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雪
烏雞又稱烏骨雞,其皮膚、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臟都是烏黑的。烏雞的營養(yǎng)遠遠高于普通雞,至于藥用和食療作用,更是普通雞所不能相比的。
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止消渴、益產(chǎn)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著名的烏雞白鳳丸就是用烏雞為主制作的良藥。
下面,介紹一些以烏雞為主的補益藥膳,供讀者參考服用:
烏雞柚子盅柚子1個,開頂蓋,挖去果肉;洗凈的烏骨雞1只切小塊,置于柚子內,加少許水,放鹽及調料,蓋好紙封,泥裹,柴火烤4-5小時,待雞透熟,去泥開蓋,取雞肉連汁食用。每7~8天吃1次,自冬至開始,至愈為度。治陰虛咳喘、夜間加重。
烏雞天麻湯雄烏雞1只,蔥白1把,天麻12克,共煎,吃肉飲湯,空腹食用為佳。補正祛風,主治老年中風,言語蹇澀。
烏雞補血湯烏雞1只,當歸25克,黃芪30克。烏雞宰殺洗凈,切成小塊。當歸、黃芪洗凈,連同烏雞肉放人沙鍋內加適量的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煮2小時,加食鹽調味即成。隨量服食。調補氣血、補胃調經(jīng),適用于氣血不足而致月經(jīng)稀少、閉經(jīng)、痛經(jīng)者。
鹿茸燉烏雞鹿茸6克,烏雞肉150克。烏雞肉切成小塊,連同鹿茸放人燉盅內,加適量冷開水,蓋好盅蓋,武火煮沸,文火燉2小時加入食鹽調味即成。補腎益精,用于腎虛精衰、子宮虛冷不孕癥、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痛經(jīng)、性欲淡漠等。
首烏黃芪烏雞湯烏雞肉120克,首烏15克,黃芪10克,紅棗10個。洗凈后,用紗布將黃芪首烏包好;烏雞肉去脂肪,切成小塊,連同去核紅棗,藥袋一同放人沙鍋內,加適量水,武火煮沸,文火燉2小時,去藥袋后,加食鹽調味即成。補氣血、滋肝腎,適用于更年期綜合征、氣虛血弱、肝腎不足者。但感冒時不宜食用。
烏雞白鳳湯烏雞1只,白鳳尾菇50克,黃酒、蔥、精鹽、味精適量。烏雞洗凈同姜片人鍋煮沸,放人雞肉,加入黃酒、蔥段、用文火燜煮至酥爛,放人白鳳尾菇,調味后沸煮3分鐘起鍋。佐餐食用。補氣養(yǎng)血強身,可作為中老年人平補之用。
人參燉烏雞烏雞1只,人參10克,當歸15克,黃精15克,紅棗8枚,生姜1片。人參、當歸、黃精、紅棗洗凈。烏雞宰殺干凈,去腳、斬塊。把全部用料放人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爛,調味后食用。平補氣血,養(yǎng)顏黑發(fā)。但感冒時忌食。
蓮子仙茅烏雞蓮子30克,仙茅6克,烏雞肉60克。雞肉洗凈、切成小塊,連同洗凈的蓮子、仙茅放人燉盅內,加適量涼開水,蓋上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加食鹽調味即成。溫腎健脾、固澀止帶,適用于慢性盆腔炎、慢性宮頸炎、脾腎陽虛之帶下病。
烏雞補虛湯雌烏雞1只,去腸胃洗凈,麻黃根30克。水適量,煮汁,去渣及雞,人肉蓯蓉30克,牡蠣(煅)粉60克,煎取500毫升,分3次一日服盡。補虛止汗,主治病后虛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