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297-01
數學筆記不僅要包含知識的重難點、知識結構和相互關系,還要體現(xiàn)常見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使問題暴露,展現(xiàn)思維過程。因此,數學筆記要有側重點,注意分類、小結和整理。筆者就中學生數學筆記中的幾個問題進行分析,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
一、筆記本變成草稿本
教師在學期初都強調過數學筆記的重要性,學生也滿懷熱情地準備了筆記本,可一段時間之后,筆記本變成了課堂練習的草稿本。這一普遍現(xiàn)象的原因是:其一,教師重視不夠,指導、督促、檢查不力;其二,學生不習慣記數學筆記,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懶散、馬虎、作業(yè)潦草、規(guī)范性差等學習習慣方面;其三,學生不會記數學筆記,不知道記什么、怎樣記。因此,教師要提高對數學筆記重要性的認識,指導學生如何記數學筆記,組織學生交流,督促檢查筆記情況,變“草稿本”為筆記本。
二、筆記成了流水賬
一節(jié)課,有些學生寫了好幾頁紙的數學筆記,筆者偶爾翻開學生的筆記,發(fā)現(xiàn)有的筆記仿佛是課堂教學實錄或教案的翻版。這類學生過分依賴筆記,忽視課堂的聽講和理解,以為老師所講的內容沒聽懂不要緊,課后去看筆記就可以了。殊不知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學習負擔,如此舍本求末,比起那些不記筆記的學生更應及時更正。這類學生雖然意識到了筆記重要性,但他們的注意力沒集中在理解知識上,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教師要告誡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筆記采用“記梗概、留空白、后填充”的辦法,即課堂上只記梗概、知識點、提示等主要內容,對其他內容留空白,課后整理和填充。這樣既保證了課堂學習,又可強化了學生課后的復習,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筆記的質量。
三、筆記本類同于習題集
學生的筆記絕大多數是解題方法或一題多解、特殊技巧的集合,較少涉及到知識點和常見的數學思想及思維過程,筆記的作用與習題集、習題解答類同。學生認為會解題是關鍵,要了解知識點可以看課本,也只需從解題技巧中去領悟數學思想。當然,我們所提及的知識點不應是課本概念、公式、性質的簡單重復,而應是其內涵、外延的界定以及知識間的相互內在的聯(lián)系。一般來說,授課過程中必然會對新知識做出說明或強調,小結時對知識間的聯(lián)系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習題講評時對解題過程及思維過程進行分析演繹,暴露過程,揭示數學思想,指導思維形成。因此,學生要學會記錄知識點及思維過程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便于復習時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事實上,不同的解題方法是由不同的數學思想組合決定的,只有靈活運用數學思想,才能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另外,初中學生不會利用筆記進行復習、鞏固和提高。筆記是課本知識合理的濃縮、補充和延伸,是思維過程的展現(xiàn)。因此,合理利用筆記可以節(jié)省時間、突出重點,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要對筆記進行階段性整理(單元、期中、期末、專題等),利用不同的記號標明知識薄弱點及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去學習,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能力,達到“一本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