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妍 劉海東
摘要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大量的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談話的形式來進行的。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工作,重視談話的技術性顯得尤為重要,在談話過程中借鑒心理咨詢中的尊重、傾聽、共情、積極關注、自我暴露這五個技術,有助于增強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輔導員心理咨詢技術談話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
1 高校輔導員談話的實效性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輔導員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位于第一線的工作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作為與大學生接觸最多、關系最為密切的教師群體,和學生談話成為輔導員開展教育和引導常用的一種方式。如今,雖然現代化的交流工具被廣泛使用,但是無論多么高科技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取代面對面的談話形式。事實證明,輔導員與學生面對面的談話成為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的重要手段。
通過談話輔導員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增進師生情感、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困難和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教育者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如果符合學生的需要,符合學生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就能為學生所接受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從而促進發(fā)展。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
2 高校輔導員談話失效的原因分析
2.1 輔導員過度把持了談話過程的話語權
談話原本是兩個平等主體之間態(tài)度、情感的互動、交流和分享,并藉以達成思想的默契、意義的秉承。然而,現實的師生談話卻出現這樣的景象:輔導員坐在一邊高談闊論、絮言碎語,可學生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低著頭不知神游何方。充斥在這整個談話過程的是輔導員近乎霸權的言語獨白,這種話語霸權的獨白根本不能彰顯談話的特性。而當談話轉變?yōu)楠毎?也就成了機械式的灌輸教育。機械式灌輸教育的特點是強制性,即帶有“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意思,這一特點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已不能有效地發(fā)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輔導員過多地從主觀角度看問題,按照自己設想好的教育程序來實施教育,把時間花在“說教”和“灌輸”上,而不是放在“傾聽”和“理解”上。輔導員沒有正真從學生的感受出發(fā),就不可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談話的效果可想而知。
2.2 人文關懷在談話過程中的缺失
平等、尊重、真誠、信任等人文關懷注入到師生的談話之中才能引發(fā)學生對談話內容的積極情感,使談話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放松的情緒生活和愉悅的情感體驗。然而,不少輔導員往往扮演 “權威”的角色,雖然希望與學生的溝通中盡量能保持穩(wěn)定、平和的態(tài)度,但在與學生談話過程中卻常常自覺或不自覺采用家長式的自我心態(tài),對學生耳提面命,頤指氣使,發(fā)號施令??梢岳斫?輔導員的出發(fā)點是善良的,但這種少了點人文關懷的談話方式會使學生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不安或恐懼心理,無法大膽、坦誠地向老師敞開心扉。這樣,無形之中在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堵厚厚的墻,談話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2.3 談話內容脫離學生生活實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笨梢哉f,“生活即教育”,因而高校輔導員與學生的談話應與生活融為一體。而目前一些輔導員在與學生的談話內容上是抽象的理論和死板的規(guī)范。如,在與學生講道理時,就直接生硬將政治書上空洞的理論和教條講述給學生聽,顯然達不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另外,輔導員與學生的談話不能僅僅注重聯系政治生活而忽略學生的內心需要及其生活實際,如學生關心的情感生活、家庭生活、網絡生活等,輔導員與學生談話很少涉及。這樣缺乏生活氣息的談話很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更談不上通過談話來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外化為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
3 心理咨詢技術對高校輔導員談話工作的啟示
3.1 懂得尊重,營造一個寬松的談話氣氛
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了一個重要理念“無條件尊重求助者”,其意義在于“可以給求助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這樣的氛圍使求助者可以最大限度地表達自己,使其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納,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豍輔導員在與學生的談話過程中也應該遵循這一理念,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寬松的談話環(huán)境中獲得自我價值感的體驗,從而奠定師生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基礎。
在表示尊重時,需要明確以下幾點:首先,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接納一個既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的人,而不是僅僅接受學生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極面。同時,輔導員還要學會接納一個價值觀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學生,并能與之平等交流。這一原則的運用對于剛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可能會有困難。如思想積極上進、勤奮工作的輔導員很難接受生活懶散、不思進取的學生;對網戀持否定態(tài)度的輔導員可能會明顯排斥終日上網談情說愛而耽誤學習的學生。輔導員應該意識到對這些學生橫加指責是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形成都有其復雜的背景。我們應在尊重對方價值觀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相信學生有自我改善,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其次,尊重意味著師生雙方人格的平等。雖然輔導員在專業(yè)知識,或者在某些經驗方面高于學生,但絕不能成為輔導員比學生優(yōu)越的資本,使其居高臨下,以一種權威者的姿態(tài)出現,或者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架式,盛氣凌人。最后,尊重意味著保護學生的隱私。學生出于信任才將自己的隱私或秘密透露給輔導員,輔導員應對學生的信息予以適當的保密,哪些該向上級匯報,哪些只限于本人和學生自己知道,輔導員心中要有數,做到保密性和公開性的統(tǒng)一,即既不損害學生的利益又維護學校的管理制度。
