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間接回指的分類及認知闡釋

      2009-03-17 03:27:50范振強
      關(guān)鍵詞:認知語言學

      范振強 韓 瑋

      關(guān)鍵詞:間接回指;認知語言學;概念轉(zhuǎn)喻;認知參照點;認知闡釋

      摘要:間接回指是語言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學科較新的研究課題之一。對其全面、系統(tǒng)的分類應該根據(jù)先行項、回指項以及先行項和回指項的關(guān)系三個標準來進行。認知語言學的概念轉(zhuǎn)喻理論為間接回指的闡釋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參照點轉(zhuǎn)喻模式可以同時解釋先行詞為轉(zhuǎn)喻的回指問題和間接回指問題,這兩種情況都以轉(zhuǎn)喻為基礎(chǔ),都需要運用轉(zhuǎn)喻思維進行推理。

      中圖分類號:H0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4474(2009)01—0028—07

      一、引言

      回指現(xiàn)象(anaphora)最早是哲學家和邏輯學家的關(guān)注對象,在西方學術(shù)史上有比較悠久的研究歷史,后來人們又從計算機科學、語言學、人工智能等方面對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刂脯F(xiàn)象成為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的中心課題之一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回指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直接回指(direct anaphora)方面,間接回指近些年才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但是仍處于起步階段,比較引人注目的專門研究相對較少??v觀國內(nèi)外研究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研究都將語料限定于回指項成分為有定名詞短語的間接回指上,對于間接回指的分類問題的研究較為零散。另外,對于間接回指的理論分析模式有整體一部分模式、主題一焦點模式、情景模式和關(guān)聯(lián)理論模式等,從轉(zhuǎn)喻視角進行闡釋的研究尚不多見。本文主要集合英漢語料,依據(jù)三個標準對間接回指進行更系統(tǒng)、更全面的分類,指出間接回指應該依據(jù)先行項、回指項及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三個標準分別進行分類,進而利用認知語言學的概念,參照點轉(zhuǎn)喻理論對間接回指的闡釋機制進行探討。

      二、間接回指

      回指可以分為直接回指和間接回指。直接回指就是“回指語與先行語存在明顯共指關(guān)系”。根據(jù)Denis Apotheloz等的定義,間接回指是“當一個回指項指這樣一個指稱對象時,可以被稱為聯(lián)想回指。(1)此指稱對象在先前語境中沒有被明確提到;(2)它可以由先前語境提供的信息識別出來?!?。從定義不難看出間接回指通常是指一種指稱表達方式,這種指稱表達方式有兩個特征:(1)它所指稱的人或物在話語中是新出現(xiàn)的,即在之前語境中沒有明確提到過;(2)對它的理解需要依靠先前引入到話語中的數(shù)據(jù)(data),Apotheloz等將這些數(shù)據(jù)稱為先前信息(prior information)。因此,當一個指稱表達式的解釋需要依靠前文提供的具體信息而且又不和先行項共指時,這種現(xiàn)象就叫做間接回指現(xiàn)象。直接回指和間接回指在很多方面不同,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間接回指引入的實體是新的,即在先前語境中未曾提及過;而在直接回指中,所提及的實體在前文語境里已經(jīng)引入。判斷直接回指和間接回指的標準就是是否共指。如果回指項和先行項是共指關(guān)系,就是直接回指,反之是間接回指。如:(I)a、小李學習很用功,經(jīng)過不懈努力他終于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

      b、We went into a Chinese restaurant.Thewaitress was very friendly.(我們來到一家中國餐館,服務員很熱情)

      在例(1)a中,回指項“他”與先行項“小李”共指同一實體,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直接回指。而在例(1)b中“waitress”前面用了定冠詞“the”,英語語法中只有當特指某人或事物時才用定冠詞“the”。這表明說話人認為所指對象對于聽話人來說是可及的,或者說是其已知的指稱對象并沒有在前文中出現(xiàn)過,它也并不與其先行項“a restaurant”構(gòu)成嚴格意義上的同指關(guān)系,對他們的理解需要依靠邏輯先行項的激活,因此是間接回指項。但是根據(jù)常識(每個餐館都有服務員),聽者和讀者能夠推斷出the waitress指的是我們?nèi)サ哪羌抑袊宛^里的服務員。

