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思想深受希臘思想的影響,也受過達爾文思想的影響,但借助于希臘思想的精神維度,尼采超越了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學(xué)基礎(chǔ)。也可以說,尼采的思想把生物性的實和精神性的虛融合成一體了,這個精神性的虛是建立在物性的實之上的,人的原生的生命力是精神性的但更不能脫離物性的維度。馬克思重點從社會經(jīng)濟的角度來分析宗教的起因和后果,本文則著重理清尼采對基督教的批判的獨特視角和意義。
一、尼采為何批判基督教
尼采對基督教的批判,原因在于他認為基督教壓抑了人的生命力。基督教鄙棄物性的、肉體的、塵世的去,一味追尋飄渺的精神性的虛,在尼采看來,這種精神性的東西固然不乏精致高深,但由于脫離物性的維度卻是病態(tài)的,最終會陷入低劣的欲望泥潭和卑鄙的嫉恨之心?!耙磺芯褡詈蠖汲蔀槿怏w上可見的。”①最不能讓尼采忍受的是基督教把自己的一切病因歸于肉體的罪惡,這樣基督教就徹底失去了自我調(diào)理醫(yī)治的可能性。結(jié)果是,基督教,下壓制了肉體塵世的生活快樂,上又不能通達真正的健全的精神殿堂 。②所以尼采展開對基督教的釜底抽薪式的批判。
另一個原因是尼采認為基督教在歐洲精神發(fā)展過程中是一個由其產(chǎn)生、發(fā)展、消亡的過程,基督教雖給人類帶來了文明的教化,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為基督教給人帶來的不是教化而是逃避精神的前進,所謂駱駝變獅子,獅子變孩子,精神三段變化。③現(xiàn)在的時代已經(jīng)需要把精神從負重的駱駝階段轉(zhuǎn)變到否定性的獅子階段。要不然歐洲人就沉迷在歐洲虛無主義中變得庸俗不堪。
二、尼采是如何批判基督教的
第一,尼采揭露了基督教的起源。尼采分析基督宗教的真正起源在于個體在某個時候的特殊存在狀態(tài)中所引起的異常的激昂的心境,這種心境會導(dǎo)致狂熱的、錯亂的、幻覺的、想象的、啟示的現(xiàn)象?!瓣P(guān)于宗教的起源的問題在于:總是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他們身上,啟示現(xiàn)象是可能的。”④。“整個中世紀都認為,最高的人性最終的和決定性的標志在于:他能夠看到幻想——這也就是說,使高人成為高人的是他的嚴重精神紊亂!”⑤這種心境的流傳擴張開來便成就了整個基督教。
第二,尼采揭露了基督教的實質(zhì)。尼采認為基督教的實質(zhì)就是自我摧殘后產(chǎn)生出來的幻象、偏狹極端的情緒產(chǎn)物,“基督教的信仰從開始起是犧牲:犧牲一切自由,一切自豪,精神的一切自我確信,同時是服從和自我嘲笑,自我摧殘?!雹奘侄问峭ㄟ^人類豐富的想象力,把那些曇花一現(xiàn)的時刻看做真正的自我,把那些瞬時閃過的激情片花當成世界的真正本質(zhì)和實在(上帝)。⑦
第三,尼采揭露基督教的罪過。尼采認為基督教是對生命的復(fù)仇,它提出原罪,抹去生命的光輝,使生命從一開始就背上沉重、恥辱、灰暗的包袱,它丑化生命,最終目的不是彰顯生命的光彩而是使之犯病、枯萎、凋謝、死亡?;浇痰纳系?、彼岸、來世剝奪了塵世、肉體的健康存在權(quán)力。尼采認清了脫離物的“純精神”的虛妄本性,所以也斷定基督教的精神性的崇高也是空乏病態(tài)的,也即是不可能的。一言蔽之,基督教既損害了肉體也毒害了精神。
第四,基督教留給歐洲的后遺癥。尼采診斷上帝死了,歐洲即會陷入虛無主義,基督教形而上學(xué)應(yīng)當為虛無主義負起主要責(zé)任。⑧虛無主義就時代來說,是這樣發(fā)生的。它的朝“上”的超越的以上帝為核心的觀念在科學(xué)的解構(gòu)或去“蒙寐”下逐漸失落解體,它們再也罩不住人們的生活,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安穩(wěn)的基礎(chǔ)朝超“上”的道路被極大的破壞和阻塞。而由于人們長期對超越的上帝的信賴而對感性的屬“肉的”物質(zhì)性的生活的否棄或遮蔽,縱使上帝死了天道塌了,人們不可能立即恢復(fù)對屬“肉的”物質(zhì)性的生活的熱愛或信賴,這時朝“下”的生存道路同樣被破壞或阻礙。結(jié)果人們想往上可又上不去,往下又下不來,這種上不去下不來所帶來的焦灼心里和
令人難堪的尷尬狀態(tài),及其由此帶來的撕扯感和荒誕感,這些心理狀態(tài)必然瓦解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之根基。
三、尼采對基督教批判的價值和意義
