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上帝死了”到“虛無主義”
      ——海德格爾對尼采“虛無主義”的批判

      2010-04-10 06:45:28
      關(guān)鍵詞:虛無主義尼采海德格爾

      閆 聽

      (河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河北石家莊050091)

      從“上帝死了”到“虛無主義”
      ——海德格爾對尼采“虛無主義”的批判

      閆 聽

      (河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河北石家莊050091)

      尼采把虛無主義的誕生歸結(jié)到其所否定的柏拉圖主義虛設(shè)的瓦解,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海德格爾對尼采的研究首先是對于當(dāng)時對尼采哲學(xué)所謂的“虛無主義”問題的批駁與澄清。海氏對于尼采的虛無主義給予了“仍是在傳統(tǒng)形而上學(xué)遺忘存在之中思考虛無主義”的結(jié)論,稱尼采只是“顛倒的柏拉圖主義”。海氏對尼采之“虛無主義”的深刻誤讀說明其思想的“形而上學(xué)”痕跡及其無視尼采的生命本體論的實際。

      尼采;上帝死了;虛無主義;顛倒的柏拉圖主義;生命

      虛無主義意味著什么?——最高價值的自行貶黜。

      ——尼采《:權(quán)力意志》

      有偉大之思者,必有偉大之迷誤

      ——海德格爾:《從思的經(jīng)驗而來》

      有一個基本的問題我們需要堅持,那就是:尼采對虛無主義的研究一直是秉持著其對于虛無主義的克服這個根本目的而來的。尼采對于虛無主義之發(fā)生的闡述也是為了克服虛無主義,從而尼采又回到了對于“柏拉圖主義”傳統(tǒng)的批判之中。在尼采那里,歐洲虛無主義的誕生正是在傳統(tǒng)哲學(xué)、宗教和道德所虛構(gòu)的最高的終極的真實和價值“露餡”之后,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才發(fā)生的。上帝之死正是促使虛無主義誕生的條件。

      一、尼采之虛無主義的誕生:“上帝死了”之后

      尼采在《快樂的科學(xué)》中借一個瘋子的口說出:上帝死了。那么“上帝死了”之后人能做什么呢?人類的未來走向是什么呢?尼采給出的答案就是人類歷史將迎來徹底的虛無主義。而這種虛無主義的源頭正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哲學(xué)及其后來的基督教所造就的必然后果。柏拉圖哲學(xué)虛構(gòu)了一個凌駕于塵世之上的“超感性世界”,耶穌創(chuàng)立的基督教虛構(gòu)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彼岸世界”,這些創(chuàng)造本是為了給人類世界建立一個終極意義的目標(biāo),來為人的生存“立意”。尼采稱之為一個“錯誤的歷史”。柏拉圖開創(chuàng)的傳統(tǒng),在其后的西方思想發(fā)展中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變遷,但都是“柏拉圖主義”的各種變形。這就是在《偶像的黃昏》中尼采所勾勒的這樣幾個階段:

      首先,柏拉圖創(chuàng)造了一個現(xiàn)象背后的“理念”世界,并稱這是一個“真實世界”,并且一切“有智者、虔信者、有德者”可以達到這個世界。不過,通過后來許多思想家的分析,比如利奧·斯特勞斯等人,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虛構(gòu)和許諾不過是柏拉圖為了維護城邦統(tǒng)治所做的政治性姿態(tài),就連柏拉圖自己都不相信這個“神話”。這就是柏拉圖主義最初的由來。

      其次,緊隨柏拉圖之后,耶穌創(chuàng)立的基督教神學(xué)繼承了柏拉圖的這個思路,虛構(gòu)了一個“彼岸世界”,把柏拉圖主義變成了一套基督教教義,盡管否定了人現(xiàn)世到達“彼岸世界”的可能,但是仍然許諾給那些“有智者、虔信者、有德者”的來生。然后,現(xiàn)代啟蒙精神的大膽開拓懷疑,讓人們知道那個“真實世界”既不可到達,也不可許諾,更不能證明,但仍然被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xué)“催眠”。因為康德仍然留存了這個不能認識,不可達到而只能思考的“物自體”世界,并要求人們把其看成“一個安慰、一個義務(wù)、一個命令”。