3.2 積極傾聽,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平臺
心理咨詢非常重視傾聽的過程,認為好的咨詢師應當是好的傾聽者。“‘傾聽是指咨詢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和非語言行為向來訪者傳達‘我正在很有興趣地聽著你的敘述,我表示理解和接納的信息。”豎輔導員在談話中也應重視對傾聽技術的運用。輔導員的傾聽,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尊重及理解,對輔導員產生一種信任及親近感,從而讓思想教育更有效。
然而,對于大多數習慣“誨人不倦”的輔導員來說,能夠耐心傾聽學生的聲音其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帶著接納、理解、關注的心態(tài)去傾聽更加不易。要成為一個善于傾聽的教育者,輔導員首先需要做到心態(tài)上的調整,其次才是技能訓練。
在心態(tài)上,放低自己,保持開放的胸懷。雖然人人都會聽別人說話,但并非都能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這正像每個人都可以畫畫,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畫出杰出的作品。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聽,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聽,去設身處地地感受;不但要知曉學生通過語言、行為所表達出來的東西,還要明了學生在談話中所省略的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
調整心態(tài)的同時,必要的傾聽技術訓練也是不能忽視的。這些技術包括:在傾聽時讓你的身體稍微向前傾,保持與學生良好的目光接觸,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就是對學生最大鼓勵;在聽的過程中,留心觀察學生的非語言行為,諸如肢體行為、面部表情、生理反應等,這些非言語行為有時可以傳達重要的信息,輔導員要盡量去領悟隱藏在學生非語言背后的感受及想法;對學生的談話及時地做出反饋,有效的反饋是通過直接重復學生的話,或是肢體語言的回應,點頭、微笑等方式強化交談的內容,使學生不斷地發(fā)表言論。這些積極的反饋在無形中表達對學生的關注,增加學生對輔導員的信任。
4 學會共情,加深談話中的理解
所謂共情指的是咨詢者的情感與來訪者保持一致,同時通過來訪者的眼睛看這個世界。共情技術特別要求輔導員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能走出自我的參照體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地位和處境上來去感受學生的做法和想法。正如莫里斯.比格所說:“為了有效地對待學生,教師必須考慮:‘如果我在這個學生的年齡并有他的心理環(huán)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頓悟和價值的體系,那么,我將做些什么?我為什么這樣做?”
例如,一位大一新生說:“我覺得大學生活很無聊,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也什么都不想做?!比绾位卮?一些輔導員會說:大學生活其實是很豐富多彩的,只是你現在還沒有發(fā)覺;或大學的功課很多,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吧;或不要胡思亂想虛度了時光等等。這些回答相當于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因為沒有體驗到學生的內心感受,或回避問題,或生硬告誡,或排斥消極情緒。而當輔導員與學生共情后,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我能理解你,你們經過努力終于考上大學,理想實現了,卻感覺突然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自己的奮斗目標在哪里,而且大學生活并不像你們想象中那樣美好,你感到很失落,對嗎?”這段談話輔導員試著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產生的原因,從而獲得學生的認同,有了進一步交談的愿望,在此基礎上輔導員就能更好地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
5 積極關注,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積極關注就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來訪者,對來訪者言行的閃光面、光明面或長處予以特別性的關注,利用其積極的因素促使其發(fā)生積極的變化。積極關注要求輔導員首先抱有一種信念,即學生是可以改變的,他們身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長處和優(yōu)點,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潛力存在,都存在著一種積極向上的成長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外界的幫助,他們都可以比現在更好。
積極關注不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溝通,而且能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對未來的希望,從而樹立信心,消除迷茫。積極關注是通過輔導員對學生的鼓勵或贊揚的話來體現,在談話中,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鼓勵學生:鼓勵學生在談話中的好表現“你的態(tài)度很誠懇,我很高興”,“謝謝你信任……”肯定鼓勵學生自己沒發(fā)現,沒重視的某些優(yōu)點“我覺得你說話思路很清楚,并不像你所說得那樣……”當然,我們的鼓勵和表揚應實事求是,切不可有意夸大、盲目贊揚,如“我發(fā)現你身上有好多的優(yōu)點和長處,你所面臨的困難算不上什么,黑暗過去就是光明?!边@樣的反應會讓學生覺得輔導員是在敷衍了事,從而產生不信任感,不利于師生關系的發(fā)展。
6 自我暴露,增加談話的吸引力
心理咨詢中的自我暴露也稱自我開放,是指咨詢師有意識、有目的地表露有關自己的信息,把自己與求助者類似的情感、思想、經驗與其分享,協(xié)助求助者對自己的感覺、想法與行為后果有進一步的了解,并且從中得到積極的啟示。輔導員大多數是從學生生活走過來,因此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輔導員本人就有可能經歷過,如果輔導員在談話中能適度自我開放,將自己過去類似的體驗和經歷告訴學生,就能使學生感受到有人分擔了他的困擾,感受到輔導員也是個平凡的人,從而借助輔導員的經歷來增強戰(zhàn)勝問題的勇氣。
7 結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輔導員的談話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需要輔導員在平日里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情感。如果我們本著一顆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心”,從以上幾個方面多下功夫,以真心感染學生,以真誠打動學生,我想是可以搭通那座與學生心靈相通的橋梁,不僅我們能理解學生,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切身理解我們老師,這對我們輔導員工作未嘗不是一種積極的肯定和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