)星。所以,要是你把車開到了第一宇宙速度,也許整輛車就會飛向天空,永不回頭,成為夜空中陪伴你入睡的第二個月亮。但很顯然,達到7.9千米/秒的速度可不容易,環(huán)顧四周,只有兩個東西能這么快。一個是空氣——你周圍的空氣分子時刻都在高速撞擊著你,那么它的速度有多快呢?使用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經過一通兇猛推導,結果簡直令人震顫:空氣中的氫氣、氦氣這樣的小鬼頭速度簡直太快了
飛碟探索 2020年3期2020-09-28
- 飛船可重復使用的那些門道
宙飛行有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只要能夠滿足第一宇宙速度,飛船就可以把人類送進地球的低軌道,但是要想把航天員送到更高的軌道上,甚至是送到其他的星球,哪怕是僅僅送到月球而已,也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這就帶來了兩個問題。首先,離開地球引力場和地球電離層的保護之后,航天員所面臨的宇宙輻射風險就更嚴重了。所以,星際飛船必須為航天員提供更好的輻射防護,要比我們所熟悉的“聯(lián)盟”飛船和“神舟”飛船更強。另外,從外星球返回地球的時候,根據(jù)能量守恒原則,它還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 2020年7期2020-08-09
- 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二、記住三種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環(huán)繞速度):v1=7.9km/s,它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也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2=11.2km/s,它是物體掙脫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fā)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它是物體掙脫太陽引力束縛的最小發(fā)射速度。注意:在運用萬有引力定律時需要區(qū)分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的不同、環(huán)繞速度與發(fā)射速度的不同,以及中心天體半徑R和衛(wèi)星軌道半徑r的不同。三、區(qū)分四種特殊的天
中學生數(shù)理化·高一版 2020年5期2020-05-29
- 推導三種宇宙速度
43800)宇宙速度是指從地球拋出一物體,在天體的重力場中運動,四個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統(tǒng)稱;第一宇宙速度(又稱環(huán)繞速度):是指拋體緊貼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大小為7.9km/s;第二宇宙速度:是指拋體完全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離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為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fā)射的拋體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為16.7km/s .假設地球是均勻球體,萬有引
魅力中國 2020年7期2020-05-15
- 去做宇宙公民吧
頓算出了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接著人類飛向太空,登上月球,發(fā)射衛(wèi)星,建立空間站,發(fā)射各種探測器……立足地球,放眼太空,在地球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的情況下,人類從未停下探索太空的腳步。高曉松曾經問劉慈欣為什么我們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外星人,是他們的科技太發(fā)達導致我們沒發(fā)現(xiàn),還是他們太落后了導致我們沒發(fā)現(xiàn),劉慈欣說這兩個假設都不夠震撼,最震撼的結果是,宇宙中真的只有地球一個文明,根本沒有外星人。雖然這么多年一直不乏UFO的影子,然而外星人卻始終沒有真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11期2020-01-15
- 利用物理課堂教學進行科學思維培養(yǎng)的實踐初探
二:推導第三宇宙速度的表達式高中物理教學中,只要求理解第三宇宙速度的物理意義,不要求推導第三宇宙速度的計算公式.但是優(yōu)秀學生還是對如何得到第三宇宙速度非常感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通過查閱大學教材的方式進行學習.但學生讀完大學教材后,還是充滿疑惑.這時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物理教學,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背景,通過構建物理模型的方式,逐步推導第三宇宙速度的表達式.經歷這樣一個教學過程,可以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1)學習大學物理教材中對第三宇宙速度的推導.