      再次,在現(xiàn)代性晚期,實證主義作為“理性的第一個哈欠”而覺醒,開始徹底地懷疑柏拉圖所謂的“真實世界”的存在,但是,他們卻在另一個角度上承認了這個真實的世界就是柏拉圖所謂的那個“感性的假象世界”。所以,他們?nèi)詻]有走出“柏拉圖主義”的窠臼,這正是海德格爾所說的“顛倒的柏拉圖主義”的面貌。

      在這幾個階段之后是什么呢?尼采說:“‘真實的世界’是一個不再有任何用處的理念,也不再使人承擔(dān)義務(wù),——是一個已經(jīng)變得無用、多余的理念,所以是一個已經(jīng)被駁倒的理念,讓我們廢除它!(天明;早餐;健康的感覺和愉快心境的恢復(fù);柏拉圖羞愧臉紅;一切自由的靈魂起哄。)”[1](P26-27)

      由此,我們看到柏拉圖的預(yù)設(shè)就是這樣一步步被解除,而這個不斷解除的過程就是我們的歷史一步步走向虛無主義的過程。尼采接著說:“我們業(yè)已廢除了真實的世界:剩下的是什么世界?也許是假象的世界?但不!隨同真實的世界一起,我們也廢除了假象的世界(正午:陰影最短的時刻;最久遠的錯誤的終結(jié);人類的頂峰;《查拉圖斯特拉》的開頭詞)”。[1](P27)尼采就此結(jié)束了一切他自己和柏拉圖主義的聯(lián)系,堅定地宣稱真實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必須一同廢掉,就是我們必須要超出柏拉圖主義預(yù)設(shè)的形而上學(xué)思考框架來重新認識生命和人生本身。尼采在《權(quán)力意志》1888年春的筆記中說:“為什么關(guān)于另一個世界的觀念結(jié)果總是對這個世界不利,或者說,總是導(dǎo)致對這個世界的批判?——這指示著什么呢?”[2](P1090)尼采進一步指出了這所謂的“另一個世界”這種觀念的發(fā)源地:哲學(xué)家虛構(gòu)了一個理性世界,宗教家虛構(gòu)了一個神性世界,道德家虛構(gòu)了一個“自由世界”,“另一個世界,正如它從上述事實中揭示出來的那樣,乃是非存在(Nicht-sein)、非生命、非生命意愿的一個同義詞……總觀點:是厭世本能而不是生命本能,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世界?!盵2](P1092)這段話正好說明尼采認為生命本身正好與這種種虛構(gòu)對立,“哲學(xué)、宗教和道德乃是頹廢的征兆?!盵2](P1092)

      那么接下來尼采看到在兩個世界都廢除的同時,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懸設(shè)的最高價值的廢除之后,我們必然要面對虛無主義了。虛無主義的到來正是和前文說的“上帝死了”一樣是一個緩緩發(fā)生的過程,是一個柏拉圖形而上學(xué)預(yù)設(shè)的“真實世界”一步步“露餡”的過程。所以在尼采看來,如今出現(xiàn)的虛無主義問題正是柏拉圖主義等傳統(tǒng)哲學(xué)、宗教和道德所造就的必然結(jié)果。

      二、海德格爾對尼采之“虛無主義”的批判

      海德格爾對于尼采有系統(tǒng)的研究,首先就是恢復(fù)尼采作為一個嚴格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的努力?!伴L期以來,在德國的哲學(xué)講座中,人們都在說,尼采不是一位嚴格的思想家,而是一位‘詩人哲學(xué)家’(Dichterphilosoph)……如果一定要把尼采稱為一位哲學(xué)家,那就必須把他理解為一位‘生命哲學(xué)家’……凡此種種關(guān)于尼采的流行評判是錯誤的?!盵3](P5-6)應(yīng)該說,是海德格爾把尼采重新從詩人哲學(xué)家等外在評價中解放了出來,而真正地來思考尼采哲學(xué)的思想性貢獻。而海氏研究尼采的核心問題就是“虛無主義”。

      海德格爾在《林中路》中的《尼采的話“上帝死了”》和整個兩卷本的《尼采》中核心關(guān)注點就是所謂“虛無主義”的問題。而關(guān)于虛無主義,尼采的原話是:

      虛無主義乃是一種常態(tài)。

      虛無主義:沒有目標(biāo);沒有對“為之何故”的回答。虛無主義意味著什么?——最高價值的自行貶黜。[2](P400)

