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穎
養(yǎng)成教育,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教育。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產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養(yǎng)成教育,應當從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入手。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尤為重要。我校采取多種形式促進養(yǎng)成教育,其中誦讀經典國學《弟子規(guī)》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弟子規(guī)》是一本操作性很強的經典讀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禮物。它短小精悍,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瑯瑯上口。它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以獨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我們師生。學生在興趣盎然的誦讀過程中,思想、行為、習慣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發(fā)生了很多變化。
一、誦讀《弟子規(guī)》,學生在家庭里孝順懂事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家長的掌上明珠,甚至幾個老人寵著一個孩子。絕大多數在“眾星捧月”的氛圍里成長,往往自我意識過強。我在向同學講述《弟子規(guī)》中的內容時,注重了其中的倫理道德、禮儀風范對孩子的熏陶,從實際生活入手聯系書中內容,讓孩子知道在家里,在父母面前他們應該怎樣做。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都想做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他們越來越喜歡《弟子規(guī)》的內容,指導了他們的言行。孩子變得知禮懂禮,心胸寬廣,尊老愛幼了。聽到家長們一句句熱情洋溢的肺腑之言,感受學生的點滴變化,懂事可愛的面孔讓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二、誦讀《弟子規(guī)》,學生在集體中寬容團結
自從學校開始學習《弟子規(guī)》以后,取其精華,聯系生活實際,解決了不少學生思想上的問題。比如從生活小節(jié)入手,教會孩子如何才能有良好健康的行為習慣、儒雅大方的儀容舉止、穩(wěn)重服人的話語言談,以培養(yǎng)他們嚴謹、誠信的生活態(tài)度;使孩子懂得對人要寬和,待人要慈愛,要以理服人而不能強加于人,更不可自私自利、妄自尊大、愛富嫌貧、喜新厭舊,以培養(yǎng)他們一顆仁愛之心。一段時間的學習,孩子們良好的習慣漸漸自覺養(yǎng)成,他們有了評判對錯的標準。一些細節(jié)之處就可以看到他們的改變。比如:看到老師主動問好,側身讓路,老師發(fā)本薄雙手接過;關心老師,樂于幫助老師處理一些班級中的事務;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寬容,謙讓有禮,很少為了一件小事爭吵不休了;孩子們不比吃穿,卻在學習方面勇于競爭,班級里形成了積極向上樂觀團結的好風氣。告狀聲音越來越少,孩子們想到的是我應該怎樣做,而不是我不應該這樣做。
三、誦讀《弟子規(guī)》,學生在學習上快樂得法
《弟子規(guī)》循循善誘,使孩子懂得讀書要專心、用功,要堅持到底、勤做筆記、不懂就問,不要見異思遷,同時還要保持學習環(huán)境的干凈與整潔,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班的學生雖然才是小學二年級,可是他們在學習上已經擁有很多好的習慣。如善于發(fā)現的習慣,勤于思考的習慣,合作學習的習慣,不恥下問的習慣,善于總結的習慣。敢于表達的習慣等等等。
我們學校把誦讀經典作為校本課程來開發(fā),對于師生都有益處。背誦《弟子規(guī)》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皩W貴力行”,學一句我們就做一句,實踐一句。把圣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有些影響是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但是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韓穎(1974-),女,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qū)回族小學教師,小教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