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新紅 孫淵敏
糖尿病患者喝玉米面粥和吃等量的玉米面窩窩頭相比,顯然是喝粥后血糖上升得快。這是因為食品被加工磨碎程度越精細,糊化程度越高,它們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速度也越快。
隨著糖尿病營養(yǎng)治療科學的發(fā)展,人們認識到糖尿病患者應該控制每天飲食的總能量,在此基礎上開始了解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差異,產(chǎn)生了血糖指數(shù)的概念。所謂血糖指數(shù)(GI)是一個衡量各種食物對血糖可能產(chǎn)生多大影響的指標。我們所說某種食品血糖指數(shù)高,就是說吃過這種食物后,血糖上升得高。影響食物 GI 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食物內碳水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及物理結構,空間構型,以及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含量,還有食物的制作工藝等等,都會對 GI 值產(chǎn)生影響。拿粥來說,粥的血糖指數(shù)比米飯、面食等要高,對血糖控制相對不利。但是,并不是糖尿病患者就不能喝粥了。
糖尿病患者喝粥就和吃饅頭、大米飯一樣,都是碳水化合物,既然饅頭、大米飯能吃,當然也能喝粥的。雖然粥的血糖指數(shù)比米飯高,但是不等于粥就絕對不能吃了。因為,同樣數(shù)量的大米,熬成粥會比做成干飯體積增大好多倍,而一般人誰也不會吃那么多,血糖升高不僅僅與食物消化吸收有關,更主要的是與進食的量也相關。在同等數(shù)量下,喝粥比吃米飯升血糖高,問題是人們吃2兩米飯和喝1兩米的粥,究竟哪樣使血糖生得更高呢?顯然2兩米飯比1兩米粥含糖量高,這樣比較起來喝粥比吃米飯血糖升的慢??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喝粥的,關鍵是進食量的控制。
愛喝粥的糖尿病患者,如何喝粥呢?控制好喝粥的量的基礎上,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那么,喜歡喝粥的朋友就可以放心啦。
首先,在粥的選擇上,應盡量選擇雜糧粥,如加了綠豆、赤豆,這樣既降低了食物的血糖指數(shù),又能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另外,喝粥時還可以搭配一些蔬菜和葷菜,或者和餡餅、包子等帶餡的食物一起吃,做到食物種類豐富,同樣可以使混合后的食物血糖指數(shù)下降。
其次,喝粥的過程有竅門:①喝粥時應當慢慢地喝,拉長時間,這樣血糖升高就緩慢了。②少喝甜粥,多喝清淡的“咸粥”,甜粥的升糖指數(shù)顯然高于咸粥,因此應盡量避免喝甜粥,要多喝清淡的咸粥。③少喝稠粥,多喝稀粥,盡量不喝太稠的。因為熬粥的時間過長,粥的糊化程度高,喝起來雖然口味好,但血糖控制就差了,升糖指數(shù)也就越高。④少喝白粥,多喝混合粥,糖尿病患者喝粥最好選用粗糧,如高粱、玉米糝、燕麥片、綠豆、赤小豆、白扁豆、蕓豆……這可增加膳食纖維,使血糖上升速度減慢。也可在大米中適當加入糙米、苦蕎、黃豆、芝麻等各種雜糧混合熬成粥,其升糖指數(shù)將明顯低于只有大米的“白粥”。
喝粥的時間也有竅門。糖尿病患者不應在空腹狀態(tài)下喝粥。有些糖尿病患者習慣晚上空腹喝粥,這樣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所以,建議一些糖尿病患者在喝粥前先吃點主食,然后再喝少量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