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張軍秀
淺談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滲透
黑龍江 張軍秀
針對目前中職生源素質(zhì)下降,英語學習熱情低,英語教學難度增大的現(xiàn)狀,教師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探討并總結(jié)調(diào)動情感因素的有效做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職;英語教學;情感滲透
能主動選擇到中職院校就讀的學生基本是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他們普遍表現(xiàn)出為:學習目的性不明確,沒有學習興趣、進取心和自信心。英語教和學的各項實踐活動難以開展,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對于這樣的學生,如何進行英語教學,保證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使他們掌握一定的讀寫能力和聽說能力,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中職英語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單純的學科教學模式上,只傳授英語知識,忽略中職生的心理因素以及英語學習障礙的研究,應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學習觀、方法觀,抓住學習的心理問題、行為習慣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從本質(zhì)上解決英語教學難題。研究中職生英語學習的經(jīng)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成績低下的心理問題是:沒有成功的體驗,自卑,缺乏自信,害怕挑戰(zhàn),遇到挫折就退縮,因而也就失去了獲得成功的機會,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自暴自棄。對此,我們根據(jù)相關理論采取情感教學模式,有效地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以情育情的根本乃至整個情感教育的根本,就是用情感來培育情感。以人為本,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這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用自身真摯、深厚的感情和自身的人格力量、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情感,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從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是引導學生對該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的重要因素。不少教師上課嚴肅有余,親切不足,講課時缺乏激情,課堂上對學生出色的表現(xiàn)常常無動于衷,又很少鼓勵較差的學生盡量嘗試。師生之間的互動根本得不到體現(xiàn),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影響?,F(xiàn)代教育心理學認為,語言教學過分強調(diào)認知因素而忽視情感因素會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影響,造成情感空白。這是造成上述學生成績落后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必須注重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滲透。
事實上,外語教學的目的之一,甚至可以說最高層面的意義就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遠大的目標、濃厚的興趣、愉快的情感、堅強的品質(zhì)、獨立的性格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素質(zhì)的人才,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做到關注學生的情感,又能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降低情感障礙,我們應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悅耳、悅目、悅心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要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正確科學的引導,使其降低學習中出現(xiàn)的過度焦慮癥狀,保持適度焦慮,讓他們對外語學習持積極的態(tài)度。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學習,在這種狀態(tài)下,常常把所學的知識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此,一個教師就應努力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堂上,每天可以讓值日生到講臺上做“duty report”,內(nèi)容可以包括同學的出勤情況、當天的天氣情況等。還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一些小游戲、小表演和小比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外,組織學生辦英語黑板報、英語朗誦、學唱英文歌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產(chǎn)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當下流行的“賞識教育”是以欣賞和夸獎為主導的教育方法,它特別適合于青少年教育,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賞識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信。從心理學角度看,表揚比批評好,因為表揚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積極的,它能使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相反,批評往往讓人感到壓抑。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不能存在偏見和歧視,認為他們一無是處,每個人都有他的閃光點,教師就要扮演“伯樂”的角色,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這些閃光點。學生一旦得到老師真誠的贊美,就會覺得老師重視他,獲得的贊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們的行為習慣、思想表現(xiàn)、知識水平就會越來越接近教師的期望值。實踐證明,一個不會贊美的老師是不會受到學生歡迎的,賞識教育應當是開放性的,能夠讓受表揚者得到最大的心理滿足,獲得更多的自信。贊賞的言語、肯定的目光、微笑的點頭,可以傳達出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學生答對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Great/Very g00d/well done/……即使學生回答錯了,教師也要給予及時的幫助,并給予鼓勵:Try again/It doesn't matter/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等等。
英語教材蘊涵著豐富的情感資源,認真分析教材,提煉其中的感情因素,在課堂上有節(jié)制地發(fā)揮出來,以情動情,用自然真實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但情操的陶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非一堂課所能解決。對學生高尚情操形成的促進作用需要英語教師長期不懈地努力。當前,關注情感態(tài)度是國際基礎教育改革趨勢的重要特征之一。英語學科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態(tài)度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列為課程目標之一,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學活動中,只有確立情感教學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知情并進”,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總而言之,我們英語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學中以就業(yè)為導向,以人為本,關注認知的情感培育,控制不良情感在教學言行上的流露和感染,以舒暢的心境、飽滿的情緒、熱烈而豐富的感情挖掘語言教學的最大情趣,對學生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更導之以行,同時不脫離教學目標的主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英語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衛(wèi)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