      三、間接回指的分類

      黃衍指出間接回指有如下三個特征:(1)照應成分通常是一個有定名詞短語,而先行成分通常是一個無定名詞短語,照應成分必須出現(xiàn)在適當?shù)南刃谐煞謽?gòu)成的場景中;(2)照應成分與先行成分之間有某種語義或語用關(guān)聯(lián);(3)照應成分與先行成分之間并不構(gòu)成嚴格意義上的互指關(guān)系。相反,它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是通過某種語用推理建立起來的。

      項成東指出黃衍的分類不夠全面,只注意到照應成分為有定名詞短語和先行成分為無定名詞短語這一種情況。項根據(jù)句法特點,將間接照應進一步分為:(1)名詞性照應;(2)指示性照應;(3)代詞性照應;(4)動詞性照應。徐明、李更春對于是否將指示性代詞單獨列出持不同意見,他們不同意項將動詞性照應歸類在名詞性照應范疇內(nèi)。他們根據(jù)回指成分和先行成分的語義關(guān)系將間接回指分成整體與部分關(guān)系、原因與結(jié)果關(guān)系、具體與概說關(guān)系。但是上述分類沒有一個可以依賴的標準,而且分類也不夠全面。因此本文依據(jù)先行項、回指項及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三個標準對間接回指重新分類,力求使之更加全面系統(tǒng)。

      (一)根據(jù)先行項進行分類

      一些學者認為先行信息應該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先行信息由語言語境提供;一些學者認為先行信息也可以由話語發(fā)生時的情景語境提供,例如發(fā)話者的手勢、目光等身體動作;一些學者將以上兩種先行信息的語言語境和情景語境稱為“背景信息觸發(fā)成分”(background informationtriggers)。另外,先行信息還可以是文化背景知識。

      1先行信息觸發(fā)成分依靠情景語境

      (2)昨天下午,棗莊一婦女掉進5米深的淤泥溝里,淤泥很快就沒到了她的脖子上,一位上前營救的老人也陷在泥里難以脫身,情況十分緊急。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趕到現(xiàn)場,成功將兩人從淤泥里解救了出來。(劉笑兒、葛介雷《消防官兵淤泥里救人》,載《齊魯晚報》2005-04-22)

      例(2)中,“消防官兵”在小句中占據(jù)主語的位置,根據(jù)語境是確定為有定名詞短語。然而,我們很難找出其先行項。對其理解只能是:根據(jù)前文提供的信息,我們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險情事故”的情景框架。話語接受者以這個情景為參照點,可以聯(lián)想到消防官兵。

      2先行信息觸發(fā)成分依靠文化背景知識

      (3)(在婚禮上)伴娘是誰?

      在這個例子中,先行信息只能通過我們的百科知識才能推斷出來,因為根據(jù)常識,婚禮上通常都會有伴娘。

      3先行信息由語言語境提供

      先行項依靠語言語境的情況比較復雜。語言語境又進一步分成:

      a先行項為無定名詞短語

      (4)我昨天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鍵盤特別靈敏。

      在例(4)中,無定名詞短語“一臺”筆記本電腦充當回指項“鍵盤”的先行項。

      b先行項為有定名詞短語

      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下面例子中先行項“盒子”為有定名詞。如:

      (5)你給我的盒子沒法用,底兒都掉出來了。

      4先行信息由動詞性短語充當

      有時候,先行項可以是動詞,如:

      (6)班長一坐下去,椅子腿就斷了。

      例(6)中,動詞“坐”構(gòu)成了回指項“椅子”的先行項。

      (二)根據(jù)回指項進行分類

      根據(jù)回指項進行的分類可以參照項成東的觀點”將間接回指分為:(1)名詞性回指;(2)指示性回指;(3)代詞性回指。限于篇幅,我們在此不予贅述,每一類僅舉一例說明。

