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禮
新課標強調課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課程本著面向成長著的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完成建構。這一特性決定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圍繞學生面臨或將要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在掌握知識、提煉方法中完成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統(tǒng)一;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資源的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以達到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基礎上的品德教育的高參與和德育教育功能的多重互動,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卻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一、新課改下的政治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
新課程實施以來,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更新。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老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例如:小品表演、課堂討論、知識競賽、辯論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當中,學生可以直接參與教學,老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突出了教學的主體。但是有些活動,教師在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要達到什么目的,說明什么問題,學生可以從中了解些什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只是一種點綴,最多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表現在:1.熱鬧替代了思考。2.自主滑向了自流。3.個別包辦了全體。
二、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學工作者,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1.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科學而先進的理念是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劑。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對思想政治課教師來說,尤為重要。
2.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新課程下,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教師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促進者”要起到引導、促進學生體驗的作用;教師作為一個“指導者、領導者”,要藝術地把握課堂教學過程的走向、引領學生發(fā)展的方向;教師作為一個“合作者”,應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忘記自己是老師,而把學生視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三、營造民主的學習氣氛
1.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尊重學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們各自不重復的個性、可愛的單純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們與自己和諧的求同思維,更要尊重其敏銳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異思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苛求成熟與完善。因為有缺陷、不完善的發(fā)言,也勝于緘默與懶惰。對學生的不同個性感受,不強求“同一”,確保不堵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路,時時刻刻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自覺思維、獨立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fā),要把學生當成受教育主體,與之同呼吸,共悲歡,一起品嘗求知的艱辛與幸福。
2.要加強師生互動。互動,就是師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教學中,一堂成功的、充滿生機的課應該是師生互動的結果。在這里互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互動主要是指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原有的教學常規(guī),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師生共同活動;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互動主要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共同交流。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貴有疑,這是常理。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學習才有興趣,才會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質疑,發(fā)表不同意見,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使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
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
體驗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教學中,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采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問題情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對眼前能看到的東西是不感興趣的,對藏在后面的奧妙卻很感興趣?!币虼?教學中教師必須善于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和思想上的焦點,設計一些智力上富于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不自覺地進入“情境”。
2.故事情境。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較強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3.藝術情境。思想品德教學中,恰當地引用名詩佳句,可以產生引人入勝的效果。由此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對集體、對人生、對自然、對社會的美好情感,實現情感教學目標。
五、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知識的把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僅立足于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樹立大教育觀,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思想政治課實踐活動包括兩個方面:
1.個體的活動,如書報的閱讀、資料的收集整理、觀察記錄、制作廣告詞、調查報告等。
2.群體的活動,如參觀訪問、社會調查、興趣小組、合辦壁報、召開主題班會等。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激發(fā)其求知欲望,鍛煉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總之,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都只有通過體驗才能實現;只有在合作體驗中,學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地發(fā)展;“為學生的合作體驗而教”應成為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座右銘。
作者單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