物理通報 2019年10期2019-10-18
- 并不真實存在的力
定律提出三種宇宙速度。其中第一宇宙速度又稱軌道速度,即7.91千米每秒,其形成的離心力與地球對空間站的引力相平衡。于是,空間站就可以在特定的軌道上運行了。隨處可見的離心力這是雜技演員表演的“水流星”:細繩兩端系著盛水的杯子。當演員掄起繩子,使杯子像流星一樣快速轉起來時,即使杯子轉到杯口朝下時,水也不會從杯子里灑出來。想一想,為什么呢?衣服如何在洗衣機里變干,7轉起來呀。洗衣機甩干桶壁上有許多小孔,當洗衣機快速轉動時,衣服和水都想往外走,但孔太小,水滴走了,
少兒科學周刊·少年版 2019年3期2019-05-13
- 《宇宙航行》教學設計
,推導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紹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衛(wèi)星是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應用的一個實例,是人類征服自然的見證,體現(xiàn)了知識的力量,是學生學習、了解現(xiàn)代知識的一個極好素材。必修2教材在這一節(jié)中不但介紹了人造衛(wèi)星中一些基本理論,更是在其中滲透了很多研究實際物理問題的物理方法。因此本節(jié)課是“萬有引力與航天”這一章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研究天體物理問題的理論基礎。另外,學生通過對人造衛(wèi)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將潛移默化地產生對航天科學的熱愛,增強民族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期2019-04-08
- 關于“衛(wèi)星發(fā)射速度”概念的思考
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發(fā)射速度”,這些都意味著“發(fā)射速度”并不是真的指“最后一級火箭脫離時衛(wèi)星的速度”。關鍵詞:發(fā)射速度;宇宙速度;教材分析;教學建議衛(wèi)星發(fā)射速度的概念,在教科版物理必修2中是這樣闡述的:“從地球表面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一般使用三級火箭,最后一級火箭脫離時衛(wèi)星的速度稱為發(fā)射速度”。這樣的表述,并不嚴謹。但編者沒采用黑體突出,所以態(tài)度上是嚴謹?shù)?。我猜想編者也并沒有自己認同這是嚴謹?shù)母拍疃x吧。編者仍然采用了這“發(fā)射速度”的表述,目的應該只是
考試周刊 2019年18期2019-03-07
- 高中物理知識在航空領域的應用
定律以及三大宇宙速度。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當中也經常遇見該知識點的相關物理例題,這都是一種實踐應用的體現(xiàn)。2.1 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又包含了開普勒軌道定律以及開普勒面積定律,這些定律的主要涉及到的內容都是天體運動過程當中涉及到的軌跡問題。在太陽系當中,各個行星之間所擁有的一個共同之處在與,和太陽的連線在同樣時間掃過的面積是相等的[1]。因此無論太陽系當中哪一個行星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在近日點位置時,運動速率最大,在遠日點位置時,運動速率最小
數(shù)字通信世界 2019年1期2019-02-14
- 解讀“第一宇宙速度、最大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
楊國慶一、宇宙速度宇宙速度是指從地面向宇宙發(fā)射人造天體必須具備的初始速度.牛頓在思考萬有引力定律時就曾設想過,從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拋出物體,速度越大,離山腳越遠,當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就永遠不會落到地面上去,它將圍繞地球旋轉,成為一顆繞地球運動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人們把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地面附近環(huán)繞地球做勻速網周運動必須具有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就是說人造地球衛(wèi)星必須要達到或超過這個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飛離地球不會掉到地面上來,即是任何物體想要逃逸地球引力所需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8年3期2018-11-23
- 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物理競賽中宇宙速度的分析推導
行.這就涉及宇宙速度的計算.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只簡單介紹了第一宇宙速度的求解方法,對于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沒有進行有關數(shù)學的推導和運算.在物理競賽中涉及了三大宇宙速度的具體求解方法.衛(wèi)星繞地球網周運動速度的參考系是地心,不是地面,衛(wèi)星在地面未發(fā)射時已經具有相對地心的白轉速度.衛(wèi)星發(fā)射速度是衛(wèi)星從地面到達近地衛(wèi)星高度時具有的速度,不是衛(wèi)星在地面時的速度.一、第一宇宙速度從地面發(fā)射一物體,使之能在無動力情況下環(huán)繞地球做網周運動而不落下,所需的最小速度叫第一宇宙速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8年3期2018-11-23
- 點擊與天體運動相關的高考核心考點
.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C.sl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D. s1的公轉周期比s2的大四、衛(wèi)星的發(fā)射與運行例4 (2013年全國新課標I卷第20題)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離地面343 km的近圓形軌道上成功進行了我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對接軌道所處的空間存在極其稀薄的大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為實現(xiàn)對接,兩者運行速度的大小都應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間B.如不加干預,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天宮一號的動能可能會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8年5期2018-11-23
- 第六宇宙速度存在嗎?
