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軍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父母、長輩教育方法不當,正確引導不夠。會給以后的學校教育帶來很大隱患。
關鍵詞:家庭 引導 教育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做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fā)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里與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教育工程,這里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tǒng)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為此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協(xié)作、集體主義意識,成為家庭教育的新課題。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基礎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其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家庭教育由于發(fā)生在家庭之中,具有以下特點,這些特點使家庭教育成為教育人的起點與基點。
二、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所以家長對兒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期教育階段,這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我國古諺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庇變浩谑侨松諠u染化的開始,人的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是智力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進行早期智力開發(fā)的最佳時期,如果家長在這個時期所實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將是孩子早期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據《中國婦女報》披露,我國南京市一姓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將自已的三個子女從小鎖在家中,人讓他們與外界接觸,長達十幾年,致使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語遲緩,與同齡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異很大,近于白癡,所以不可忽視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潛移默化。
孩子生活在家庭之中,朝夕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的教育影響著子女。這種教育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大,伴隨著人的一生,可以說是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這種終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家風,家風的好壞往往要延續(xù)幾代人,
四、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
(1)父母、長輩行為不良,舉止不雅,言傳身教差。少數家長文化層次低,行為粗魯,常講臟話;給子女直接樹起了壞榜樣;對子女無疑會產生極壞的影響。如2006屆學生羅某,在學校三番兩次和老師、同學打架,經老師教育無效后,老師家訪找到了家長時這位學生的家長在玩牌,他見到我們來到后沒有什么反應繼續(xù)玩,并卻口里吐著臟話,等一會兒我見他沒有停下的意思就直接和他說了他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他只回復了一句話說等到加我打死他,我看暫時也說不出什么就回校了,沒過多久這個學生就輟學了,經過我們再次家訪他的父親說上也上不好,說什么也不讓他上了。過了半個月我聽說他因為搶劫犯罪了。
(2)父母、長輩教育方法不當,正確引導不夠。有的家長錯把粗魯當嚴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訓,輕則訓斥辱罵,重則棍棒相加,體罰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心理隔閡加深,形成子女對父母的畏懼、怨恨和反抗心理;“如”閆某對孩子的教育非常簡單聽到孩子有什么不對張口就罵,舉手就打,孩子有理也不敢講沒理就更不用說,可是在去年他生入八年級時間不長離家出走了,后來經多發(fā)查找回家后他說出了心里話“我怕……”。
(3)家庭結構缺損,家庭關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細心調教和關懷。有些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家庭溫暖,沐浴不到父愛、母愛;有的家庭父母長期“內戰(zhàn)”?!叭纭睏钅嘲四昙墝W生,每次上體育課休息時他總是遠離同學獨自一人溜邊,有時因小事和同學發(fā)脾氣。我發(fā)現后背地里合同學生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得知,父母在鬧離婚他自己產生了自卑,我就在閑余時多和他接觸,讓他感到溫暖最后我成了他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靈的嚴重創(chuàng)傷。
五、家庭教育及時性
家庭教育的過程,是父母長輩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的個別教育行為,比幼兒園、學校教育要及時。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故此做為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
總之,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點勤奮學習氣氛,少一點推諉懶惰習性;多一點關心理解,少一點泄憤、責難;多一些正當興趣愛好,少一點不良的言行舉止。做為家長 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為國家培養(yǎng)出合格的建設人才。
(河北省遷安市建昌營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