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年4 月18 日,愛因斯坦病逝。臨終前,他很慎重地留下了遺囑。他在遺囑中說:“我死后,除護送遺體去火葬場的少數(shù)幾位最親近的朋友之外,一概不要打擾。不要墓地,不立碑,不舉行宗教儀式,也不舉行任何官方儀式。骨灰撒在空中,和人類、宇宙融為一體。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塞街112 號變成人們‘朝圣的紀念館。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辦公室,要讓給別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學(xué)理想和社會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將隨我死去?!?/p>
在這份遺囑中,他唯一引為驕傲和自豪的是:“科學(xué)理想和社會理想不死”。什么是愛翁的科學(xué)和社會理想呢?他在《我的世界觀》中寫道:“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chǔ),我叫它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痹谶@里,我們看到了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
【素材解讀】愛因斯坦的遺囑短小、平實,令人感動和敬佩。在這樣一份表示一生終結(jié)的文件中,竟沒有一個字講到自己的成就和貢獻,也沒有對后人提出任何希望或要求。從這里,我們看到,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愛因斯坦也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理性思維和嚴肅的科學(xué)態(tài)度。
【適用主題】淡看功名、科學(xué)理想、社會理想、真善美……
(薛海潮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