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春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從教學觀念、教學興趣、動機水平、情緒狀態(tài)等心理因素方面進行反思,而且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媒體等教學技術上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并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以此來不斷提高自己專業(yè)化水平。
關鍵詞:教育日記 教學改革 教學實踐 教師財富的積累
教育日記是教師個人教育隨筆或教育札記,是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對自己或他人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教育故事的感知、觀察、體驗等進行描述??梢噪S時隨地進行描述,也可以在事后的某個時間,把事件的過程再現出來,并把事件過程和當時的感受、體會描述出來,時間上不受限限制。這種教育日記有其情景性,可能為自己或其他人提供一個參考、評議、借鑒的一個平臺、一個媒介;它不是指導教育實踐的理論,但是對教育和教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第一,教育日記有助于教育教學的改革
教育教學過程是教師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的實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反思過程,是自己對教學主動的、有意識的探索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也是在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這種改革是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教育理論做指導,這就要求他們去學習、關注甚至研究相關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改革,并自覺地把它們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從而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而對實踐反思保留的最好方式就是記錄教育日記。所以,從教育日記記錄的全過程看,教師已經在進行行動研究了。
第二,教育日記有助于反思習慣的養(yǎng)成
孔子曰:“吾日三省五身”。教師運用所學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是當好教師不可缺少的條件。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行為,不斷積累經驗,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使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從而獲得持續(xù)的專業(yè)成長。
教師通過教育日記積累教育事實,并從客觀事物中看出共性的東西,就必然會在一個時刻、頓然醒悟,那長久躲閃著你的真理的實質,會突然在你面前打開。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會有很多感悟、感想和體會,對教育教學的認識也有進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記錄日記的過程中,將使教師養(yǎng)成一種反思的意識和態(tài)度,從而使教師對自己教育教學認識更加深刻,才能進行更加有效的教學。
我們學校一個語文教師,在繁忙的教學之余,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寫了大量的文章。最近幾年,他每年都有幾篇文章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的素材就來自于平時的教育日記。他并不是為了個人的職稱問題,因為他早已是中學高級教師了。他就是站在教育一線,經常思考教育教學問題,對于教育教學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對于教育的理解比其他教師更深刻。
第三,教育日記有助于教師積累財富
教育日記是一筆財富,是教師本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對自己所經歷的事實的收集,分析,反思,概括,抽象,既有教師自己的做法,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想,有自己的總結。教師通過教育日記呈現自己的教育故事,展示自己對教育教學認識和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這些教育故事為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借鑒。多數教師從事教育幾十年,有很多典型、有趣的教育故事,但都沒有記錄下來,時間長了,就被遺忘掉。就象是猴子掰包谷一樣,最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在工作記錄教育日記,就可以積累起來一筆智力財富,這是學校的一筆財富,也是教育的一筆財富。
第四,教育日記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通過反思,將自己所掌握的教育理論知識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通過檢驗和改進,豐富教育理論,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自己不斷成長為一個復合型的教師。
教育教學有一定的特定性和情景性,每個人的發(fā)展都是特定的、具體的,與一定的情景和經歷相關聯的。怎樣在一個特定環(huán)境中對特定對象進行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教師才能真實地把握和體驗,是別人難以獲得和替代的。教師必然要運用教育理論,對自己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特定對象進行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構建新的教育理論。
比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分析,課堂教學的設計,對問題的處理辦法和學生管理的技巧,等等,都沒有一個既成的模式,需要老師自己在實踐中探索。我認識一位教師,他除了記錄自己的教學日記外,每天還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故事和教育反思。這既是孩子的成長經歷,又記錄了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感想,同時,日記的記錄過程也是對孩子教育的反思過程和修正過程。
第五,教育日記有助于對教育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教師通過分類、分模塊記錄教育日記,可以對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持續(xù)不斷地關注和思考,集中精力研究并詳細地記錄教育問題解決過程和自己的體會,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至。
比如,針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問題,不同成績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語文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習語文有一定的興趣,對這些學生,老師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來表示對他們的贊賞和鼓勵;對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采取說服加激勵的辦法;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幫助解難外,多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讓他們體驗學習語文的成功感,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和興趣。這樣,就能使所有同學都能達到想學、愛學、主動學習的目的。我把這類教育故事作為學生管理的一個專題來記錄。
總之, 教育日記形式多樣,內容可繁可簡,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它可以按照時間順序,以日記的形式,把自己每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記錄下來。既是自己的工作記錄,又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歷程和體會,又有比較和回顧價值。
(河南淅川縣九重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