      (7)他看到桌子上的那封信了,地址卻沒看清楚。

      (8)他們家孩子在練鋼琴,那噪音干擾到了周圍鄰居。

      (9)但是沒有用處。我只有直接找您談。請您通知研究生辦:讓他們馬上給我發(fā)準考證。(張承志《北方的河》,載《十月》1984年第一期)

      以上三例的先行項分別為“信”、“鋼琴”和“研究生辦”;回指項“地址”、“那噪音”、“他們”分別為名詞、指示詞和代詞。

      (三)根據(jù)先行項和回指項的關(guān)系進行分類

      語篇讀者在處理間接回指項與先行項關(guān)系時并不僅遵從一種語義關(guān)系。根據(jù)語料,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主要的語義關(guān)系:

      1部分與整體關(guān)系

      部分與整體的關(guān)系在語篇中占據(jù)了很大比重。部分與整體是指回指項是先行項的一部分,如門是房子的一部分,手是身體的一部分等。例如:

      (10)我昨天買了一臺電腦,顯示器是三星的,硬盤是40G的。

      “顯示器”、“硬盤”處于主語位置,是有定名詞短語,他們與先行項“電腦”也是部分與整體的關(guān)系。

      2因果關(guān)系

      因果關(guān)系在語篇中也比較常見。因果關(guān)系指的是先行項和回指項之間存在的原因和結(jié)果關(guān)系,即先行項是原因,回指項是結(jié)果。例如:

      (11)因為線桿拉線被盜,昨天,濟南電網(wǎng)發(fā)生一起倒桿停電事故,110千伏線路中斷供電21小時,經(jīng)濟損失近百萬元。(劉洪智《2l小時急修供電“動脈”》,載《齊魯晚報》2005-04-22)

      線桿拉線被盜必然導致停電事故,而停電事故又會導致經(jīng)濟損失,因而回指項和先行項之間是因果關(guān)系。

      3背景關(guān)系

      在報紙雜志中,最能體現(xiàn)信息的是文字,而且文字中又常配有圖畫、藝術(shù)字體等,目的是為了增強效果,使讀者對文字信息有更加生動、深刻的印象,其中插圖廣告是比較常見的形式,這有利于理解間接回指。如有這樣一則廣告:

      (12)Transit全順,中冷增壓TCI車型精彩上市!(《環(huán)球時報》,2005-06-22)

      這是一則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廣告:在美麗的背景圖畫中,一輛全順快客在路上行駛。由于“Transit全順”、“中冷增壓TCI車型”在廣告中是第一次提及,也沒有先行項,因此只有借助背景圖畫我們才能理解"Transit全順”指的是汽車,“中冷增壓TCI車型”是全順牌汽車的一個車型。

      4預設關(guān)系

      有時候回指項的先行項并未在語篇中明確提及,但先前信息已經(jīng)預設了它的存在,因此可以通過這種預設關(guān)系推導出先行項。如:

      (13)TRISH:你結(jié)婚了嗎?

      RIGGS:結(jié)過,她已經(jīng)不在了。

      TRISH:哦,不好意思。

      RIGGS:沒關(guān)系。(電影《致命武器》臺詞)

      很顯然,婚姻只能發(fā)生在男女之間。盡管這段對話并未提到那位女士,但“結(jié)婚”已經(jīng)預設了她的存在,所以,RIGGS使用人稱代詞“她”也就不足為怪了。

      5具稱與概說關(guān)系

      具稱與概說關(guān)系指的是先行項是分說,回指項是對先行項的概括,二者之間是先分后總的關(guān)系。

      (14)我預定了兩只火雞、一只羊、一些做好的火腿和舌頭,還有兩磅薄荷牛排。

      這么多食物,你打算怎么處理呢?