眾所周知, 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為擺脫地球引力而達到的速度,截至目前, 航天器已經實現(xiàn)了第一、第二宇宙速度, 正在第三宇宙速度掙扎,但這并不是極限。雖然達不到第六宇宙速度,但科學家已經推算了第六宇宙速度—即理論上比光速要快,可以借此脫離整個宇宙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緊貼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的速度,也是航天器的最小發(fā)射速度,其速度為7.9千米/秒。第二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完全擺脫地球引力束縛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其速度為11.2千米/秒。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
軍事文摘 2018年22期2018-11-21
- 基于學習進階的教學設計
,推導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紹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在學習進階的教學設計中,先讓學生通過牛頓大炮從平拋運動過渡到繞地球運轉的勻速圓周運動,并聯(lián)系物體做離心運動和近心運動的條件,分析、計算近地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大小,得到第一宇宙速度;其次,明確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發(fā)射速度、最大環(huán)繞速度,并對發(fā)射速度和環(huán)繞速度進行區(qū)分;最后,根據(jù)物體離心運動的條件分析得到增大發(fā)射速度時,物體將做離心運動,理解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的概念。教學設計圍繞著物體做離心運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25期2018-10-31
- 探析環(huán)繞天體的幾類問題
的發(fā)射分析與宇宙速度問題【考點分析】宇宙速度就是特殊的發(fā)射速度,第一、第二及第三宇宙速度就是分別成功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人造行星和星際宇宙飛船的臨界發(fā)射速度(以地球為中心天體、人造地球衛(wèi)星環(huán)繞天體為例)。(2)第二宇宙速度v2(脫離速度):v2=11.2 km/s,這是物體掙脫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fā)射速度,若發(fā)射速度11.2 km/s≤v(3)第三宇宙速度v3(逃逸速度):v3=16.7 km/s,這是物體掙脫太陽引力束縛的最小發(fā)射速度,若發(fā)射速度v≥16.7 k
教學考試(高考物理) 2018年4期2018-07-20
- 漫話宇宙速度
速度被稱為“宇宙速度”,并根據(jù)航天器飛離地球遠近的需要,分成了三種: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環(huán)繞速度,是航天器能夠在宇宙空間環(huán)繞地球做不同高度的圓周運動而不被地球引力拉下來所必須具有的最小速度??茖W家計算出這個最小速度為7.9千米/秒。由于地球對物體產生的引力會隨著兩者距離的增加而減小,所以航天器的環(huán)繞速度也會隨著飛行高度的變化而變化,軌道越低,環(huán)繞速度越大,環(huán)繞周期越短:軌道越高,環(huán)繞速度越小,環(huán)繞周期就越長。我們用地球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8年1期2018-05-14
- 第六宇宙速度存在嗎?
兆眾所周知,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為擺脫地球引力而達到的速度,截至目前,航天器已經實現(xiàn)了第一、第二宇宙速度,正在第三宇宙速度掙扎,但這并不是極限。雖然達不到第六宇宙速度,但科學家已經推算了第六宇宙速度——即理論上光速要快,可以借此脫離整個宇宙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緊貼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的速度,也是航天器的最小發(fā)射速度,其速度為7.9千米/秒。第二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完全擺脫地球引力束縛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其速度為11.2千米/秒。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 2018年11期2018-01-24
- 對第三宇宙速度的再解釋*
00)對第三宇宙速度的再解釋*徐繼芳(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 江蘇 徐州 221000)宇宙速度對中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概念,特別是對于第三宇宙速度,很多學生學習后對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從太陽對天體的萬有引力提供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入手,通過具體的分析與計算,得出第三宇宙速度的大小.第三宇宙速度 萬有引力 向心力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5節(jié)“宇宙航行”一節(jié)中,對第三宇宙速度是這樣解釋的:“在地面附近發(fā)射一個物體,要使物體掙脫太陽引力的束縛,飛到太陽
物理通報 2017年12期2017-11-17
- 高三復習中不應忽視的兩個
