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龍軍
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yī)院康復理療科(273300)
關鍵詞血管性頭痛推拿治療
血管性頭痛是由于顱內外血管舒縮功能障礙以及某些液物質暫時性改變所引起的反復發(fā)作性頭痛。筆得自1994年以來收治該類病人60例,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男27例,女33例;年齡20—50歲之間;病程6個月至1年的例,1年至2年的30例,2年以上8例。診斷時排除上感、鼻竇炎、高血壓、顱內感染所引起的頭痛,且腦血流圖提示血管緊張度增高、痙攣、供血不全等。
2治療方法
2.1頸項部操作
2.1.1取穴:風池,風府,天柱及項部兩側膀胱經.
2.1.2操作:患者坐勢,用一指禪推法沿項部兩側膀胱經上下往返治療3—4分鐘,然后按風池、風府、天柱等穴,再拿兩側風池,沿項部兩側膀胱經自上而下的操作4—5遍。
2.2頭面部操作
2.2.1取穴:印堂、頭維、太陽、魚腰、百會等穴及前額部。
2.2.2操作:患者坐勢,用一指禪推法從印堂開始,向上沿前額發(fā)際至頭維、太陽、往返3—4遍,按揉、抹太陽、攢竹穴及前額、頭側膽經循行部位,擦前額及兩側太陽穴部位,以透熱為度,然后用五指拿法從頭頂拿至風池,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經拿至大椎兩側。往返4—5次。
每日推拿1次,10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一切藥物。
3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痊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復查腦血流圖恢復正常,隨訪半年以上未復發(fā),有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或減輕,但腦血流圖未恢復正常,或偶有誘因輕度發(fā)作;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腦血流圖均無改善。
3.2結果60例中,治愈40例,有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7%。
4典型病例
李某,女,40歲。雙側頭痛,反復發(fā)作半年多,近5天加重,來我院就診?;颊哳^痛如刺,痛無定處,面色紫暗,眼眶周圍表色眼暈,月經衍期,經色紫暗有塊,舌暗紅,苔薄黃,脈弦細,查腦血流圖示:腦血管緊張增高,左側供血欠佳。給予推拿治療1個療程后,頭痛減輕,繼續(xù)治療1個療程諸癥消失,面部暈也漸漸消退,復查腦血流圖恢復正常,隨防1年未復發(fā)。
5體會
頭痛是一個自覺癥狀,臨床上頗為常見,頭為諸陽之會,又為髓海之所在,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要求是經絡通暢、氣血供應正常,使髓海得以充養(yǎng)。血管性頭痛下是由于氣血瘀滯,脈絡瘀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氣虛血少不能滋養(yǎng)腦髓而致的頭痛,而推拿可通經絡、和氣血,使其通則不痛,而達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