      間接回指項“食物”是對先行項“兩只火雞、一只羊、一些做好的火腿和舌頭,還有兩磅薄荷牛排”作的概括說明。

      四、基于轉(zhuǎn)喻的間接回指闡釋機制

      (一)認知語言學的轉(zhuǎn)喻理論

      傳統(tǒng)的修辭學把轉(zhuǎn)喻看成是一種修辭手段。認知語言學認為轉(zhuǎn)喻是一種認知模式,是一種概念現(xiàn)象,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根植于人們的基本經(jīng)驗之中,構(gòu)成我們?nèi)粘5乃伎己托袆臃绞健UZ言中大量的轉(zhuǎn)喻反映了人們普遍的思維方式。Lakoff指出,轉(zhuǎn)喻選取事物容易理解或容易被感知的方面代替事物的整體或事物的另一方面或部分”。Radden&Kovecses提出了一個被認知語言學界廣泛接受的定義:轉(zhuǎn)喻是發(fā)生在同一個“理想化認知模型”(ICM)內(nèi)的認知操作過程,其中一個概念實體作為轉(zhuǎn)體向另一個概念實體——轉(zhuǎn)喻目標提供了心理可及性。本文采用Langacker的觀點,認為轉(zhuǎn)喻就是一種參照點現(xiàn)象(referencepoint phenomenon),它以轉(zhuǎn)喻詞指定的實體作為一個參照點,為被描述的目標提供心理可及性,并同時把聽者和讀者的注意力引導到目標上。

      (二)轉(zhuǎn)喻是一種概念參照點現(xiàn)象

      Langacker認為概念參照點是人類一種根本的、無處不在的認知能力。表現(xiàn)在空間上,如我們問路時,得到的答復往往是以一個我們熟知的或比較突出的建筑物或其他標志為參照點。同樣,在時間上,我們也會利用某個突出的時間為參照點來提及別的時間。有時候這種認知方式被編碼為語言,如英語中的“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after tomorrow”分別是以"yesterday”、“tomorrow”作為認知參照點的。參照點的存在也可以由所有結(jié)構(gòu)來證明。如我們可以說“the dog's tail”、“Lincoln's assassination”,反之則行不通,因為我們只能以the dog、Lincoln為參照點,tail和assassination不能成為參照點。從根本上說轉(zhuǎn)喻也是一種參照點現(xiàn)象。參照點轉(zhuǎn)喻的運作機制可以用圖1表示。

      圖1中,c表示處理者(conceptualizer),R代表參照點(reference point),T表示目標(target),即處理者利用參照點要建立心理接觸的實體。虛線箭頭代表處理者到達目標所要經(jīng)歷的心理路徑。D表示領(lǐng)地(dominion),即一個特定的概念實體能夠提供心理可及的概念區(qū)域(conceptual region)或?qū)嶓w的集合(set of entities),即領(lǐng)地是一個參照點所能建立起來的目標的總和。粗線部分表示它所代表的成分在人腦的工作記憶中具有連續(xù)顯著性(consecutive prominence)。也就是說,起初參照點由于本身內(nèi)在的或語境的原因具有認知顯著性,正是因為有某種顯著性,某個實體才被選為參照點,首先得到激活,成為處理者的注意焦點。這個階段相當于R和c之間的箭頭所指的階段,R成為c的注意焦點變得突出(prominent),從而具有了激活R的領(lǐng)域D內(nèi)任何實體的潛力。然而,當這種潛力得

      以實現(xiàn)的時候,也就是R真的成為參照點的時候,目標T成為處理者C的注意中心,從而變得突出。而成為參照點的R則退居成為背景,T本身也可以作為參照點為激活其他目標提供心理可及性。這個運作機制也可以用圖2表示。

      在圖2中,處理者的注意力由參照點R轉(zhuǎn)移到了目標T。在一個語境中,即使沒有明確地表明T,只要存在明確的參照點R,語言處理者c仍有可能通過參照點R達到目標T,這時,語言處理者就可以使用間接回指如特指名詞、指示名詞或代詞完成對指稱對象T的指稱。