實際上,尼采絕不是不知道基督教給歐洲帶來的教化,如今中外學(xué)者對基督教對世界帶來的教化都達成了一個共識,比如有學(xué)者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是,正是這些天空中虛無縹緲的東西的吸引,指引著這人類從原始深林一步步歪歪斜斜地走出來了,而這歪歪斜斜的腳印便是人類的文明。但尼采既然知道基督教給歐洲帶來的全面的教化,那為何尼采對基督教幾乎沒有任何同情相反一直是激烈而徹底的批判,這些若是用尼采是非理性者、激昂的斗士來解說,就我對尼采的了解應(yīng)當說是實質(zhì)膚淺機械。那么,在尼采心目中,教化是否另有別樣?
我們還是回到尼采的著作來。實際上,確實在尼采心目中有不同于基督教模式的別樣教化,這種教化,便是希臘式的,把精神、高貴教化建立在大地上面,非基督教模樣的把教化的根基建立在天上的,或者說這種模式就是超人的模式、永恒輪回的模式。尼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口說出“超人,便是大地的意義” ⑨。超人是尼采的教化,超人是精神性的但又是大地的意義,簡潔地說,就是高貴的精神教化一定是建立在陽光、美酒、美人、早餐這些屬肉的屬塵世的東西之上,而非狂熱的幻想的天國幽靈之上。正是在此意義上,尼采斷定,基督教所能給歐洲帶來全面教化,但這種文明教化的犧牲和代價是不值得的,這種文明教化從總體上病態(tài)的、惡劣的、有毒于生命的,也即是說這種一千多年的悠久文明的模式、路徑一開始便走錯了。尼采的任務(wù)就是由查拉圖斯特拉來完成的,也就是回到開端來終結(jié)這種走錯了的文明。就此來講,尼采對基督教的批判的徹底性和激烈性是不無道理的,或者說尼采對基督教的批判并不過激。相反,在如今,那些對基督教采取維護態(tài)度的人,無論是教職人員、普通信徒、專業(yè)基督或宗教學(xué)者,如果可以接受尼采的這個前提:高貴的教化或深層的精神維度一開始便可以建立在有陽光的大地上、屬肉的塵世間,那么我們不能不信服尼采思想的深刻、穩(wěn)健和理性,反倒是這些不能扎進問題深處的人顯得不夠理性。
尼采對基督教的批判開創(chuàng)了一個后尼采時代,或者說開辟了一種建立教化或文明的新模式,這個模式就是把高端的精神或?qū)凫`的領(lǐng)域建立在屬肉的塵世間,這條道路對當下熱門的中西文化比較,形而上學(xué)的問題的爭論都有啟發(fā)意義。
注釋:
①尼采.朝霞[M].田立年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7.P95.
②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獻給自由精神的書(上下)[M] .魏育青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7. P44—45.
③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生活[M]·錢春綺.上海: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P21—23.
④尼采.朝霞[M].田立年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7. P97.
⑤尼采.朝霞[M].田立年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7. P100.
⑥尼采.善惡之彼岸.論道德的譜系[M]. 謝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譯.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7 . P160.
⑦尼采. 朝霞[M]. 田立年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7. P88.
⑧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生活[M]·錢春綺.上海: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 P6—20.
⑨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生活[M]·錢春綺.上海: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P16.
參考文獻:
[1]尼采.不合適宜的沉思[M]. 李秋零譯 .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7.
[2]柏拉圖全集(第二卷) [M].王曉朝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吳增定.尼采與柏拉圖主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熊義剛(1985—),男,漢,武漢大學(xué)哲學(xué)學(xué)院,2008級外國哲學(xué)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