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麗
【摘 要】情感教育對情感特征比較突出的小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小學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適當方法撥動、震撼學生的情感之弦,學生就會情動辭發(fā),捕捉到作者熔鑄在作品中的情和意,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本文在“情感教育”定義的基礎上,通過對情感教育和新課標的細致分析,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一系列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寫到:“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精力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鼻楦性谛W生學習、生活和心理發(fā)展中均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的缺位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對感動的體悟,缺乏起碼的情感。忽視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為適應國際性競爭與挑戰(zhàn),我們的教育必須盡快走出歷史局限的誤區(qū),確立情感培養(yǎng)目標,實施情感教育。
教育部2007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把握文中瀉泄奔騰的感情激流,領悟字里行間跳動著的感情脈搏,這樣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號,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除傳授知識外,更應善于挖掘情感因素,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得到全面發(fā)展。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界定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登在他的1995年暢銷書《情感智慧》中,通過大量研究得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結(jié)論:從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來看,我們通常認為以智商來衡量的智慧,遠不如情感智慧重要?!皩θ藗儺斀袢〉玫某晒碚f,情感能力的重要性為原始知識或技術專門知識的兩倍?!?/p>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反映的是一種主客體的關系,是作為主體的人的需要和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是人類文明的凝聚、內(nèi)化與升華,更是衡量個體與社會文明水準的重要尺度。小學語文教學中產(chǎn)生的愛憎、褒貶、喜怒,無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體表現(xiàn)。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據(jù)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fā)生積極變化,產(chǎn)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質(zhì)的過程。新課標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在參閱了諸多關于情感教育的資料之后,筆者在本文中對情感教育的定位是: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情感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使學生在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同時,情感得到滿足和升華,情感素質(zhì)得到提高。
二、實施情感教育的原因及其作用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們不僅用智慧,而且用心靈感知周圍世界……思維和情感和體驗分不開?!笨梢?情感教育對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以及調(diào)動學生認真體驗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魏書生老師認為:情感在人的學習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心理之“車”的發(fā)動機和能源,離開了人的情感,學習者心理之“車”就不能馳騁。小學生應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情感,它能夠驅(qū)使人積極行動,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當學生觀察到一些新奇的現(xiàn)象,聽到一個生動的故事,就會產(chǎn)生一種迷惑、好奇的情緒。難題解出來了,實驗結(jié)果得出來了,作文得到表揚了,就會產(chǎn)生愉快、興奮的情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些積極的情感可以成為學習的動力??鬃又赋觥昂弥蝗鐦分?說明兩千多年前的古代教育家已經(jīng)認識到情感因素對學習積極性的制約作用。
根據(jù)情感的規(guī)律,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在教育活動中的作用:
1.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情感目標。我們應拋棄以往的教學只重視知識的本體價值和使用價值,把教學目標限定在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的錯誤做法,應重視教學中情感的調(diào)動和情感的陶冶。
2.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情感特征和理智感。學生的情感特征和理智感能促進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視,并且能促進教學的進行。而且情感過程對學習這種認識活動的影響直接決定了學習的效率。
3.在教學中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我國古語中有“親其師,信其道”之說;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誠實、理解和接受”的人際關系的過程,這都說明師生的情感交流對知識教學的重要意義。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情感為紐帶是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的情感隨著課文情感的起伏而推進、延續(xù)。課堂教學因為有了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系,變得更富誘惑力?!?/p>
三、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zhì)兼美、圖文并茂的文章,充滿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大自然、對親朋好友的深摯情感,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yōu)美或清麗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在教學中,不能僅傳授語文知識,必須同時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