1 探究第二宇宙速度v2是第一宇宙速度v1的倍(1) 建立物理模型培養(yǎng)學生理解、推理能力.記地球的質量為M,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在距離地表h高處,物體m繞地球運行的速度記為v.引導學生建立圓運動的物理模型,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整理得(1)(2) 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圖1(3) 應用初等數(shù)學培養(yǎng)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如圖1所示,在地表將m以v0發(fā)射,在離地心r遠處時速率為v,整個過程中,萬有引力做負功,由動能定理有(2)2 探究正弦交
物理教師 2017年9期2017-10-24
- 萬有引力問題分類解析
周運動.三、宇宙速度問題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衛(wèi)星的運轉速度,也是人造衛(wèi)星的最大運行速度、最小發(fā)射速度,大小為7.9km/s.它的顯著特點是衛(wèi)星運轉的軌道半徑近似等于被環(huán)繞天體的半徑.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可以求得天體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例3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號”與“天空一號”成功實施手控交會對接,下列關于“神舟十號”和“天空一號”的分析錯誤的是( ).A.“天空一號”的發(fā)射速度應介于第一宇宙速度與第二宇宙速度之間B.對接前,“神舟十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 2017年13期2017-06-05
- 因為學習,所以快樂
說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什么是第二宇宙速度;在知道了直升機的尾槳作用是為了抵抗主槳的反轉力矩后,我終于明白直升機為什么要設計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每次了解了新的科學知識,我就可以把以前學過的東西串聯(lián)起來,有這么多有趣又神奇的收獲,怎么會不快樂呢?早就聽爸爸跟我說: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shù)學,要學好自然科學一定要有扎實的數(shù)學基礎。我五歲時,爺爺開始教我學趣味數(shù)學,我發(fā)現(xiàn)我很有數(shù)學“天賦”。上小學后,爸爸告訴我“多做題,多思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我從三年級開始參加數(shù)學
小天使·四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17年4期2017-04-18
- 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
來呢?了解了宇宙速度你就知道是為什么了!宇宙速度向空中拋顆石子會怎樣?沒錯,無論你用多大勁,它們總會回到地球的懷抱。不用解釋,這是地球引力在作怪?,F(xiàn)在充分發(fā)揮想象,如果你是個力大無比的超人,用足夠大的力,可不可以把石子拋到月亮上去呢?當然可以,因為人類已經實現(xiàn)了。當宇宙飛船這樣的航天器達到每秒鐘飛行7.9千米時,就可以擺脫地球的吸收力,不再落回地面,而是作環(huán)繞地球的飛行。這個每秒飛行7.9千米“逃逸地球”的速度,叫作第一宇宙速度。我們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就是用這
課堂內外(小學版) 2016年9期2016-11-22
- 例析天體運動近期的三大發(fā)現(xiàn)
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與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baD.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與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ab答案A、C解析根據(jù)g=GMR2可得g′g=ba2,選項A正確、B錯誤;根據(jù)GMmR2=mv2R,可得v=GMR,故v′v=M2M1·R1R2=ba,選項C正確、D錯誤.點評判斷C、D選項時,也可利用黃金代換.根據(jù)g=GMR2,星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滿足mg=mv2R,即v=gR可得v′v=ba,選項C正確、D錯誤.3火星表面液態(tài)水存在的發(fā)現(xiàn)例3美國宇航局
中學物理·高中 2016年10期2016-11-11
- 高中物理“萬有引力定律及應用”核心考點分析
(2)求第一宇宙速度的式中,GMm/r2=mv2/r,此時繞行天體在近地表飛行,式中的r近似的看成是天體的半徑;(3)當題目中出現(xiàn)“在靠近某星球表面飛行”的字眼時,所列出的一些列萬有引力與向心力相等的式子中的r,都近似的看成是該星球的半徑。二、對“人造衛(wèi)星變軌”問題的歸納以前教學時,對人造衛(wèi)星變軌問題只講解了“衛(wèi)星奔月的過程”,并且沒有系統(tǒng)的歸納出各軌道及幾個特殊點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動能、勢能的大小的比較,且判斷大小的原理沒有講清。導致后面學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年4期2016-08-04
- 由淺入深的高三物理復習策略微探
