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章
摘 要:本文主要就數學教學提出筆者的觀點和看法,一名合格而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既需要在自身方面發(fā)展、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并在課堂上利用多種教學方法;還需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興趣,并注意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唯有如此,方可在數學教學方面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效。
關鍵詞:數學教學 風格 興趣 思維
一、引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專業(yè)化已成為當今國際教師教育共同的發(fā)展趨勢。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授業(yè)解惑,但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合格教師,單純這一點是不足夠的。如何把一門課教好,如何做一位合格的教師,這不僅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技術。
根據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尤其是近幾年的教學),筆者總結出自己的教學觀點,認為如果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在自身和學生兩方面下工夫。就教師自身而言,需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并在課堂上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在學生方面,教師既需要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唯有兩方面相結合,方可順利而成功地引領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二、教師對于自身的提高
1.努力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是教學工作個性化的穩(wěn)定狀態(tài)的標志。教師風格的形成既有助于在課堂上將所授知識淋漓盡致地呈現,又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并適應教師的課堂教學。
以個人為例,根據自身的綜合條件和個性特點,以及教學風格的外在表現,我把個人教學風格歸屬于“理智型”。在近幾年的教學中這種風格已趨于穩(wěn)定。就教學形態(tài)而言,“理智型”風格體現“理”中帶“智”。這里的“理”是指數學邏輯嚴密,想象豐富,聯想開闊,教學系統內部各因素和各部分之間協調統一、系統性強,這里的“智”是指隨機應變,棄舊求新,化靜為動,變直為曲,寓情于理,寓趣于理。就課堂教學結構而言,“理智型”風格常表現為課的開頭有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切入點,課的中間部分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教學方式變化有致,教學環(huán)節(jié)與階段之間的銜接自然流暢,課的結尾合乎邏輯。就教學方法而言,“理智型”風格對各種教學法都具有“兼容性”。在本人的教學實踐中最常用的就是“讀、議、講、練、問、答”教學法。經驗證明這種教法特別適合于中師數學教學,適合于教師當“明智的輔導員”。教學風格應該是不斷發(fā)展的,即使是已經成型的風格,也應該隨時代變化而發(fā)展,精益求精。
2.在日常的教學中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試題之教學方法
要想學好數學,多多做練習是必須的。讓學生多做練習,并且不斷進行正誤對照,并且要學生說出每一步的運算依據,就一定能在數學學習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績。此法實施過程分為“課前預習、板演練習、指導自學、學生評改、教師講評”五個環(huán)節(jié)?!鞍逖菥毩暋睉槌龃硇缘膶W生上臺板演。針對板演暴露出的問題,使學生從反面吸取教訓,加深對概念、法則的理解和應用,為學生的主動學習開路排難,為精講提供可能。
(2)概念之教學方法
在概念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感到抽象,難以理解,或理解不透,抓不住關鍵、重點。正因為如此,在上課前,需要把主要新課內容簡要說給學生,指出重難點,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本和相關知識點的內容,采取“講解、閱讀、議論、練習”教法。學生對新舊知識的比較、聯想,可以將這些知識點有機的結合起來,成為自己的新知識。課上組織前后四位同學把讀書產生的問題都提出來,四人一起議論,用書本知識加以回答。對于解答不了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一起探討,求得徹底解決。最后再小結,鞏固練習。
(3)公理、定理之教學方法
在對于公理、定理的教學中,要以歸納發(fā)現式教法為主。此種教法,關鍵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認知材料,啟發(fā)他們發(fā)現新知識的機會。步驟可以設計為:①復習提問;②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而創(chuàng)設啟發(fā)的情景。
(4)應用題之教學方法
以“讀、議、究、講、練”為主。因為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不明顯,故重在分析、理解題意,然后以列表、畫示意圖為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要讓學生先閱讀再議論,然后與老師一起分析其中的數量關系,明確已知和未知,進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驟。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根據題中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數學方法,通過交換角度思考問題,就可以發(fā)現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學生一定能產生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
三、教師對學生的引導
1.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蘇聯數學教育家奧加涅說過:“數學教學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是否能保持和發(fā)展?!边@說明學生是否具有學習興趣,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大腦的各個器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活動。老師的能力大小不只體現在“講授知識”,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動手操作來掌握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介紹我國在數學領域的卓越成就,介紹數學在生活、生產和其他學科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之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通過設計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讓學生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和發(fā)現的快樂。運用適當的數學方法和手段引起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代數學》這一課中為了得出“在一定時刻同一地方物體的實際高度與它的影長成一定的比例”這一結論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到太陽下動手測量與計算,然后讓學生自己對比結果,思考原因,最后得出結論。這樣,在觀察中使學生既了解了周圍生活,又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在積極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等得到了發(fā)展,也使教材“活”起來,更使課堂也“動”了起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設計開放型習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恰到好處的習題,不僅能鞏固知識,形成技能,而且能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除注意增加變式題、綜合題外,適當設計一些開放型習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克服學生思維的呆板性。解答開放型習題,由于沒有現成的解題模式,解題時往往需要從多個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和探索,且有些問題的答案是不確定的,因而能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平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防止越俎代庖。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勤于發(fā)問。(2)引導學生辯證思維,增強思維的批判性。質疑權威、批判權威,鼓勵學生大膽敢言,辯證地看待和解決問題。(3)提倡別出心裁,鼓勵思維的獨特性。提倡學習方面的創(chuàng)新,能極大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4)鼓勵探索研究,發(fā)展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通過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加以適當應用。例如在講正負數時,可以聯系生活中的收入盈虧、溫度升降等問題來體現數學的生活性。
四、結語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而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需要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更需要認真地思考,如何在課堂上調動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上活躍跳動的音符。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發(fā)展方面做出一番功夫。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給他們一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樂學、會學、善學。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高密市井溝鎮(zhèn)田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