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倩
摘要:本文從一節(jié)小學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與總結,在課堂的氣氛、教學方式上作了些歸納,望對小學音樂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反思;教學
2006年4月18日,我在安陽市第二小學參加了河南省音樂優(yōu)質課比賽。我在二(1)班執(zhí)教了《音樂小屋》一課,很榮幸地獲得了第一名。課后,我靜心反思,又一次深刻感受到:音樂課的形式不管怎樣創(chuàng)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具有濃濃的音樂性。
一、抓住課堂的第一秒
從孩子們進教室的第一秒開始,就要給孩子們傳達一個信號:音樂課要開始啦!
一開始,課是這樣設計的。孩子們到門口后,發(fā)出“叮咚”的暗號,然后,我再開門,讓孩子門進教室。但是,待我熟悉班級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忘了把這個暗號告訴他們。怎么辦好呢?
等孩子們到了教室門口時,我來到虛掩的門后,說:“孩子們,請按門鈴?!薄岸_恕薄岸b忊忊彙薄安脊炔脊取薄鞣N各樣的門鈴被“按”響。我微笑著把門打開,孩子們就在《音樂小屋》的伴奏音樂聲中走進了教室,我們的音樂課就在這快樂的師生互動中開始了。
確實,孩子們自然流露的答案才是最美、最豐富、最富童心的。如果一開始我給他們規(guī)定好門鈴聲,那課堂不是成了做秀?孩子們生命的靈性不是被我扼殺?孩子們童真的想象不是沒法在課堂上揮灑?
我慶幸自己巧妙地抓住了課堂的第一秒,讓音樂課有了良好的開端。
二、音樂游戲要富有音樂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在一般情況下,當學生學會了一首新歌后,教師都要用不同的形式來鞏固演唱,我的《音樂小屋》當然也不例外。還是用最傳統(tǒng)的方式分男、女生唱一唱,集體唱一唱,抽生唱一唱嗎?我大膽嘗試了將“音樂游戲、歌詞創(chuàng)編、舞蹈創(chuàng)編”于一體的綜合形式來鞏固歌曲的演唱。
待孩子們學會歌曲后,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走進歡樂吧”的情境:“孩子們,聽,誰也來參加我們的音樂會了?”說著,我唱了起來:“嘎嘎嘎嘎,打開小門,嘎嘎嘎嘎,推開小窗?!焙⒆觽儦g快地說:“是小鴨子。”于是我和孩子們學著小鴨子搖搖擺擺,學著小青蛙蹦蹦跳跳,讓他們感受到,將門鈴的“叮咚”聲,改成動物的叫聲,再配上動物的動作,就變成了小動物的《音樂小屋》。
接下去,我再讓孩子們分組找自己喜歡的動物,學它的聲音,模仿它的動作,一首首新歌就這樣誕生了。有的小組將門鈴聲換成了小狗的“汪汪”聲;還有的小組將門鈴聲換成了小羊的“咩咩”聲;有的小組將門鈴聲換成了小雞的“嘰嘰”聲……小狗在歡唱,小羊在舞蹈,小雞在玩耍——教室成了歡樂的海洋、音樂的天堂。我高興地感受到學生們童心在飛揚,智慧在閃光,創(chuàng)新意識在激蕩。
三、教師語言要富有音樂的美感
那天在上課時,課件突然出了點故障。在“走進快樂廚房”的環(huán)節(jié)中,我準備了一段視頻,是由廚房里鍋碗瓢盆敲擊發(fā)出的一段很好聽、很有新意、很富生活情趣的打擊樂。但是由于那個電腦中播放器版本太低,播出時只有聲音,未呈現(xiàn)圖像。于是,我這樣連接了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真遺憾啊!精彩的畫面沒有呈現(xiàn)給大家,但幸運的是,這給了我們更大的想象空間?!焙⒆觽兗娂妼⒆约郝牭降囊魳酚谜Z言表述,簡短而直接,話語中不失興奮與好奇。我趁熱打鐵:“今天呀,我把快樂廚房搬來了?!闭f著,我掀掉了那塊藍色印花布,酒瓶、鍋子、鏟子、調羹、飯盒都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我即興創(chuàng)編并演奏了一段《廚房進行曲》,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雙眸閃閃亮,我感覺到孩子們的心滾滾燙。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找尋著好聽的聲音,探究著怎樣敲擊、怎樣合作才能讓音樂更美妙。一排排整齊的小凳子也由孩子們自發(fā)地圍成了一個個圈,他們圍在一起研究著、享受著身邊的音樂。
雖然,孩子們的演奏不能用精彩來形容,但是,從他們的微笑中能感受到他們對音樂的憧憬,那些敲敲打打的身姿涌現(xiàn)出他們生命的靈動。很高興,我就這樣,把“音樂來自生活,音樂就在身邊”的信息,悄無聲息地傳遞給了孩子們。
四、小樂器的巧妙使用為課堂錦上添花
在學唱歌曲時,有幾句難點句的演唱,需要我們用打擊樂器為歌詞伴奏,使節(jié)奏更明朗。但是,用什么樂器比較適合呢?上課前一天,李校長在教給我?guī)讉€音樂課的成功錦囊時,給了我一個靈感,很快地解決了我的問題。李校長提到,老師手上隨意系戴一個小鈴鐺,到用時,輕輕一拍,節(jié)奏、音樂就像高山上的流水一樣自然流淌出來了。但遺憾的是,我準備的幾個小鈴鐺太靈活了,當我彈琴、舞蹈時,就會震動發(fā)聲,可能會成為課堂的噪音。于是,我就思考著換用另一件打擊樂器。最后,我選擇了在胸前配戴的一條掛飾,那是條從海南買來的,用椰子殼雕制的掛飾。我覺得它與春天的環(huán)境很和諧,而且,堅硬的椰子殼制成的花朵與葉子敲擊,發(fā)出的聲音既清脆又響亮,自然為我這堂課錦上添花了。
是啊,只要我們在新課改的浪潮中不斷搏擊,我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好的、符合中國素質教育的方法,為我國素質教育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