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飆
天下的書籍,猶如一個能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共享的“水晶礦”,凡是愿意投人其中的開采者,都能從這個“礦”中獲得屬于自己的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是,只有那些能用自己的悟性和靈性之石,把他所得到的水晶”打磨成鏡片,并組裝成望遠鏡、顯微鏡的創(chuàng)造者,才會通過這望遠鏡和顯微鏡,觀察到世界上更遙遠的未來和更細微的變化,才能使自己進入一個更高的思想境界。
讀書猶如學書法,若當老師的整天一味地教學生師從古人墨跡,不敢鼓勵他們標新立異,縱使他們能把天下的名帖都臨摹到幾乎亂真的地步,其結果恐怕也難以使他們的書法藝術閃現(xiàn)出動人的光彩。
若我們臨摹古人墨跡,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古人的優(yōu)點,取其所長,古為今用,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若是借助前人的智慧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并把這聰明和才智奉獻于社會。這才是我們讀書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師應經常向學生講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