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維忠
前翻滾教材
前翻滾是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它是學習較復雜技巧動作的基礎。同時也是生活中一種遇到危險時的自我保護的方法,碰到危險時,能及時、靈敏地進行翻滾,有效地保護自己。本次課授課年級為三年級2班,根據(jù)小學體育課程標準,三年級學生屬于水平二的范疇,學生在水平一階段已經(jīng)初步學習過前滾翻的動作,則本次課學習內(nèi)容應是在原已掌握的翻滾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翻滾能力,為以后學習后滾翻等動作奠定基礎,提高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學生特點
一、生理特點
骨骼生長比較迅速,但仍處于鈣質(zhì)少、富有彈性、可塑性大、骨化尚未完成時期。此時,適當?shù)刈鲆恍┌l(fā)展全身協(xié)調(diào)的跳躍、滾翻練習將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姿勢,有助于充分發(fā)展各關節(jié)的靈活性及加速骨骼的增長,但不宜進行大強度的耐力和靜止用力練習,以防損壞骨骼和提早鈣化,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肌肉延展性好、彈性強、肌纖維細,正處于縱向生長期,宜抓住時機發(fā)展柔韌性。
大腦皮層興奮性占優(yōu)勢,但不易集中,注意力叫分散,耐久性差,易疲勞,宜精講多練,教法多樣,寓教學與趣味之中,為激發(fā)學生的鍛煉熱情,一些帶競賽性的教學或活動性游戲較好,但時間不宜過長。
二、心理特點
天性好動、好玩、好奇,善于模仿,這樣的天性應該予以保護。興趣是人對某種事物積極探究的認識傾向,是對事物的注意而引起的感情狀態(tài),是出于對某些事物的好奇而產(chǎn)生的。要想保持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直觀形象,可運用“口訣法”等方法來吸引學生。
愛比高低,具有不服輸?shù)念B強意志,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征,鼓勵他們勇于探索,加強合作與保護,應著重運用直觀教學和示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三、班級特點
三年級2班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8人。這個班有許多學生是學校武術隊、舞蹈隊、田徑隊的隊員,有較好的滾翻基本功,身體素質(zhì)較好,集體榮譽感強,小組合作能力強,宜運用示范法、競賽分組法進行教學。
目標、重難點
一、認知目標
讓學生了解翻滾的作用和意義——保護自己。
二、技能目標
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翻滾能力。
三、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
四、重點
翻滾時的低頭、團身。
五、難點
團身收腹、動作連貫。
教法及學法
前滾翻的教法及學法主要有分層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口訣教學法(口訣:兩臂撐墊成蹲撐,兩腿蹬地快低頭,團身滾動像圓球)、講解示范法、榜樣激勵法、體驗激勵法等7種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場地與器材:大墊子4塊,小墊子2塊,錄音機1臺;毽球40個;排球1只;木塊1塊;旗座4個。
教學效果預計
通過本課的教學,全班有90%的學生能夠達到預定目標,有20%的學生能夠自創(chuàng)出新穎的滾翻方法,如側(cè)手翻、空翻等,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使得課后延伸能順利進行?!?/p>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