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如松
江蘇省高郵中學,江蘇省高郵縣225600
摘要:物理學案是指導學生學習新課的學習方案。在實施物理新課程教學的今天,學案更應發(fā)揮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的作用。本文從新課程理念出發(fā),結合自身編寫學案的體會,對新形勢下物理學案的編寫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物理學案;編寫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09)3(S)-0029-3お
眾所周知,教案是教師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案。而學案,則是指導學生學習新課的學習方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案設計進行學案編寫。學生在上新課前一至兩天接到該課的學案,然后根據學案所提出的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并將遇到的問題帶到課堂上進行集體交流和討論。
運用新課程理念,審視過去的物理學案,可以發(fā)現(xiàn)其形式和內容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過于強調知識本身的重要性、理論性,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過于注重結論的強化和應用,偏重于題型訓練、淡化了知識的探究過程、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揭示、學生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等。
在踐行新課程的今天,物理學案的編寫應與時俱進,要體現(xiàn)課程的人本精神,著力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個性化思維品質及科學素養(yǎng);應堅持學習目標的全面性,知識形成的過程性,學習形式的多樣性,學法指導的有效性。為此筆者結合新課程理念對“物理學案”的編寫談一點粗淺看法。
“物理學案”的欄目主要可設置為:課題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與方法、學法指導、素養(yǎng)和能力提升、學后反思(視野拓展)等。實際編寫時還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靈活變動。
1 “以人為本”的“學習目標”欄目
在進行學案設計時,應以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為指導,全面分析和充分挖掘教材的三維因素,貼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特點、基礎和能力,制定符合學生實際和需求的學習目標。
2 科學、全面的“學習內容與方法”欄目
2.1 學習課題的科學引入
物理教材中每一課題內容都有一定的體系背景,因此在進行學案的設計時就要讓學生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的引入就可通過復習舊知識并運用舊知識解析新問題時所產生的矛盾或沖突來設計,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如何探究新課題?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教學中只有設置學生感興趣并能夠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教學情境,才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學案中就要創(chuàng)設新穎有效的物理情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以極大的興趣,迅速、自覺地與教師一道進入探究物理新知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為整節(jié)內容的成功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2.2 學習內容的科學呈現(xiàn)需要
學習內容中的知識有的需要傳授,有的需要探究。對于傳授性的知識,一般需教師直接講解。在學案中,以填空題或思考題等形式,指導學生課前認真預習,帶著思考進入課堂聆聽講授,以提高學習效果。
對于探究性的知識,學案要引領學生切實投入探究的過程,經歷“現(xiàn)象(問題)——猜想(假說)——實驗(推理)——分析(論證)——結論(評估)”等環(huán)節(jié)。沒有問題就沒有學習。在學案中,教師可將新知識轉化為一個個臺階式的子問題,引導學生逐個探究,拾級而上。同時更要善于鼓勵學生學會自己設制問題并自主探究,體驗成功的快樂。為此,“教師有必要對探究的物理問題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讓學生在觀察和體驗后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聯(lián)想,萌發(fā)出科學問題;或者創(chuàng)設一些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運用科學思維,自己提煉出應探究的科學問題”。
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因此,在學案的內容設置上就要有助于引發(fā)小組討論,促進合作探究、互動交流氛圍的形成。學案中要體現(xiàn)人本主義,鼓勵個性張揚,預留足夠的動態(tài)生成空間,鼓勵學生勇于突破課本或教師的教學設計,自主進行多樣化的學習和探討。2.3 物理思想方法的挖掘提煉
新課程理念要求現(xiàn)代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識的傳承和應用上,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探究知識的思想和方法,培養(yǎng)其科學素養(yǎng)和能力,構建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物理學案在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同時,要著力讓學生領略到物理學家探求科學的深邃思想和高妙方法!
學案可從教學內容出發(fā),啟發(fā)學生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提煉出其中所滲透的思想方法,銘刻在他們心中,并與同學交流、共享和互勉。
3 全面、有效的“學法指導”欄目
物理是一門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個體差異是客觀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轉換角色以主導者和服務者的姿態(tài),真正參與到學生的物理學習中去,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學情,結合所學內容的特點,準確地預測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疑難和障礙。在學案的這一欄目中,教師可根據上述預測,設身處地地以學生的認知心理和規(guī)律、基礎和能力,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指導策略。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是隱蔽,就越能為教育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為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需求”。學案的指導策略最好以間接性面貌出現(xiàn)。諸如:“你可參閱某本書或上網查找某種資料”;“過去我們是怎樣學習某個知識的,那一學習方法是否可以借鑒?”;“我們要得到的這一結論可通過以前所學哪幾個規(guī)律推導而來,請你嘗試推導下”;“對這一問題你們同學之間是否可討論一下”等等。
4 切實、多層面的“素養(yǎng)和能力提升”欄目
新課標在課程評價中指出:應該關注學生對概念、原理、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對物理學基本思想和觀點的了解等。此欄目的內容最好以典型例題和反饋性訓練題為載體,用于發(fā)展學生思維,提升其科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4.1 典型例題
要多側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思維方法和技能。題目不宜太難,能力題不一定是難題,難題不一定是好題。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制一些有能力梯度的題,逐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例題除了具有針對性外還應有多解性、開放性和變式性,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個性創(chuàng)新。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新課標也要求,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例題的背景也應多貼近生活、社會和科技等,讓學生體驗到物理的實際價值,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親和力和學習動力。
4.2 反饋性訓練題
反饋性訓練題要具備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重點內容的掌握、難點內容的化解、規(guī)律的理解應用和實驗技能提升情況的效能等方面。題型最好是基礎型和能力型,理論型和應用型。在題型的設計上應比例適當,難易適中,覆蓋全面。此外,還要有一定數(shù)量的易錯題和思考性強的綜合題或開放題,從而來檢測學生的思維能力,靈活構建物理模型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題量應少而精,信度和效度要高。
5 優(yōu)化提升的“學后反思或視野拓展”欄目
5.1 學后反思
反思是人們在進行某種活動時,善于思考過去的經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追求合理、優(yōu)化和完美,最終達到成功的一種行為。學習反思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常回頭來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求得更大進步。學生可在此欄目中記錄下學習本課內容后的特別收獲和尚需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或提出新的更深刻的問題,并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如果想要更高層次的提升,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做一點自我評價,以激勵自己。
反思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教育形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設置此欄目,就是要幫助學生學會反思,養(yǎng)成自我教育的習慣,達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發(fā)展的目的。
5.2 視野拓展
學案可借此欄目向課本外的相關課程資源延伸,吸納學生、家庭、社會和現(xiàn)代科技的物理元素和其他學科門類的相關元素。在編制學科內綜合問題的基礎上,可編入與實際生活、鄰近學科知識、最新科技成果等綜合性的問題。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大膽提出開放性的研究課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能力。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案可使學生在明確的目標、正確的方法指導下進行順利而有效的學習。它優(yōu)化了教學結構,提高了學習效率。借助“學案”這個手段,能有效地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研究的科學素質。
當前,隨著各種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廣泛普及,為物理學案的編寫開辟了更靈活、更廣闊的空間。滲透著多媒體元素的物理學案,不但增進了導學功能,而且促進了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近年來,為進一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激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還應嘗試將學案由教師編寫轉變?yōu)閹熒暇幓蚣兇庥蓪W生自編。這樣嘗試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欄目編輯鄧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