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彥
近年來,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是,對象總是學困生,如每學期都召開的“學困生教育會”、“幫教幫學會”,或開展“一幫一”活動,教育的對象統(tǒng)統(tǒng)都是學困生。而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總能博得老師的萬分信任。教師總以為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優(yōu)點多多:學習自覺、聽從領導、遵守紀律、好學上進、一點就明,不用老師操心、費神。對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片面地重視了智育,而忽略了德育,這是多么的危險哪!
教育工作要一視同仁,要愛自己教的全體學生,不管是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都要同等對待,千萬莫分親疏。學困生學習成績常拖班集體的后腿,學習積極性差,頑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讓教師為之操心。而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能給班級帶來榮譽。因此,教師進行教育時,對學困生的犯錯行為,就隨意的批評、抱怨、譴責、甚至處罰。而一旦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犯錯,教育的態(tài)度就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變。或輕聲細語地“教育”一番,或無關緊要地“罰”寫一份檢討書,之后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正因為老師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采取了寬容的態(tài)度,使得他們在老師的“寬容”下有恃無恐,驕傲蠻橫,目空一切。例如:北京某中學,就有幾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鋃鐺入獄,讓父母和老師們都大為吃驚,痛心疾首,這是我們?nèi)f萬沒有想到的啊!然而,這卻是千真萬確的。法律是公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師的德育工作又何嘗不是呢?
德育工作更要深入細致。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思維敏捷,會隨機應變,又能說會道,因此也最會用表象來博取老師的信任與好感,甚至蒙蔽老師。如上例的那幾名學生,犯事后就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照常上學,直到東窗事發(fā),對正為他們黯然神傷的父母也不屑一顧,揚長而去。他們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并非是一朝一夕、一次兩次就能鑄成的大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令人遺憾的是,在這之前,教師竟一無所知,更談不上及時教育、防患于未然了。
慘痛的教訓已清楚地表明,德育工作極其重要而又復雜?;仡櫧甑漠厴I(yè)班教育工作,能考進重點中學的,都是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但這些學生中,有不少不但不肯定老師的辛勤工作,卻認為自己能考上重點中學是理所當然的。更有甚者,老師加班加點地為其輔導,不僅不感激老師,反而認為老師這樣做是為了拿獎金,是為了撈榮譽。這些不都是在為我們敲響警鐘嗎?因此,對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加強德育教育真的是非常重要。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關鍵。早在幾年前,有識之士曾大聲疾呼:“忽視智育要出廢品,忽視體育要出殘品,忽視德育要出危險品?!边@并非危言聳聽。報章雜志披露的大量事實、實際上都是德育教育空白、斷檔造成的后果。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排除重才而輕德的陳腐觀念,把德育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首要位置抓緊抓好,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涞男滦腿瞬拧R獎?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圍,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活動,不能將學生看成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要改變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將學生看成有需要、有理想、有情感、有獨立人格的主體,學生在親切、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倍感老師的親切和信賴,并從具體的情和事中領略德育教育的內(nèi)涵。
德育工作還應跟家庭、社會同步進行,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用科學的方法合力育人。教師更應明確自己的職責,即教書又育人。在設法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要設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對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決不可掉以輕心。要知道,一個人如果只是學習成績好,而品德敗壞就如同殘廢,并非健全。凡是品德敗壞的學生,不管學習成績多好,也難成大器??梢?,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