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建輝 張延生 王 磊
[摘要]當前我軍部分院校正由以學歷教育為主向以任職教育為主轉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任職教育的發(fā)展仍存在很多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針對其中一些問題,對如何進一步加強任職教育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改革
第十五次全軍院校會議以來,我軍院校正由學歷教育為主向任職教育為主的新型院校體系轉變。在新型院校體系建立過程中,一部分院校由學歷教育為主轉變?yōu)槿温毥逃秊橹?。任職教育與學歷教育在培訓對象、培訓目標、教學內容、授課要求和教學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而此類院校往往學歷教育基礎厚實,發(fā)展較好,但任職教育起步較晚,目前仍存在很多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院校必須不斷加強任職教育理論研究,深化對任職教育特點規(guī)律的認識,在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優(yōu)勢的基礎上,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走出一條符合我軍特色和發(fā)展要求的任職教育新路子。下面結合自身教學體會,對如何進一步加強任職教育改革進行探討。
一、統(tǒng)籌規(guī)劃專業(yè)設置
目前的轉型院校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專業(yè)設置不合理的問題,特別是專業(yè)口徑過寬。比如,有的專業(yè)名稱與學歷教育中專業(yè)名稱相同,下面僅按裝備型號來分幾個方向,而很多裝備涉及學科領域眾多,結構原理復雜,具有不同專業(yè)基礎的學員根本無法在任職培訓的有限時間內,全部掌握所學知識,反而對于其中任何一個分系統(tǒng)都沒有時間深入學習。這說明專業(yè)分類過粗,導致其專業(yè)口徑太寬,而任職教育所應突出的實踐應用性大大降低。
上述問題的存在反映出這些院校在任職教育中過多受到學歷教育的影響,并且對任職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認真按照任職教育的特點規(guī)律來進行專業(yè)設置?,F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學歷教育具有大專業(yè)、寬口徑的特點,強調人才的普遍適應性和發(fā)展后勁。而任職教育突出實踐應用,指向特定的崗位需求,力求在較短時間內解決特定問題,切實提高培訓對象的任職能力。因此,在任職教育中,必須打破學歷教育以學科分類為基礎的專業(yè)設置格局,以未來戰(zhàn)爭需求為導向,以崗位任職需要為基礎,以科學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和任務安排為依據,按指揮軍官、參謀軍官、專業(yè)技術軍官和士官四大類,按任職崗位相應的初、中、高級不同培訓層次,構建符合任職教育本質要求、各培訓層次之間緊密銜接的新學科、專業(yè)體系。為此,建議著力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廣泛深入調研,掌握部隊任職崗位需要:其次是根據調研結果,制定符合我軍人才培養(yǎng)需要的學科專業(yè)體系目錄;然后根據該目錄,統(tǒng)籌規(guī)劃,打破現有體系限制,建立新的學科專業(yè)體系,并合理進行教學任務的分配。這三項工作紛繁復雜,需要全軍統(tǒng)一安排,有計劃的實施。需要指出的是,在專業(yè)設置上必須改變以往分類過粗的做法,要以“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為原則。此外,目前部隊在任職崗位的設置上還有不盡合理之處,比如,專業(yè)技術軍官的崗位過少,這不僅與我軍武器裝備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不相適應,也給任職教育帶來難以實現分專業(yè)分等級的培訓、難以形成規(guī)模效益等弊端,大大影響了培訓效果。因此,在對任職教育的學科專業(yè)體系進行規(guī)劃時,也應考慮對部隊現有任職崗位設置進行適當的調整。
二、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內容
在院校轉型過程中,任職教育的教學內容目前還存在更新比較緩慢、與部隊現實和發(fā)展問題結合不夠緊密、實踐性內容偏少等問題。任職教育要求突出培訓內容的前沿性、實用性、操作性。從實際教學過程來看,符合這些要求的培訓內容,更容易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提高學員崗位任職能力也有更大幫助。
任職教育通??砂凑杖温毣A、任職崗位、任職拓展三個模塊,設置若干個專題組織實施。在教學內容設計上,第一,應保證緊貼崗位任職和部隊發(fā)展需要,注重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并及時將軍事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戰(zhàn)法、新裝備納入教學內容。第二,要加大實踐類課程的比重,輔以適當的理論基礎。第三,把科學的方法論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在任職教育中,教員的主要作用體現在指導學員有效的學習,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四,注重經驗教育。要引導學員善于總結經驗,實現經驗向理論的升華;同時,要善于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實現經驗資源共享。第五,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對象的特點,準確定位培養(yǎng)目標,突出不同的培訓重點。
