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寶珍
前不久,筆者隨同本校教師去鄉(xiāng)下小學聽一節(jié)數(shù)學觀摩課,我發(fā)現(xiàn),班中的后進生被老師們集中到了教室的后排,他們在課上也多次舉手,但老師就是視而不見。在課堂練習時,筆者起身看后排學生做題的情況,老師走到我的身邊,對筆者說:這是某某某,是本班成績最差的學生,每次測驗都只能考幾分。
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一位老師這樣評價自己的學生,令筆者很有感慨。
我想到前不久讀到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個韓國故事,說的是某某官員微服私訪,路過田間,看到一個農(nóng)夫駕著兩頭牛正在耕地,他大聲問:你這兩頭牛哪個更棒?農(nóng)夫看著他一言不發(fā),等到了地頭,牛在一邊吃草,農(nóng)夫附在官員的耳朵邊,上小聲說:邊上的那頭牛更好。官員很奇怪,問:你干嗎用那么小的聲音說話?農(nóng)夫說:牛雖然是畜類,心和人是一樣的,如果我大聲說這頭牛好,那頭不好,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聲音里分辨出我對他們的態(tài)度的,那頭雖然也盡了力、但仍不夠優(yōu)秀的牛,心里就會難過的。
我相信這不只是一個故事,很可能是真事。因為農(nóng)夫和牛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它們之間會有深厚的感情,一位農(nóng)夫對待一頭牛尚知講究方式、方法,不妄加評論,當眾褒貶,惟恐傷了它的心,令它難堪。而我們對待一個比牛聰明不知多少倍、自尊心強多少倍的學生,卻隨便當著陌生人的面大聲評論,置他們的自尊心于不顧,這是不是一件很殘酷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