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占生等
通過加入不同調料、調整用料比例或改變某些工藝流程,可以制作出不同品種和風味的香腸。
一、絞磨:將割除筋膜、肌腱和淋巴腺的鮮羊肉(或加入20%~30%的豬肉,肥瘦比為1:1)用絞磨機或利刀絞(切)成1厘米見方的肉粒。
二、配料:食鹽占鮮肉重1.5%~2%,食糖占產(chǎn)品濕重的0.25%--2%,混合香料(胡椒、花椒、桂皮和肉豆蔻等)占產(chǎn)品濕重的0.25%~0.5%,亞硝酸鹽的用量為100千克鮮肉加30克。還可加入適量質改劑,如谷物類、大豆類、淀粉和脫脂乳等,以降低成本。
三、拌料:將肥瘦肉、食鹽、質改劑和調味品快速拌勻。
四、腌制:將肉餡放入冰箱中快速冷凍貯存;如不用冰箱,則將肉餡與食鹽、食糖和亞硝酸鹽等輔料拌勻,于4~10℃溫度下腌制2--24小時。
五、灌裝:用豬腸衣或羊腸衣將肉餡灌裝后,用粗線將香腸結扎成10厘米長的小段。
六、熏制:將香腸吊掛在煙熏房內(nèi),用硬質木材或木屑作燃料,室溫保持65~70℃,煙熏10~24小時,以香腸中心溫度達50~65℃為宜。
德州扒雞的制作
李春銀
德州扒雞產(chǎn)于山東德州,產(chǎn)品色澤金黃,肉質粉白,皮透微紅,鮮嫩如絲,油而不膩。其加工工藝如下。
一、原料修整。選用當年雞,在頸部宰殺放血,除去內(nèi)臟,洗凈。將兩腿交叉盤至肛門內(nèi),雙翅向前頸部刀口處伸進,在內(nèi)交叉盤出,形成臥體含翅狀態(tài)。
二、配料。以100只雞計:食鹽1.5千克,白砂糖1.5千克,醬油1千克,黃酒1.5千克,香油1千克,花椒、肉桂、八角各150克,砂仁、丁香、肉蔻各50克,蔥、姜各250克。以上香料裝入紗布袋。
三、油炸。在造型好的雞身上刷上糖稀,投入180℃油鍋中炸1~2分鐘,以雞全身呈金黃透紅為宜。
四、煮制。炸好的雞按順序在鍋內(nèi)擺好,放人香料袋,加入一半香料老湯和一半水,湯量與雞體平齊。在雞身上加箅子壓實,以旺火煮1~2小時,改用微火燜煮3小時后出鍋。出鍋時確保雞身完整。
嫩生姜的加工
邸瑞芳
一、原料
鮮姜要求色白、肥嫩、膘水足、無黑斑、無霉爛。收購期以白露前后為宜,最好選用早期上市的。
二、腌制方法
鮮姜先攀蘆分塊,剔除爛姜。每50千克鮮姜用20~25千克清水浸泡,除去姜皮。漂洗干凈后,用20波美度鹽水浸泡。3~4天后,鹵度下降,需及時加鹽補足濃度,再浸泡5天。撈起,放人缸內(nèi)壓緊,灌入澄清鹽鹵后加封缸蓋,貯存。
咸坯出率:蘆姜為65%,攀蘆姜為80%。
咸坯質量要求:姜芽黃色,不爛嘴發(fā)黑。
三、醬制工藝
1選生姜咸坯,取有膘之嫩芽(約可取20%)切成塊,改制成佛手狀,每50克約15塊,漂洗脫鹽后立即裝袋。裝袋不宜過緊,干后立即“初醬”,約4天后可起缸“復醬”,每50千克用新鮮原稀甜醬60千克。每天捺缸一次。
2成熟期:夏季10天,冬季20天,春、秋季15天。
3出率:50千克成坯出產(chǎn)品40千克。
4質量標準:成熟的嫩生姜(佛手姜)色澤金黃,造型美觀,形似佛手;有醬香氣及濃郁姜香氣,味鮮美,質綿軟,無渣質。
黑白胡椒的加工技巧
陳貴善
胡椒是名貴的中藥,又是調味佳品。胡椒成熟后,采摘回來的胡椒可以加工成黑胡椒和白胡椒。其加工技巧如下。
一、黑胡椒。果實成熟后,采下鮮果,置于曬場曝曬3~4天。當皮皺縮時,就可用腳踩或木棒捶打脫粒,除去果梗雜物,曬1~2天至充分干燥,便成黑胡椒。黑胡椒一般用成熟的果實制成,也可用受寒害或其他原因引起未成熟的果實制成。每50千克成熟的鮮果可加工16.5千克~20千克黑胡椒。
二、白胡椒。白胡椒是除去果皮、果肉的胡椒籽曬干而成的。其加工工序:①浸泡:將成熟的果穗放在竹籮、麻袋或水池里,置于流水中浸泡7~10天,直至果肉腐爛。②洗滌:將浸泡好的果穗放入大木桶、竹籮或洗果池中用腳踩踏,然后用水沖洗,除去果皮、果肉、果梗,直至洗凈。③干燥:將洗凈的胡椒籽攤開在曬場或曬席上曬3--5天至充分干燥。用牙咬胡椒籽,如果咬時聲音清脆,裂成3小塊以上,說明干燥適度。干透的胡椒籽,經(jīng)過風選就可裝袋。每5旰克鮮果可加工出12千克~15千克白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