      接下來,尼采又把虛無主義分成“積極的虛無主義”和“消極的虛無主義”,以“精神權(quán)利”加以區(qū)分,提高的是前者,下降、沒落的是后者。對此,海德格爾的解釋十分精辟到位。

      “尼采把虛無主義理解為一個歷史性的過程。他把這一過程解釋為對以往的最高價值的廢黜。上帝、超感性世界(作為真實存在著的并且決定著一切的世界)、理想和理念、決定并包含著一切存在者(特別是人類生活)的目標(biāo)和根據(jù),所有這一切在這里都是在最高價值意義上被表象的……但現(xiàn)在,由于出現(xiàn)了這樣的洞識,即,理想世界是決不能在實在世界內(nèi)實現(xiàn)的,于是,那些最高價值就已然自行廢黜了?!盵4](P236)

      海德格爾把尼采的話理解為一個歷史性的過程或運動是非常準確的,也即“把虛無主義當(dāng)作西方歷史的‘內(nèi)在邏輯’來思考的”[4](P237),這非常符合尼采的原意。虛無主義起源于“上帝死了”的事實,而事實上打上帝從人類意識虛構(gòu)中誕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在死的途中了。上帝之死是一個歷史發(fā)生的必然過程,這個歷史,海氏就把其解釋成形而上學(xué)的歷史。“上帝死了”在尼采那里是西方歷史的必然邏輯使然。尼采認為人們的生存實踐必然會發(fā)現(xiàn)柏拉圖等虛設(shè)的終極價值的虛無。因此,殺死上帝的兇手也必然是人自己。人把上帝造出以確立一個終極價值又在人自身建構(gòu)起來的形而上學(xué)中緩慢地一步步殺死上帝。這一邏輯導(dǎo)致虛無主義的誕生,或者更確切的說,形而上學(xué)的歷史本身就是虛無主義式的。海氏由此出發(fā)把尼采的虛無主義邏輯帶入到其對于西方形而上學(xué)的思考之中,以此來評析尼采的“權(quán)力意志”(或譯“強力意志”)和“相同事物的永恒回復(fù)”對虛無主義的克服的問題上來。

      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雙重廢除,剩下的就只能是我們的生命存在了。生命存在正是強力意志的顯現(xiàn),我們必須建立在生命的大地上來“重估一切價值”,這種努力正是尼采克服虛無主義的藥方。這個“重估一切價值”的過程就是重新肯定生命意義的過程,而這種肯定絕不再是脫離實在世界之外的尋找,而只能是建立在我們的生命之上的。正如海德格爾所言:“因此,以如此這般被理解的重估為目標(biāo)的虛無主義將去尋求最有生命力的東西。于是,虛無主義本身就成了‘最充沛的生命的理想’(《強力意志》,第十四條,1887年)。在這一新的最高價值中隱含著對生命的另一種評價,也即對一切生命的決定性本質(zhì)的依據(jù)的另一種評價。所以我們還要問,尼采所理解的生命為何?!盵4](P240)海氏對于尼采這一問題的導(dǎo)向的說明正好切中尼采的整體思路。一切建構(gòu)都必然要建立在人的生命的基礎(chǔ)之上,而人的生命體現(xiàn)為權(quán)力意志,也即“最充沛的生命的理想”。這個理想最后又使尼采找到了“藝術(shù)”或說“審美”,“我們的宗教、道德和哲學(xué)是人的頹廢形式。相反的運動:藝術(shù)”[5](P348),“我們有了藝術(shù),依靠它我們就不致毀于真理”[5](P366)。

      這樣,尼采的思路是對于虛無主義的克服必須建立在人的生命這一唯一的存在基礎(chǔ)之上,同時體現(xiàn)著人的權(quán)力意志的生命體本身通過藝術(shù)和審美解救我們的存在,不假借于道德和形而上學(xué)等這些虛假和頹廢的東西,肯定生命的肉體性質(zhì),生命就是“相同事物的永恒回復(fù)”。

      但是,對于尼采的這一點,海氏的分析似乎有失偏頗,他強行把尼采拽入西方形而上學(xué)的建構(gòu)歷史之中,得出尼采的虛無主義思想僅僅是“顛倒的柏拉圖主義”。海氏說道:

      “尼采的形而上學(xué)基本態(tài)度可以用兩個句子來規(guī)定:

      其一,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的基本特征是‘強力意志’。其二,存在是‘相同者的永恒輪回’”[3](P25)。

