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亮
天氣預(yù)報員掌權(quán)
埃格爾將從艾斯納手中,接過迪斯尼CEO的衣缽。但若考慮到迪斯尼內(nèi)部關(guān)系的錯綜復(fù)雜,沒人敢打包票說這會是一個完美的過渡。
一片激烈的抗議聲中,羅伯特·埃格爾坐上了迪斯尼帝國的頭把交椅。但這個位置似乎從來就是飽受爭議的焦點。
在迪斯尼CEO位置上熬了22年,前任CEO艾斯納或許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他曾受到包括媒體、分析家、股東等各方面的抱怨,已經(jīng)有不少于一個人吆喝道:“滾回你的老家去!”
但是,埃格爾的日子也不好過,他當選后,極可能面臨一場惡劣的公司權(quán)力斗爭、一系列的股東訴訟以及一堆懸而未解的難題。
“我們不知道他們(迪斯尼董事會)的決策過程是怎么樣的。”查爾斯·愛爾森說,他是特拉瓦大學(xué)專注于公司治理的約翰-溫伯格研究中心主任,“他們究竟跟多少人面談過?為什么沒有更多的公司內(nèi)部候選人?很明顯,這種挑選CEO的方式并不理想。”
事實上,在董事會投票后的電話會議中,迪斯尼董事長喬治·米切爾拒絕討論曾經(jīng)接觸過的任何候選人。他說,埃格爾“無疑是領(lǐng)導(dǎo)公司的最佳人選?!?/p>
但幾乎就在同時,前任董事會成員羅伊·迪斯尼和斯坦利·戈爾德,跳出來表示反對。他們稱埃格爾的當選簡直就是“一個陰謀”。戈爾德說:“公司需要與艾斯納時代的管理層劃清界線?!比ツ?,他們共同發(fā)起了針對艾斯納的彈劾案,結(jié)果導(dǎo)致了對后者45%的不信任票。
戈爾德和羅伊·迪斯尼曾經(jīng)想過籌劃一場改變董事會構(gòu)成的權(quán)力之爭。熟悉這對搭檔的人,希望他們在2006年股東大會上能夠找到自己挑選的候選人。
屆時,迪斯尼董事會將要選舉出接替董事長米切爾的人選,因為米切爾已經(jīng)聲明,他不會再參加2006年的競選。據(jù)稱,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個人準備爭奪董事長的職位,一個是西北航空公司董事長加里·威爾森,另一個是高樂氏公司董事會主席羅伯特-馬斯庫魯特。戈爾德和羅伊·迪斯尼到時候也會提供候選人。
為了選出取代艾斯納的新CEO,迪斯尼董事會召開了長達一個星期的電話會議,但是惠特曼退出的決定使這個會議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埃格爾已經(jīng)成為了惟一的候選人。據(jù)知情人士稱,迪斯尼董事會分別對惠特曼和埃格爾進行了近三個小時的面試。在面試惠特曼時,艾斯納也在場。
惠特曼的發(fā)言人稱,她之所以決定放棄,是因為迪斯尼董事會并沒有提供搜尋CEO的清晰時間表。艾斯納在惠特曼采訪中的出現(xiàn),又讓戈爾德和羅伊·迪斯尼極為不滿,他們在一封信中寫道,迪斯尼董事會已經(jīng)“先入為主”地選定了埃格爾。后者得到艾斯納在公開場合的有力支持。
在記者招待會上,米切爾堅決地回應(yīng)說:“我們當然有選擇的余地,并且最終作出了正確的選擇?!?/p>
曾擔任迪斯尼消費類產(chǎn)品主管的惠特曼,被馬斯庫魯特等幾個董事會成員極力推薦,因為他們想得到除埃格爾以外的另一個候選人。知道挑選過程的人透露說,董事會決定不對新聞集團的總裁彼德·謝爾寧進行面試。謝爾寧是迪斯尼所聘用的專業(yè)獵頭公司推薦的,但是他曾公開表示不愿意接受這個職位。
在任命53歲的埃格爾擔任CEO時,董事會成員并沒有什么分歧,他們對外稱這是不記名投票的結(jié)果。埃格爾的確趕上了一個好時機,因為迪斯尼在他擔任總裁的過去一年里,取得了不錯的業(yè)績。截至到去年9月30日的財政年度中,凈收入增長了85%達到23億美元。
據(jù)相關(guān)人士稱,喬布斯不喜歡艾斯納,但是他對埃格爾的了解并不多。喬布斯曾表示,在決定要跟誰合作之前,他很想先跟迪斯尼的CEO見個面。
為了爬到迪斯尼金字塔的最頂端,埃格爾費盡了心機,他出身時只不過是一個電視天氣預(yù)報員。1974年,他加入ABC電視臺,成為演播主管,隨后進入ABC體育頻道。1994年,他成為了ABC電視臺的總裁,并在2000年任命為迪斯尼的總裁。
在別人眼里,埃格爾是一個工作狂。每天早上四點半,他就會起來鍛煉,并且在七點鐘就會出現(xiàn)在辦公室里?,F(xiàn)在,他要比以往更加努力了,因為他要處理的,是艾斯納離任所留下的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