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化美 孔 波
小虎晚飯吃得不多,連他平時最喜歡的牛肉雞蛋羹也沒怎么吃。從今天放學回來,他就有些不高興,小嘴巴微微噘著,藏著無盡的委屈。
我輕聲問道:“怎么了?誰讓我家的小虎子不高興啦?”小虎沉默了半天,突然揚起小臉充滿疑惑地問:“媽媽,這個世界為什么這么不公平呢?”我吃了一驚,不知道這個11歲的小男孩怎么突然問起這個嚴肅的話題。“能告訴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小虎有點激動地說:“上一周,老師讓寫一篇關于講誠信的演講稿,您還記得嗎?”我當然記得了,記得剛一放學,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告訴我他寫的演講稿得到了老師的大力表揚,當時那得意勁就甭提了。“是呀!老師檢查后不是在班上特意夸獎你寫的演講稿很棒,并打算讓你代表班級去參加校級演講比賽嗎?怎么啦?”我小心翼翼地問道?!袄蠋熎难?他沒讓我代表班級去參加校級演講比賽,而是派了小浩(后來得知他是個膽子大、朗誦好的學生)拿著我的演講稿參加了比賽。結果小浩得了第一名,在學校大會上受到了表揚,還得了不少獎品呢。聽說他還要代表學校去參加市級比賽。這太不公平了!這件事老師還不讓對家長說?!闭f到這兒,小家伙的眼圈紅紅的,聲音里透著一股委屈勁兒??粗纳袂?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該怎么向一個11歲的孩子解釋這個問題呢?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這是很多成年人都無可奈何的事。此刻,我非常想向老師打個電話,詢問情況,可我終究不能改變已發(fā)生的事實,更無法改變其他可能會對小虎不公平的事件。小虎以后還會遇到更多類似的事情,我雖有心保護他永遠不受委屈,但也總會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天。
“媽媽,是不是真像老師說的那樣,我不夠漂亮,朗讀能力不如小浩,所以老師才更喜歡小浩呢?”小虎的提問打斷了我的思考,我不得不回答他的困惑了?!皨寢尯芨吲d小虎長大了,開始思考人生哲理問題了,能夠提出這樣有含金量的問題。小虎,在媽媽眼中你是最可愛、最優(yōu)秀的孩子。并不是你做得不好,還有更多的原因,但這些原因要你慢慢長大了以后才會明白?!甭犕晡业墓膭詈徒忉?小虎點點頭,臉上露出了一點欣喜的表情?!袄蠋煹拇_是喜歡小浩,就好像你喜歡吃桔子,媽媽喜歡吃蘋果一樣?!毙』⒙牭竭@里,眼眶一紅,眼淚順勢就掉了下來,嘴里嘟囔著:“我就知道老師偏心!”我擦掉掛在他小臉上的眼淚,攬在懷里輕輕拍著他的肩膀,像撫慰嬰兒一樣輕聲對他說:“心里是不是很難受?”他使勁點點頭,用力吸了一下鼻涕說:“那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老師喜歡我呢?”我笑著說:“老師也是喜歡你的啊,你看你的每一次作業(yè),她都會給你批閱得很仔細;有一次體育課上你病了,她不是跑那么老遠親自帶著你去醫(yī)院嗎?老師是為班級的榮譽考慮的,老師可能覺得這篇稿子更適合小浩同學去演講吧?!?/p>
看著小虎臉上的淚痕,我不禁在心里感嘆: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不是你不夠好。我不知道我這樣的模糊解釋對于小虎是否會有幫助,讓他這么早就接受“不公平”的現(xiàn)實是不是太殘酷呢?
感想 關于發(fā)生在兒子身上的這件事,這位教師的做法看上去似乎并沒有錯。比賽嘛,就應該想辦法拿名次、得大獎。但倘若成功之后,教師既表揚寫稿者,也表揚演講者,表揚他們用共同的勞動為集體爭得了榮譽,讓孩子們都享有成功后的喜悅,其結果皆大歡喜,倒也說得過去。可深入一想,學校教育應該是使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全面的教育。比賽的目的是什么?應該是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這位教師首先考慮的是班級的利益、學校的利益以及教師個人的利益,唯獨沒有考慮到受教育者的個體的需求。孩子還小,他并不能懂得老師的做法并不能代表他沒有能力,也不能代表他學習上沒有潛力,當然更不懂得這不是他生活的全部。在孩子的眼里,老師的做法就是他價值的全部體現(xiàn)。老師是他們頭頂上的天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多少人能明白這一點并且能記住這一點呢?在老師的忽視中,在同學們的誤解中,一貫充滿活力、天真可愛的孩子就會變得日漸消沉,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了做人的尊嚴。難道還有比這更可悲的嗎?
面對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學校,讓我們感受到了兩個字:功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沉入了一個功利的社會,好像教育都是為教師個人的名利、為學校的面子“工程”,很難做到“以人為本”。是的,只要有人獲獎,拿得名次,對教師、學校來說,就可以增加“教育的成功率”,可以獲得一些暫時的榮譽,然而他們卻在為一個孩子慶祝所謂的成功之時,把另一個作出貢獻的孩子忘到腦后。假使這位教師以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寫稿同學這點小小的“才華”后,熱情地給予鼓勵、指導,且讓他去參加比賽,即使沒有獲獎,也會激發(fā)出孩子巨大的熱情,從而一步步走向成功。這種處理方法,教師很可能“撈”不著眼前的榮譽,卻可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他們的自尊心就像花蕊,在野蠻的踐踏之下會過早地凋謝。為什么我們的老師一方面灌輸給孩子知識,另一方面又無視孩子的人格和尊嚴呢?為什么要人為地將這些孩子分為三六九等呢?一個孩子如果在充滿批評挑剔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就會學得吹毛求疵、譴責他人;在充滿敵意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就會學得爭論反抗;在充滿恐懼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就容易憂慮、害怕;在充滿友善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就會學得熱愛人生。在叫罵、訓斥、充滿懷疑和偏見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他會學到什么啊?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給兒童以取得成績的歡樂,在他們心中激發(fā)自豪感、自尊心——這是教育工作者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苯逃龖撟屆课粚W生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嚴,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自信地面對明天,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學習的快樂和有趣,讓每個孩子都對生活充滿憧憬,對生命充滿熱愛。可我們的孩子卻是處在怎樣的教育環(huán)境之中啊?
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當我面對兒子的時候,我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父親。我喜歡孩子的稚氣和童趣,我愿意他在任何時候都用童心來看待這個世界,我期盼能給他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當我看見孩子在不公平的環(huán)境中苦苦掙扎,在老師變色的目光中一天天長大,我的心在流血。我知道現(xiàn)在有太多像我這樣無奈的家長,太多在偏見中苦苦掙扎的幼小的靈魂。更多的時候,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我們家長只能用物質(zhì)和金錢去給孩子補償一個公平。這其實是多么可悲!
我想對所有的人,特別是老師說一句: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存環(huán)境吧,別讓他們毀在我們這些“靈魂工程師”的手里。老師,莫讓比賽變了味!
(注:文章正文的作者是徐化美,“感想”部分的作者是孔波。)
【作者單位:山東省滕州市級索鎮(zhèn)中心小學,山東滕州,277518】
責任編輯/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