      我們看到這兩個規(guī)定一是承認了尼采思考了傳統(tǒng)形而上學(xué)的“存在者”問題,二是承認尼采還進一步思考了“存在”的問題,那就是“相同者的永恒輪回”。海德格爾不是說這個關(guān)于“存在”本身的思考正是傳統(tǒng)形而上學(xué)的“遺忘”嗎?但是怎么尼采卻以“永恒輪回”的思路予以思之了?這個矛盾是很顯然的。海氏一面說尼采哲學(xué)思想就是形而上學(xué)的完成,(形而上學(xué)是沒有思考“存在”的,而是把“存在”誤當(dāng)“存在者”來思考。)一面又說,尼采的確也思考了被遺忘的“存在”本身這個問題。而我們從尼采的著作來看,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掙脫形而上學(xué)的束縛中來實現(xiàn)一種真正的為人生的言說方式的。海氏的說法讓人生疑啊!

      海氏接著說:“尼采的做法,尼采在實行新的價值設(shè)定時的思想方式,乃是一種不斷的顛倒”。[3](P25)進而海氏否定了尼采的雙重廢除的努力,“‘真實世界’(即超感性領(lǐng)域)與虛假世界(即感性領(lǐng)域)一起構(gòu)成了與純粹虛無對立的東西,即存在者整體。如果兩者都被廢除了,那么一切就都將落入空洞的虛無之中。這不可能是尼采的意思;因為他希望克服掉任何形式的虛無主義。如果我們回想一下,尼采是如何力圖通過他的生理學(xué)美學(xué)把藝術(shù)建立在肉身生命基礎(chǔ)上的,那么我們就會看到,這其中包括著一種對感性世界的肯定,而不是對它的廢除。”[3](P231)這段解說包含著海氏對于尼采的更深刻的誤解。因為他不能超出其存在論的框架來客觀地從尼采本人的話中來對尼采進行解析,而僅僅是從尼采一本成問題的《權(quán)力意志》①中的只言片語來“六經(jīng)注我”式的闡述自己的思想。之所以海氏說尼采的原意不是兩個世界的雙重廢除,就是因為海氏不理解尼采哲學(xué)的“生命”存在的立場,尼采正是用只有一個生命存在世界的根本立場來超越形而上學(xué)框架,進而言說其對于虛無主義的克服方法的!而海德格爾強行地把尼采拉入形而上學(xué)的軌道上來,必然造成其深刻的矛盾。誤認為尼采僅僅是把柏拉圖的“超感性世界”(柏拉圖稱為“真實世界”)貶低在“感性世界”(柏拉圖稱為“虛假世界”)之下而肯定了這個“虛假的世界”,從而顛倒了柏拉圖主義,因而沒有超出西方形而上學(xué)的框架,最后僅僅是促成了形而上學(xué)的最后完成。事實上,尼采用生命是唯一的存在,生命就是權(quán)力意志,生命的本質(zhì)是“相同事物的永恒輪回”這樣幾個命題的言說早就超出了西方形而上學(xué)的基本思想。從海氏的分析我們或許可以看出,倒是海氏自己沒有克服所謂的形而上學(xué)吧!這也正好印證了我們引言所說的:“有偉大之思者,必有偉大之迷誤”。

      三、結(jié)語:批判之批判

      尼采洞察了西方形而上學(xué)的虛假本質(zhì),柏拉圖主義的非生命性質(zhì),基督教義的損害生命的傾向。尼采看到了在這種形而上學(xué)的虛假預(yù)設(shè)中歐洲虛無主義的必然誕生。最后,他找到了生命這個唯一的存在世界,只有一個世界那就是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的存在就是“權(quán)力意志”和“永恒輪回”。前者意味著一切事物均是生命的生成和創(chuàng)造,后者則說明這一切的生命創(chuàng)造均是“相同事物的永恒回復(fù)”,是一個永無休止的自我生成和毀滅的過程。尼采于是承接早期思想,在藝術(shù)和審美的人生追求中從根本上、最高意義上肯定生命。打破一切的虛構(gòu)和外在于人的生命的東西。尼采認為,肯定生命不過是“相同事物的永恒回復(fù)”同相信人生的真理不過是沒什么真理一樣都是出于“理性的誠實”而得出的對于人生的最高肯定,因而是克服虛無主義的方法。