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任職教育屬成人教育的范疇,又具有短(培訓時間短)、實(突出崗位實際需求)、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戰(zhàn)法、研究新裝備)的特點,這決定了其教學方法必須適應成人教育的特點,靈活多樣、務實高效,適應提高崗位能力的需要。任職教育教學方法的核心是突出學員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目前院校在任職教育教學方法上已經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運用啟發(fā)式、研討式、實踐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員自主學習,形成教員與學員的雙向互動。但是在教學方法的靈活程度上仍顯不足,學員主體地位仍不夠突出。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是推崇互動式、討論式、實踐式、專題研究、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靈活多樣、主動性強的教學方法。二是要針對任職教育起點多樣化的特點,因材施教。三是注重實踐教學。崗位任職能力的形成是同實踐緊密相連的,因此,在任職教育中應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尤其應突出案例教學、演習演練等綜合實踐,從而消化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提高專業(yè)能力。四是要結合軍隊現代化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實施研究式教學。采取讓學員參與現有科研項目,給學員出科研命題或請學員自主命題等靈活多樣的方式,使學員在科研實踐中切實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四、加快完善教學設施
一般來說,學歷教育中雖然也要求提高學員實踐能力,但理論課程仍占重要位置,強調所學知識的理論性、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而任職教育,必須針對部隊崗位實際、根據部隊建設和裝備發(fā)展需要,使培訓對象回到工作崗位后,能夠切實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任職教育必須突出實踐性,從而對教學保障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學平臺的現代化需求增高、教學環(huán)境的信息化需求增大、訓練場地的應用性需求增強。從目前來看,院校現有教學設施對實踐教學,特別是新裝備實踐教學的保障能力還不夠,一是裝備配備不足;二是某些裝備利用率不高:三是當某些實踐教學不適宜利用裝備直接展開時(比如,雷達開機后對周圍人員和電子設備可能造成輻射危險,因而不適宜在校內開機),替代措施不到位。
為了盡快建立適應任職教育發(fā)展需要的、完善的教學保障體系,為實踐性教學活動提供重要依托,首先,要立足現實,充分利用現有裝備,盡可能加大實際裝備教學的比重。其次,要加強實驗室、專修室、實踐教學基地或綜合訓練基地建設,采取“新建、擴建、改造、拓展”等方法,實現場地設施通用化、教學科研功能一體化。第三,要加強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開發(fā)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和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利用圖、文、聲、像、動畫等多種媒體的優(yōu)勢,使教學形式更加生動形象,交互性更強,信息量更大。第四,加強數字化、網絡化建設,建成各種教學資源共享的信息化平臺。第五,通過積極開發(fā)模擬訓練系統(tǒng)和訓練軟件,實現裝備教學活動的模擬化、智能化。
五、加強教員隊伍建設
任職教育對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員具有扎實的基礎和較寬廣的知識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及時掌握部隊任職崗位需求: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特別是組織實施實踐教學的能力。教員作為教學改革的主體之一,事關改革的成敗,而目前的教員隊伍仍普遍存在師資來源不合理,具有部隊經歷的教員比例偏低的問題,以及教員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實踐教學能力不足的問題等。
在加強教員隊伍建設方面,我們建議:一是要優(yōu)化教員知識結構,拓展專業(yè)知識,豐富前沿理論,可采取的方法有:鼓勵教員有針對性的自學、有計劃的安排教員考研、短期培訓或訪問考察、加強同軍內外專家的學術交流等。二是要著力提高教員任職教育教學能力。主要方法有:有計劃的安排教員到部隊代職鍛煉、見習調研,深入了解部隊,熟悉部隊;通過開展科研、專業(yè)教改等提高教員實踐能力;采用集中備課、針對專題集體學習討論、經驗交流、以老帶新等方式,提高教員教學能力。三是改善教員隊伍結構。擴大教員隊伍來源,注重教員的閱歷和實踐經驗,適當增加從部隊或其他院校等選聘兼職教員的比例。四是改進授課質量評價機制。學歷教育中的授課質量評價比較注重課堂教學。而任職教育強調學員的自主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強,課堂教學可能不再是主要教學方式,因此對于其授課質量的評價應更注重實用性,這樣才能激勵教員采取更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