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學生由于時間長了,不一定能夠記得全面,此時我們可以和學生簡單的梳理一下知識.該知識點有如下幾個方面內容:(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環(huán)繞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地面附近環(huán)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具有的速度.(3)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也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4)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方法.天體問題的知識點除了第一宇宙速度外,還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等等,再此
中學物理·高中 2016年2期2016-05-26
- 《火星救援》電影中的幾個趣味物理常識研究
用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原理,環(huán)繞火星飛行.發(fā)生災難后,其中五名宇航員乘坐火星上的返回艙,并將其加速到火星第一宇宙速度,在環(huán)星軌道A處和飛船對接,宇航員進入飛船避難,馬可一人被丟在火星.然后,飛船加速到火星第二宇宙速度,該過程由于動量守恒原理,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在環(huán)星軌道B處飛船脫離火星引力進入返回地球軌道,依靠慣性飛向地球(太空阻力約為零).飛船在途中C處獲知了馬可還活著的消息,但當時飛船正在按照預定軌道飛向地球,以第二宇宙速度級別遠離火星,飛船上的燃料不足
中學物理·高中 2016年3期2016-04-07
- 勻速圓周運動可以這樣分解嗎
刊登了“三個宇宙速度的多種推導及教學啟示”一文.文中作者分別介紹了3個宇宙速度的多種推導方法,其中關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方法3作者將勻速圓周運動視為沿切線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沿半徑方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并據(jù)此推出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式,筆者認為該方法值得商榷,特在此提出并作如下分析,若有不當之處敬請同行批評指正.原文的推導方法:應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規(guī)律推導.眾所周知,按照第一宇宙速度穩(wěn)定運行的衛(wèi)星,其運動軌跡基本上與地球大圓重合.如圖1所示.圖1發(fā)中
物理通報 2016年1期2016-01-20
- 三個宇宙速度的多種推導及教學啟示
? 要:三個宇宙速度的推導可以加深對宇宙速度的認識。本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詳細的推導和論證。關鍵詞:宇宙速度;勻速圓周;運動合成;引力勢能;公轉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6148(2015)1-0039-2高中物理(必修2)中的《宇宙航行》一節(jié)對三個宇宙速度概念的描述及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這一內容的引入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對人類飛天從夢想到圓夢這一歷史進程的回顧。教參及高考都明確要求學生掌握
物理教學探討 2015年1期2015-01-29
- 《宇宙航行》教學設計
星發(fā)射原理、宇宙速度等宇宙航行知識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對萬有引力定律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對宇宙航行有一個更為系統(tǒng)的了解,還能提高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產生對航天科學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2 教學設計思路(1)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知識應用與擴展的課程,所以設計時應注意加大知識含量,引起學生興趣。同時注意方法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用萬有引力是天體運動的向心力這一基本方法研究問題的習慣,避免硬套公式。在圍繞第一宇宙速度的討論上,讓學生形成較
物理教學探討 2014年11期2015-01-07
- 審視物理情境構建物理模型
理必修2的“宇宙速度”內容時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物體以第一宇宙速度拋出但速度方向不是水平,能成為繞地球運行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嗎?如果物體以第一宇宙速度豎直向上拋出能脫離地球的引力束縛,成為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嗎?……要回答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有關天體運動規(guī)律的知識,還需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有用的模型與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 圓軌道模型在忽略大氣阻力的情況下,物體在地球表面附近至少以多大的水平速度拋出,就不再落回地面成為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如圖1所示,設地球質
物理教師 2013年1期2013-07-19
- 對教材“宇宙航行”的幾點釋疑及對改編的建議
導來看,第一宇宙速度v1“應該”是近地衛(wèi)星的繞行速度,但是在給出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v2和v3的概念時,教材又提到了“發(fā)射”的概念,那么三種宇宙速度究竟指的是什么速度?(2)教材中的插圖(圖1)給出了宇宙速度與運行軌道的對應關系,為什么會是這樣?圖1(3)如果宇宙速度確為發(fā)射速度的話,三種宇宙速度應該如何推導?(4)人造衛(wèi)星實際是如何發(fā)射的?2 三種宇宙速度大學教材中對三種宇宙速度的定義為:從地球表面上發(fā)射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從地