      海德格爾六經(jīng)注我式的解讀尼采,在確立一個真正哲學(xué)家的尼采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其不顧尼采自己的言說事實,一味地把尼采思想拉入西方形而上學(xué)的歷史之中的做法產(chǎn)生了對于尼采哲學(xué)的深刻誤解。海德格爾當(dāng)然不是不夠聰明,只是他本身的邏輯使然。可以說,海德格爾對于尼采的解讀是揭示出了“真正正確的問題”而做出了“錯誤的結(jié)論”。海德格爾的矛盾正是人生本身的矛盾,是人之思所帶來的必然矛盾。同樣的,海氏也意識到這些矛盾的說明絕不僅僅能靠理性的論證來揭開,而只能靠我們“詩意地思”來通達,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海德格爾早期的《存在與時間》只寫了半部,而后期的幾乎所有思想的論述都集中在藝術(shù)作品和對于荷爾德林的詩的闡述上。人生之真理就在我們詩意地思所敞開的存在歷史中,而這一切只是存在歷史中神秘發(fā)生的事件。當(dāng)我們走在這條大道(Ereignis)②上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它從何而來,通往何處。

      注 釋:

      ① 近三十年來,許多尼采研究專家經(jīng)過仔細地考證后發(fā)現(xiàn),《權(quán)力意志》并不是一部尼采本人生前整理完好的著作,而是主要引自他的妹妹伊麗莎白之手,后者從尼采的遺稿中,刻意選取那些符合自己意圖的筆記,并且加以刪改。此注釋詳見:吳增定.尼采與柏拉圖主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② 對于Ereignis譯為“大道”的解釋詳見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M].孫周興,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1] 尼采.偶像的黃昏[M].周國平,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

      [2] 尼采.權(quán)力意志[M].孫周興,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2007.

      [3] 海德格爾.尼采(上卷)[M].孫周興,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4] 海德格爾.林中路(修訂本)[M].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5] 尼采.作為藝術(shù)的強力意志[A].尼采.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xué)文選[C].周國平,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6.

      Form“God Is Dead”to“Nihilism”——Heidegger's Criticizing the Nihilism of Nietzsche

      YAN Ti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91,China)

      Nihilism was born in the theory of its negative side“Platonism”,in Nietzsche's opinion,i.e.,“God is dead.”Heidegger cleared the ideas about the theory of Nietzsche's nihilism firstly.And Heidegger studied Nietzsche's ideas in the aspect of seinsgeschichte.He considered Nietzsche's thinking also inside the box of western metaphysics.Thus,Nietzsche's philosophy also mislays the being as such.Therefore,this is a kind of nihilism,too.Heidegger considered this Nietzsche's philosophy as“inverted Platonism”.His misreading of Nietzsche's nihilism shows the metaphysical mark in his idea and the fact of his ignoring Nietzsche's philosophy of life noumenon.

      Nietzsche;God is dead;nihilism;inverted Platonism;life

      B 089

      A

      1672-9951(2010)04-0037-04

      (責(zé)任編輯 馬原良)

      2010-05-06

      河北師范大學(xué)研究生科研基金項目(200901013)

      閆聽(1985-),男,遼寧本溪人,河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文藝學(xué)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虛無主義尼采海德格爾
      虛無與輪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維
      海德格爾的荷爾德林闡釋進路
      實踐哲學(xué)視域下海德格爾的“存在”
      時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0
      舉旗亮劍遏制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堅定道路自信 理直氣壯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死亡是一種事件嗎?——海德格爾與馬里翁的死亡觀比較
      必須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zhì)
      一個作為音樂家的尼采——尼采音樂思想探析
      人民音樂(2016年1期)2016-11-07 10:03:05
      從海德格爾的“形式指引”看《詩》《書》中的“帝”與“天”
      虛無主義的癥狀、成因與馬克思論虛無主義的克服
      探索(2013年3期)2013-04-17 02:38:37
      抚州市| 酒泉市| 鲁山县| 张家港市| 吉林市| 德昌县| 伊金霍洛旗| 洛扎县| 阿巴嘎旗| 灵宝市| 亚东县| 永和县| 栖霞市| 金平| 环江| 西盟| 尉犁县| 迁西县| 辽阳县| 平和县| 武夷山市| 枣阳市| 随州市| 平昌县| 萨迦县| 竹溪县| 荥阳市| 沂水县| 铁力市| 武强县| 汽车| 弥渡县| 新邵县| 孟津县| 濮阳县| 绍兴市| 江华| 乐山市| 芦溪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