1.挖掘小學語文教材,準確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缎W語文新課標》明確了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根本要求:“小學語文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品質(zhì),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小學語文教材中,無論是優(yōu)美的小詩,還是嚴謹?shù)拈L篇華文,都是教師進行情感教育的憑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智能教學和情感陶冶的載體。小學語文教材的情感因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關于祖國及民族感情方面的有《開國大典》、《梅花魂》、《曼谷的小象》等。
(2)關于生活、歷史風云方面的有《荷花》、《第一場雪》、《草船借箭》、《西門豹》等。
(3)關于親情、友情的有《可貴的沉默》、《荔枝》、《他是我的朋友》等。
(4)關于自然、科學方面的有《鳥的天堂》、《馬踏飛燕》、《只有一個地球》等。
(5)關于偉人名人情操的有《一夜的工作》、《向命運挑戰(zhàn)》等。
(6)關于介紹世界風情的有《威尼斯小艇》等。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課文確定不同的情感側(cè)重點,進而有針對、有效地進行教學。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第一句話就是“我的故鄉(xiāng)在江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就一語道破了作者的寫作動機,表達了熱愛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有強烈的感染力。有的課文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有的課文可以通過對比加深印象;有的課文可以抓住景物的特點,使學生產(chǎn)生喜愛之情等。
2.創(chuàng)造情境,以情導情。小學生的情感往往是比較膚淺的,他們的情感易受老師情感的影響,也易被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所感染和支配。教師應該積極地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感情,增強學習的熱情。
(1)挖掘感情點。劉勰曾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學語文教材都是根據(jù)學生身心和情感發(fā)展特點來編選的,其中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如《打電話》表現(xiàn)了少兒的童真無瑕,《金色的秋天》表達了小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要讓作者的情感被小讀者感受,并能體驗和有所感悟,就要求教師準確把握好文章的動情點,做好與學生進行情感撞擊達到共鳴的充分準備。
(2)營造情境,傳情達意。營造一個讓師生情感相融的情境是尤為重要的,教《十里長街送總理》時,筆者所在實習學校的一位老師在教學時懷著對周總理的無限懷念之情,含淚朗讀了課文,并放了低沉悲傷的音樂,極力渲染氣氛,營造情境,使同學們對總理的熱愛和懷念之情油然而生,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牢牢抓住一個“情”字,以聲傳情,以情動人,從而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體驗情感,以情引情。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來自生活,無論是什么樣的體裁,幾乎每一篇都凝聚著作者各種各樣的情感。如教《烏鴉喝水》一課,可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他們就會知道什么情況下水會溢出來,什么情況下水是出不來的。便得出結(jié)論:烏鴉能不能喝到水也是有條件的。通過這一事例,我們也會受到一些啟發(fā):課文和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當學生也感受到文中的情境,體悟到作者的情感,他們就會更加細心地去感悟生活,并從生活中捕捉奧妙。
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和溝通的過程,教師費盡心思地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為了學生能夠觸景生情,積極地參與進來,讓他們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驗,最終能真正深刻地體會到文中的情感。同時,可以通過文中的真善美去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境界,豐富學生美好的心靈,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
4.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加強學生主體情感體驗。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前提。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做到:
(1)尊重學生。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習慣給一些學習困難和行為有過失的學生戴上一些帽子,如“笨蛋”、“調(diào)皮搗蛋”、“道德敗壞”等,其結(jié)果往往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讓我們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笔聦嵶C明,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與氛圍中學習,受到別人的尊重,必將學會尊重別人。
(2)關愛。這是教育的溫馨與人性化所在。老師對學生關愛,是學生享受的來自血緣關系以外的第一縷溫情,是學生走上社會前懂得關心幫助的最初起源。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首先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對學生的關愛,互相交流是很重要的。
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情感發(fā)展的特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情感體驗。如《燈塔媽媽》、《虎王開會》、《柳樹醒了》等,這些形象無不帶有童化的意味,接近兒童的世界,讓小朋友們更覺親切更為喜愛,更容易讓學生自主的體驗其中的情感。
情感體驗有很多方法,可以根據(jù)語文教材中的情節(jié)虛擬各種情境。如突發(fā)事件事故中,人與人之間會發(fā)生怎樣感人的故事,使學生從中得到啟迪;可以用多媒體教學或讓學生觀看影片,以強化某種有益的情感;可以讓學生直接走入社會,走入大自然,體驗生命與世界的美好,獲取直面挫折、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與力量。
綜上所述,情感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體現(xiàn)出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情感教育并善加運用,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和文本的情感因素得以發(fā)掘并服務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之中,勢必對小學語文教學起到推動的作用,而且也符合了《小學語文新課標》的要求。我們應讓情感成為教育教學的催化劑,從而實現(xiàn)對教學的增效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王雁.普通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陳偉.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4).
[5]盧家楣.對教材內(nèi)容的情感性處理策略[J].心理科學,2000,(6).
[6]粟春容.淺議小學生情感發(fā)展的特點[J].心理健康教育,2003,(11).
[7]帥曉梅.試論情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株洲師專學報,2000,(12).
[8]朱冬妹.枝枝葉葉總關情——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文學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