物理通報 2012年1期2012-01-23
- 宇宙航行教學中的問題設置
為兩個部分:宇宙速度和夢想成真.宇宙速度部分涉及的規(guī)律有萬有引力定律及圓周運動相關規(guī)律.課堂中重點內容是需推導出第一宇宙速度表達式,同時了解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理解各宇宙速度的物理含義.教學中可補充衛(wèi)星環(huán)繞速度等相關量的計算(含同步衛(wèi)星)及衛(wèi)星變軌問題.本部分可涉及的物理方法有邏輯推理法和類比法.夢想成真部分是進行情感教育很好的素材.通過展示人類在宇宙航行領域中的偉大成就,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可涉及的物理方法有科學想象,另外也可培養(yǎng)學生查找和整合信息的
物理通報 2012年11期2012-01-23
- 關于航天飛行器發(fā)射速度的辨析
章第5節(jié) “宇宙速度”中有一段關于航天飛行器發(fā)射速度的論述:“在地面附近發(fā)射飛行器,若發(fā)射速度大于7.9 km/s,而小于11.2 km/s,它繞地球運行的軌跡就不是圓,而是橢圓,同時配有關于發(fā)射速度和對應軌跡的圖形(圖1).此說法在人教版教材中已經延續(xù)了幾十年未做變動,在各種級別的考試中也經常會出現(xiàn)相關的考題.但筆者認為以上表述會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不少疑惑,有商榷的余地.首先,觀察飛行器的實際發(fā)射過程,很容易發(fā)現(xiàn),在發(fā)射初始階段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飛行器的
物理通報 2012年12期2012-01-23
- 牛頓求解第一宇宙速度思想的啟示
算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一個重點.計算的方法通常是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勻速圓周運動的規(guī)律求解.而牛頓在求解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時候,用了巧妙的比例和幾何方法,體現(xiàn)了微分的思想;同時,是對“月 -地檢驗”思考的結果.在中學物理教材中,都會提到牛頓的“月-地檢驗”,而在教學中沒有能很好地闡述這一思想的光輝之處.很好地理解牛頓的原始思想,對認識萬有引力以及牛頓第一定律具有很大啟示意義.同時,在求解高中常常涉及的萬有引力習題時,也能開拓新的思路.1 常規(guī)方法求
物理通報 2011年10期2011-03-20
- 航天員與“神七”同步繞地運動
無法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但所有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必須要具備第一宇宙速度,以及此次“神七”飛入太空后,都是以第一宇宙速度圍繞地球運動。焦維新教授介紹說,在出艙過程中,如果航天員碰到飛船,獲得一個反作用力而被拋離,那么,航天員在飛離飛船后會一直以這個速度在軌道內運動,無法再回來。“只要進入了這個繞地球飛行的軌道,就會以第一宇宙速度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不光是飛船,處于軌道內的太空垃圾等也在以第一宇宙速度圍繞地球運動?!苯咕S新教授介紹說,由于近地的太空中仍然有極其稀薄的
高中生·青春勵志 2009年2期2009-02-19
- 聚焦實數(shù)應用題
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1=,第二宇宙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2=,其中g=9.8 m / s2,R=6.4×106 m.求 “神六”繞地球運轉時的速度范圍.(結果保留2個有效數(shù)字) 分析:把g=9.8m / s2,R=6.4×106 m代入第一?第二宇宙速度的計算公式,運用算術平方根可以求得“神六”繞地球運轉時的速度范圍. 解:因為g=9.8m / s2,R=6.4×106 m,所以第一宇宙速度v1==≈8.0×103
中學生數(shù)理化·八年級數(shù)學北師大版 2008年7期2008-10-15
- 數(shù)的開方全章檢測題
使它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1 =,第二宇宙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2 =,其中g = 9.8 m/s2,R = 6.4×106 m.求“嫦娥一號” 繞地球運轉時的速度范圍.(結果保留兩個有效數(shù)字)27. (10分)先閱讀第(1)題解法,再解答第(2)題.(1)已知a、b是有理數(shù),并且滿足等式5 -a = 2b +- a,求a、b的值.解:因為5 -a = 2b +- a,即5 -a = (2b - a) +,所以2b -
中學生數(shù)理化·八年級數(shù)學華師大版 2008年7期2008-09-27
- ▲何謂“第四宇宙速度”
已實現(xiàn)了三種宇宙速度。所謂第四宇宙速度,是指沖出銀河系的最低的發(fā)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要使航天器繞地球旋轉而不掉落到地面的最低發(fā)射速度(7.91公里/秒);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器如欲飛離地球而不再返回的最低的發(fā)射速度(11.9公里/秒);飛出太陽系的最低發(fā)射速度稱第三宇宙速度(16.66公里/秒)。由于人類對銀河系的了解尚在進行中,它的精確質量和半徑尚未清楚,因此第四宇宙速度的數(shù)值只能估算,大約在110—220公里/秒之間。目前,人類還沒能實現(xiàn)第四宇宙速度。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2年8期199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