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asha
現(xiàn)代醫(yī)學已經證明,人的體質有酸堿之分,絕大部分的器官和組織都是堿性的,例如血液、骨骼、肌肉、腦、心臟、肝臟、腎臟等,也有一部分是酸性的,如胃和皮膚。只有先了解自身的體質類型,努力讓機體的酸堿達到一種平衡狀態(tài),我們身體的健康才有保證。
PH>7
人體正常狀態(tài)下,機體的PH值應維持在7.3~7.4之間,即略呈堿性。機體PH值如果較長時間低于7.3,就會形成酸性體質,使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其表現(xiàn)為機體不適、易疲倦、精神不振、體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
PH<7
別看機體呈堿性,但人體中同樣有酸性部位存在:人體皮膚表面呈弱酸性,PH值在5.5~6.5之間,這種弱酸環(huán)境能夠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長,使皮膚不受傷害。任何改變皮膚表面正常酸度的體內外因素均可減弱或破壞皮膚的中和能力,如皮膚中和能力減弱,容易受到外界化學刺激的傷害而出現(xiàn)相應的皮膚損害,如潮紅炎癥及各種皮疹。
各類化妝品的PH值也不盡相同,比如我們最常用的日霜、護膚霜等PH值為7.33,肥皂、香皂、普通沐浴露PH值為8,而收斂性化妝水等PH值為3.4。一般說來,選用弱酸性的化妝品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最合適的。
酸性體質問題多
有關衛(wèi)生組織曾經公布過一組數(shù)據(jù):全世界有大約70%~80%的人屬于不健康的酸性體質,其中又有絕大多數(shù)人因體質酸性化致使病情加重。
這也是很多女性經常會無緣無故出現(xiàn)身體疲勞、更年期提前、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痛、失眠、便秘、早衰等癥狀,但是到了醫(yī)院又始終檢查不出什么毛病的原因。酸性體質就像一個無聲無息的健康殺手,不斷釋放有害物質,破壞你的身體健康。
“酸女人”是怎樣煉成的
人體的代謝過程就是產生酸性物質的過程,所有代謝活動都依賴細胞將體內營養(yǎng)物氧化分解反應獲得能量,同時釋放出各種酸性代謝廢物,可以說人體衰老的過程就是人體酸化的過程。
如果你經常不吃早餐,愛吃夜宵,食物吃得過精過細,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那么你更應該引起注意了,因為這些習慣都會使你的體質變酸。原因是,吃夜宵時正處于人的生物睡眠中,各種生理活動都處于最低狀態(tài),食物無法消化,留在腸道里發(fā)酵,產生毒素,而吃得過于精細,會影響腸道的功能,容易患便秘,產生酸毒。
壓力過大現(xiàn)在可是許多身體疾患的罪魁禍首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壓力通過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從而影響內分泌系統(tǒng),新陳代謝受到影響,代謝緩慢,使體內產生過多的酸性產物,使體質變酸。
睡眠不規(guī)律也是造成酸性體質的一大原因。經常熬夜,到了晚上12點以后還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由內分泌燃燒,內分泌燃燒后產生毒素,使體質變酸;如果早上起得太晚,體溫升高,血液循環(huán)變慢,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減少,從而造成缺氧性體質酸化。
此外,運動太少也是造成“酸女人”的一大因素。
酸堿平衡吃出來
1. 食物一定要多種多樣,既要有谷麥類、豆類、蔬菜水果類,又要有動物性食物和油脂類。對谷麥類食物,成人每天攝入量為300克~500克左右。同時,我們還要提倡食不厭粗,適當增加粗米粗面、雜糧及紅薯、馬鈴薯等食物的攝入。
2.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每天攝入量為400克~500克,其中葉菜類至少占1/2,且“紅、黃、綠、白、黑”各色蔬菜要輪換著吃;水果每天攝入量為100克~200克。在水果中,蘋果被稱為最佳的堿性食物,它可以改善酸性體質以維持人體的酸堿平衡,吃蘋果可以迅速中和體內過多的酸性物質,從而增強體力和抗病能力。
3. 每天攝入量不少于250克~500克奶類及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每天也應攝入50克左右。
4. 對肉魚禽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我們可以攝入125克~200克,不過最好減少豬肉的攝入量,而多選擇雞、魚、兔、牛等品種。還有,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適量吃點動物內臟,以補充體內的多種微量元素。
5. 少吃腌臘、煙熏、油炸食物,特別是要避免飲食太過油膩。此外,每天鹽的攝入量也以不超過6克為宜,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
Tip:運動讓你少“酸”點兒
由于酸毒容易在人體的腸胃、皮膚、肺部、口腔、血液和血管及身體內其他器官中淤積,可以針對堆積的不同部位,制定相應的排毒作戰(zhàn)計劃。
運動不但能幫助加快排毒速度,還能讓細胞活性和新陳代謝增強。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來戰(zhàn)勝酸性體質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摘自《女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