      (三)概念參照點轉(zhuǎn)喻對間接回指的解釋

      圖2概念參照點轉(zhuǎn)喻也可以理解先行詞為非轉(zhuǎn)喻的模式,即可以解釋先行詞為轉(zhuǎn)喻的回指問題和間接回指問題。這兩種情況都以轉(zhuǎn)喻為基礎(chǔ),都需要運用轉(zhuǎn)喻思維進行推理,因為大多數(shù)認知語言學研究者認為轉(zhuǎn)喻并非都是指稱性的。例如:

      (15)小池踏著鐘聲集合出工,一出門便遇見一片眼光。他們看見小池故意提高嗓門咳嗽,有人咳嗽著還唱起一首現(xiàn)時最流行的電影插曲。(鐵凝《麥秸垛》)

      (16)保羅進入一家劇院,他們正在上演莎士比亞。

      例(15)的前先行項是指稱轉(zhuǎn)喻,參照點“眼光”和“長著眼睛的人們”是轉(zhuǎn)喻關(guān)系,即用“眼光”指代“長著眼睛的人們”。也就是說,“眼光”由于突出性成為參照點,我們可以通過參照點“眼光”到達目標“長著眼睛的人們”。當語言處理者通過心理路徑到達目標后,目標“長著眼睛的人們”成為注意的焦點,這樣“他們”可以成功地指稱參照點“眼光”的目標“看著小池的人們”。例(16)不是指稱轉(zhuǎn)喻,但是根據(jù)同樣的原理,“劇院”是參照點,通過它我們可以到達目標“劇院里的男女演員”。這樣一來,語言處理者就可以使用“他們”完成對成為注意焦點的“劇院里的男女演員”的指稱。例(16)參照點本身包含目標,即“劇院里的男女演員”是“劇院”的一部分,但這并不表明指稱詞“他們”直接與“劇院”的一部分“劇院里的男女演員”是共指關(guān)系,相反,指稱詞“他們”必須通過參照點“劇院”與參照點的目標“劇院里的男女演員”完成共指關(guān)系。Ward等人發(fā)現(xiàn),在代詞回指“修飾語+名詞”中的修飾語時,處理代詞所需的時間要比代詞直接與前面的一個名詞共指的那種情形時間長。如果代詞直接與修飾語完成共指,就不應該出現(xiàn)處理時間加長的情況。所以,處理者必須得通過參照點才能達到代詞所要指代的目標,經(jīng)過這樣的步驟,處理代詞的時間就加長了。

      同理,在回指項是有定名詞或指示性回指的情況下,定冠詞或其他有定形式和指示詞的使用說明所指對象對于聽話人是可及的,或者說是已知的,這時就需要語言處理者通過參照點到達目標。如在例(1)b“We went into a Chinese restaurant.Thewaitress was very friendly”中,定冠詞“the”的使用就需要語言處理者在前述話語中找到先行成分,“Chinese restaurant”由于具有完型性特征而成為參照點。根據(jù)常識,每個餐館里面都有服務員,語言處理者可以到達目標“服務員”,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定冠詞“the”來修飾“waitress”。

      代詞指稱的成功或有定成分及指示詞使用恰當與否“并不取決于參照點和目標的關(guān)系如何,而在于無論通過怎樣的途徑參照點都能直接地到達目標”。在一個參照點到達一個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變量因素參與進來,這時就需要處理者運用自己的認知經(jīng)驗、百科知識、情景知識等,有時候還需要運用“事后修補”的方式到達目標。

      1情景知識

      (17)她不想談論那次手術(shù),但又想不出什么別的話題?;蛟S它是良性的;也可能他們會對她開刀,發(fā)現(xiàn)腫瘤已經(jīng)遍布她的全身,并且開始從里面潰爛了。

      代詞的間接回指需要利用語境使其指稱明確化。例(17)中,代詞“它”、“他們”與先行項“手術(shù)”之間不存在常規(guī)關(guān)系。“手術(shù)”是參照點,在參照點到達目標的過程中,語境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傲夹缘摹贝_定了參照點“手術(shù)”到達目標“腫瘤”,“腫瘤”與“手術(shù)”之間顯然是常規(guī)關(guān)系。腫瘤成為目標及注意焦點之后,就可以用代詞“它”進行指稱。同樣,“給她開刀”使得處理者能夠從參照點到達目標“醫(yī)生”,這樣,“他們”可以成功地指稱“醫(yī)生”,“醫(yī)生”也與手術(shù)構(gòu)成常規(guī)關(guān)系。

