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芬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引導中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目的在于通過讓中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動腦與動手,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中學歷史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歷史小論文 中學生 歷史教學
任何教育都是面對人的教育,都是以培養(yǎng)有素質(zhì)、有能力的人才為終極目的,歷史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本人試圖通過引導學生針對所掌握的歷史知識和相關資料,撰寫一些短小精悍的小論文并加以講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鍛煉中學生利用信息、綜合分析、針對問題、提出對策的能力,使教學的過程轉變?yōu)檎J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避免出現(xiàn)死讀書、讀死書的怪圈,努力培養(yǎng)學者型、應用型的高素質(zhì)中學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要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傳統(tǒng)的做法是讓學生強迫記憶、重復記憶,同時,在記憶的過程中使學生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即歷史學習就是死記硬背。其實不然。通過利用所學知識,綜合所學知識,手腦并用,撰寫歷史小論文,就會收到傳統(tǒng)記憶達不到的效果,甚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會更深。
一、設計情境
即設計出一個讓學生產(chǎn)生疑問需要分析解決的問題情境。舉例如下:有人認為秦始皇是有名的一代暴君,他罪惡滔天,所作所為阻礙了歷史的發(fā)展,對他應該全盤否定。你的看法如何?請自擬標題試論自己的觀點。
二、提供材料
考慮到中學生年齡和知識范圍的限制,除了要求學生閱讀教材、查閱課外資料外,我還提供了一些可信的歷史材料作為補充,可以選擇歷史原始資料,也可以選擇后人對歷史事件、過程的認識和評論。另外,適當提供一些教材中未體現(xiàn)的觀點來開闊學生的眼界,如翦伯贊評價“焚書坑儒:……在當時統(tǒng)一與分裂激烈斗爭的年代里,秦始皇用這種手段來打擊復活封建貴族政治的思想,又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事?!?/p>
三、跟進指導
一是指導閱讀,教會學生如何查閱資料;二是指導分析討論,教會學生提取有效的歷史信息;三是指導撰寫小論文,教會學生如何做到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嚴密。
四、因勢利導
對于教材中材料豐富的、學生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論題,可要求學生課堂內(nèi)完成。而對于涉及范圍大的、需要較高程度的理解和分析的論題,就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到圖書館去讀書查閱資料、思考分析、拓展思維空間。還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研究小組,設一名組長負責分配任務和協(xié)調(diào)工作,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研究論題和材料,開闊其眼界活躍其思維,同時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
五、及時鼓勵
歷史小論文是學生研究學習的成果,對這些研究成果,我總是認真負責地批閱每一篇文章,做出恰當合理的評價。有的劃出表達準確而生動的語句,在旁邊批語表揚;有的在最后寫上總批語,表揚肯定其突出之處,婉言指出其不足之處。
六、做好反饋
對于小論文的寫作情況,認真做好統(tǒng)計以及時反饋給學生。主要是開一堂總結課,采取分析加總結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在總結的過程中,肯定表揚立意新穎的小論文;指出并質(zhì)疑觀點論據(jù)分析有誤的文章,讓學生討論、辨析這些問題;對于觀點出現(xiàn)對立的情況,還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辯論,以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和開放。
總之,撰寫歷史小論文的教學設計在于激發(fā)、鼓勵、支持學生養(yǎng)成獨立觀察、判斷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尤其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觀念和創(chuàng)新能力。近年來,我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應用知識的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契合了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的內(nèi)在要求。本人認為,在我們的歷史教學實踐中,應該讓歷史小論文的教學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單位:孟州市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