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龍
當我們的社會邁入新的世紀時,素質(zhì)教育也將隨之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個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21世紀人才無論是從知識儲備還是綜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更強的要求,而素質(zhì)教育著眼于受教育者和社會長遠發(fā)展的需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獲得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的能力打好基礎。
簡而言之,素質(zhì)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為適應這個知識經(jīng)濟時代打下基礎,而現(xiàn)階段的教師就是要適應素質(zhì)教育。良好的教育來源于良好的教師。許多國家的政治家、政府部門也宣傳:教育塑造未來,教師塑造下一代,一切從教師開始。中國政府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明確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如何才能跟上這個時代,適應素質(zhì)教育需要,這是每一位教師都值得深思的問題。如今,英語課程開始在小學設置,這門課程的特殊性、小學生的天性都給小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
應該比較確切地說:素質(zhì)教育中的小學英語教師面臨的是比其它教師更大的挑戰(zhàn)。因為小學英語教學強調(diào)的是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的輕松。要讓學生在愉快中、表演中、唱歌做游戲中學會說英語,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是對素質(zhì)教育的又一個突破。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質(zhì);多層次的、豐富的學科知識;突出的業(yè)務技能和表達能力。
一、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質(zhì)和強烈的事業(yè)心
素質(zhì)教育認為本世紀中國需要的人才首選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覺悟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必須熱愛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因此,作為育人的教師就更需要具備這種政治素質(zhì)。試想,一個不具備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思想的教師怎能培育出同樣的思想學生。不管學的是哪國的語言,其目的都是為民族,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服務。
其次,一名合格的教師還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和情操。人格、情操為立身之源、正身之本。從古時進為師之道的孔子到今天千千萬萬在貧困中微笑在著站立的教師,他們無不以自己的高尚的品格感染著、教育著自己的學生。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在耳聞目睹中自覺地感染教師優(yōu)秀的品質(zhì)。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接受的是兩種文明,應是具備兩種文化中情操、人格的精化,并能使學生感染并學習之。
熱愛教育事業(yè),堅定強烈的事業(yè)心以及由此而激發(fā)出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更是作為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教師所必備的。我們不僅要敬業(yè),更要愛業(yè)。教育事業(yè)平凡但又艱辛,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榮譽、金錢遙不可及??墒?,當有了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后,一切的苦樂,名利,都不重要?!盁釔邸笔且磺惺聵I(yè)成功的支柱。教師的成功就是滿天下的桃李。為了這種成功,我們更需要積極探索的精神。因而,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探索新知識的精神和意
志,并為此百折不撓。
二、多層次的、豐富的學科知識
古人說:“才高方能為師”,教師在心中最具影響、震撼的是教師的學識。當教師在講臺上旁征博引地為學生解惑時,他在學生眼中是很神圣的,學生會由此產(chǎn)生一種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像教師一樣擁有知識。換而言之,教師豐富的常識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推動力。英語教師的學識水平、教學能力,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必要條件。
教師應對學科的基礎知識具有深刻而廣泛的掌握和理解,并且會在教學中根據(jù)個體情游刃有余地使用,將地道的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也能將雙方一些精髓的東西交給學生。英語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gòu)應是復合型的,還應掌握豐富的英語文化知識,如風土人情、音樂、體育、舞蹈……等。域外的這些奇異的文明是引導學生興趣的有利因素。孩子們可以通過接受這些知識學習雙方的文明禮貌、雙方的勇敢奮斗,不被困難壓倒的民族精神。
其次,英語的教學還能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性。教師通過教學可以發(fā)揚部分學生潛在的一些能力,如語文、唱歌、跳舞等。最后,英語教師還必須是終身學習者。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著。英語教師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注意并學習其發(fā)展。并注入到教學中,真正做到教得適時。
此外,英語教師也應掌握相關新穎的教育學、心理學課程,科學地設計教學程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天賦,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三、突出的業(yè)務技能和表達能力
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還必須具備熟練的教學技能、方法和巧妙的表達能力。英語屬語言學科,單詞的學習應融于句子之中,句子的學習融于情景之中。英語教學不能僅憑動手,動眼就能學會。教師應科學地組織自己的教學,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授課。其中的一些教學技能、技巧應有更精練的使用。
如使用簡筆畫,英語課堂中有許多的具體的事物在沒有必備的工具下,教師不厭其煩的演示一如一幅簡單的圖畫更形象更直接的讓學生明了一切。此外,一些抽象的事物借助簡筆畫還不夠,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和豐富的表情不可缺少。外籍教師之所以吸引學生,就在于他們夸張的動作和表情。
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是一位演員,隨課堂的需要,隨時改變角色或表情,或跑或跳,或哭或笑,讓學生自主地跟隨教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對教師的模仿中學會語言,使用語言,真正達到能力的提高。一些中差生,甚至可以通過簡單的模仿,通過教師的贊許,獲得成功感。英語教師應把講臺當成舞臺。我們的社會在發(fā)展,我們的教育也在發(fā)展,英語教師也應隨著而不斷發(fā)展、進步。
(河北省涿州市向陽中心黨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