      2文化背景知識

      (18)正像達芬奇的名畫《永遠的微笑》,我曾看過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宗璞《西湖漫筆》)

      例(18)中,參照點到達目標需要依靠這樣的知識:達芬奇的名畫《永遠的微笑》又被稱為《蒙娜麗莎》,是因畫中的主要人物而得名的。由此參照點《永遠的微笑》就可以使處理者到達目標“蒙娜麗莎”。當處理者到達目標并成為處理者的注意焦點之后,代詞“她”就可以和“蒙娜麗莎”成功地完成共指。如果語言處理者不具備這樣的知識,不知道《永遠的微笑》這幅畫上的人物是蒙娜麗莎,由此參照點就很難達到目標,那么代詞的指稱可能會失敗。

      3運用事后修補

      (19)小飯店的打工妹,可就不同了?!缓?,你點了一葷一素,委實決定不了再要什么,他便迅速地合上盒蓋,加上一次性筷子,送出那個玻璃窗上的小窗洞。忘記說一句,小飯店的盒飯是通過一道玻璃窗口賣的,飯菜在窗戶里邊的臺子上,一層玻璃將你和賣盒飯的小姐隔開。(王安憶《小飯店》)

      例(19)中的回指項“那個玻璃窗上的小窗洞”是有定名詞短語,它與先行項“小飯店”意在構(gòu)成間接回指關(guān)系,但是它們之間并不是常規(guī)關(guān)系,而且在前述話語中無論借助于話語語境還是情景語境都不能建立起兩者之間的任何關(guān)聯(lián)。根據(jù)王軍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語境進行及時的補充、限定使之明確化,即運用事后修補的方式來建立先行項和回指項之間的關(guān)系,這樣處理者就能夠通過參照點成功達到目標,并使用有定名詞短語進行指稱。

      五、結(jié)語

      本文依據(jù)間接回指的先行項、回指項及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三個標準,結(jié)合英漢語料對間接回指進行了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分類,并利用認知語言學的概念參照點轉(zhuǎn)喻理論對間接回指的闡釋機制進行了探討。參照點轉(zhuǎn)喻模式可以同時解釋先行詞為轉(zhuǎn)喻的回指問題和間接回指問題,這兩種情況都以轉(zhuǎn)喻為基礎(chǔ),都需要運用轉(zhuǎn)喻思維進行推理。語言處理者首先要選擇一個參照點,然后依據(jù)參照點在領(lǐng)地內(nèi)到達目標。在一個參照點到達一個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處理者的認知經(jīng)驗、百科知識、情景知識等變量參與進來,有時候還需要語言處理者運用“事后修補”的方式到達目標。

      猜你喜歡
      認知語言學
      隱喻認知的雙維理論整合研究
      基于認知語言學視角的網(wǎng)絡英語新詞構(gòu)詞特征和發(fā)展研究
      認知語言學翻譯觀及其對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探索
      基于圖形一背景理論的英語簡單句的認知分析
      基于認知語言學“事態(tài)把握”的視角分析日語學習者授受表達的使用
      亞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5:26:31
      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構(gòu)式語法與句法淺析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8:20:04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8:20:04
      普陀区| 兰西县| 株洲县| 元江| 河津市| 宁海县| 乐陵市| 兰西县| 崇阳县| 额敏县| 迁安市| 云和县| 册亨县| 正蓝旗| 延津县| 思茅市| 宽城| 屯留县| 六安市| 宝兴县| 务川| 通州区| 通辽市| 开化县| 宜都市| 建昌县| 昌吉市| 比如县| 蕉岭县| 巴南区| 福海县| 昌乐县| 色达县| 房产| 广南县| 澎湖县| 射阳县| 田林县| 光泽县| 滁州市|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