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談歷史新課改中加強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

      2009-05-07 09:22:18吳仕永
      學周刊·下旬刊 2009年3期
      關鍵詞:歷史意識愛國精神歷史教學

      吳仕永

      摘要:目前新課標突顯了歷史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讓學生形成歷史意識,讓學生借鑒別人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失敗的教訓,正確理解現(xiàn)實和思考未來。培養(yǎng)青少年科學、正確的歷史意識與歷史觀念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命運,如果他們沒有最根本的國家民族認同感、中華文明的獨特價值觀念,在新世紀的國際競爭中,中國就會處于不利的地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就難以完成。

      關鍵詞:歷史意識;歷史教學;愛國精神

      新課標突顯了歷史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讓學生形成歷史意識。早在2000年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大綱》就提出:“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運用唯物史觀對社會歷史進行觀察與思考,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歷史意識有著豐富內(nèi)涵,它決定了歷史教育的價值取向,規(guī)定了中學歷史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培養(yǎng)中學生的歷史意識。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歷史教育功能的發(fā)揮。

      一、歷史意識的內(nèi)涵

      歷史意識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我個人比較認同丁懷超對歷史意識的闡述,其認為有三重含義:“一是要尊重歷史傳統(tǒng),總結歷史經(jīng)驗,汲取歷史智慧,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減少盲目性,爭取不重犯歷史的錯誤;二是把歷史趨勢與現(xiàn)實的前途結合起來考慮,使我們對未來既有謹慎的樂觀,又有深沉的憂患;三是通過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可以明是非,辯別善惡,促進社會道德風尚和個人道德境界的提高?!?

      歷史意識是一種較高的思維能力,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通過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辯證的分析,總結歷史經(jīng)驗,汲取歷史智慧,解決現(xiàn)實問題。

      歷史意識是一種跨越時空限制的思維觀念。它對復雜的歷史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根據(jù)歷史啟示和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理解歷史、觀察現(xiàn)實、展望未來。

      二、現(xiàn)代人歷史意識薄弱現(xiàn)狀

      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fā)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沖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這次事件爆發(fā)后的幾年時間內(nèi),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占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然而歷史意識薄弱的現(xiàn)代人竟然認為9月18日很吉利,意味著“就要發(fā)”,是很多商家開業(yè)、促銷的吉日,也是很多年輕人的結婚吉日。各種商業(yè)與結婚慶典中,一片笑語歡騰,“9·18”國恥,在那一天幾乎已經(jīng)從人們的頭腦中完全抹去?!皭畚抑腥A,勿忘國恥”它所激發(fā)的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時間標記,它喚醒的應是我們屈辱的、震撼的、憤懣的歷史回憶,進而激發(fā)我們的民族精神、愛國精神、奉獻精神,加強年青一代學生對自己民族、國家、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責任感。

      三、培養(yǎng)中學生歷史意識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歷史意識體現(xiàn)著歷史的借鑒和啟迪意義。史學家白壽彝先生說:“我們研究過去是為了了解過去,了解過去是為了解釋現(xiàn)在,解釋現(xiàn)在是為了觀察將來??傊?,研究歷史不是引導人們向后看,而是引導人們向前看。”歷史縱貫古今、橫聯(lián)中外、囊括百科,包含著豐富的人類文明成果,有治國方略、戰(zhàn)略戰(zhàn)術、處世才智、思想文化等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能夠為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歷史經(jīng)驗。歷史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形成歷史意識,學會借鑒前人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失敗的教訓,正確地理解現(xiàn)實和思考未來。3

      《資治通鑒》一書,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欽賜此名的。就其編寫目的而言,正如題名一樣:“鑒于往事,資以治道?!边@是為使后代統(tǒng)治者吸取前代盛衰興亡的經(jīng)驗教訓。“讀史使人明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也”是歷史意識借鑒和啟迪意義的精辟概括。

      其次,歷史意識有利于加強民族精神和國家意志。正確的、科學的歷史意識,應包括對自己民族、國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及其歷史發(fā)展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諸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使命感。魯迅說:“歷史上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歷史學在強化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培養(yǎng)愛國精神與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類的文化靠著歷史學得以保存,民族的傳統(tǒng)靠著歷史學得以傳承。所以有“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不讀史書,則無從愛其國家”的高論。歷史是一面鏡子,是一部絕好的愛國主義教材,只有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和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歷史,才能深刻融入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偉大事業(yè)中。歷史意識體現(xiàn)著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盛無不以民族精神的覺醒為先導,而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興盛到衰落,也無不是從道德滑坡、精神萎靡、信念失落開始的。

      第三,歷史新課改教學的新使命。即引導中學生正確的歷史意識使歷史學這一古老學科重新煥發(fā)青春與活力。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普遍缺失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歷史意識培養(yǎng)在中學基礎教育中應注意如下問題:(1)使學生加深對本民族國家文化的認識,樹立民族意識與民族精神。(2)加強對學生良好的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3)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精神,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歷史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探究歷史問題的欲望,形成正確科學的歷史意識。(4)改變內(nèi)容單調(diào)乏味的教學,加強情感與價值觀教育。(5)課堂教學應盡可能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并指導學生去科學地展望未來。歷史教學應知古以鑒今,為現(xiàn)實服務,不能只滿足于就事論事的應試教育。

      參考文獻:

      1.歷史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2.

      2.丁懷超.歷史意識與史學功能.安徽史學.1996(2):88.

      3.廖耀良.歷史思維與歷史意識兼論培養(yǎng)中學生歷史意識的意義.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1(11):10-13.

      4.李輝.碑石——關于吳晗的隨感.新華文摘.1996(5):130.

      猜你喜歡
      歷史意識愛國精神歷史教學
      弘揚愛國精神 凝聚僑心僑力
      華人時刊(2023年11期)2023-07-29 06:27:54
      弘揚愛國精神
      弘揚愛國精神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小人物 大歷史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9:27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jù)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淺談毛澤東詩詞中蘊含的精神力量和語言藝術
      基于歷史意識培養(yǎng)的史料教學優(yōu)化策略
      桦南县| 汉阴县| 潞城市| 界首市| 岢岚县| 钟祥市| 兰考县| 蒲江县| 平泉县| 浮山县| 延川县| 南和县| 鄂伦春自治旗| 铁岭市| 诸暨市| 阳东县| 威远县| 天峨县| 松溪县| 宝山区| 清水河县| 浑源县| 南川市| 罗江县| 渭源县| 永昌县| 西乡县| 甘孜| 浏阳市| 甘泉县| 昌都县| 武夷山市| 吉林市| 平安县| 磐安县| 三台县| 岢岚县| 宜章县| 兴仁县| 宁国市|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