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牡清,孫 剛
(山西大同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熱點話題
陽光體育實施背景下的籃球運動開發(fā)
郝牡清,孫 剛
(山西大同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0)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籃球運動進行分析,從人們健身需求的角度出發(fā)開發(fā)挖掘籃球運動的比賽形式,通過軟化、弱化比賽規(guī)則擴大參與人群,從而推動陽光體育的深入開展。
陽光體育;籃球運動;開發(fā)
本文以學生參與的覆蓋面為出發(fā)點,從規(guī)則、技術難度著手對籃球運動進行適當?shù)娜趸瘉黹_發(fā)其自身的價值,為更多的學生參與鍛煉提供素材,為推動陽光體育的順利開展做出貢獻。
籃球一直以競技的形式被人們所接受,傳統(tǒng)的認識觀念使大多數(shù)普通學生更愿意欣賞而不愿意參與其中。在“全國億萬學生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背景下,學生更需要的是從欣賞者變?yōu)閰⑴c者,這一角色的轉變是學生參與鍛煉的迫切需求。在軟化籃球競技動作的基礎上,不斷地調整器材與規(guī)則限制,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使其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2.1 開發(fā)多樣化的參與形式
籃球運動一般以“五人制”全場比賽為主,對速度、力量要求較高,這種比賽形式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參與。沒有接觸過籃球的學生,適合在小區(qū)域的場地中參與。比如,三人制半場比賽、四人制半場比賽、二人對抗賽等。區(qū)域小、參與人數(shù)少的比賽形式對參與者的體質要求相對低,基本能夠滿足愛好運動而技術偏低這一群體的需求。為了充分挖掘籃球運動的娛樂性、游戲性,在參與形式上可以引入一些新的籃球運動項目,如乒乓籃球、人籃球、水上籃球、無板籃球等來擴充籃球運動的比賽形式,為不愿意參加鍛煉的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他們在娛樂式的籃球運動中體驗鍛煉健身,利用籃球的娛樂性、趣味性,吸引更多的人參與。
2.2 弱化籃球競技規(guī)則,擴大參與面
要想使籃球運動成為適合每個學生參與的運動項目,就必須把籃球運動的一些技、戰(zhàn)術進行弱化、規(guī)則進行簡化,來迎合普通學生的鍛煉需求,使籃球運動從單純追求學生外在的技術水平轉向追求學生的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并通過參與籃球運動,不斷完成在校期間的生長發(fā)育、增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
圖1 多元化的課余籃球健身運動體系
2.2.1 增加比賽節(jié)數(shù),采用“每人觸球制”比賽法采用“每人觸球制”,即“一方由守轉攻時,同隊的隊員必須至少觸球一次,否則投中無效,判為違例,由對方隊員擲界外球重新開始比賽”,通過改變比賽規(guī)則來約束比賽中參賽人員的個人主義,同時也給其余參賽者提供觸球的機會,讓更多的人在新規(guī)則的約束下被動地接受鍛煉,促使其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
2.2.2 讓分比賽法為了調動弱隊的積極性,激發(fā)強隊的拼搏精神,在比賽前,讓比分存在一定差距,優(yōu)勢隊讓弱勢隊比分,即0:12等,這樣可以讓少數(shù)人參與的運動變成人人都敢參與,降低參賽條件,擴大參與的覆蓋面,為學生實現(xiàn)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陽光運動計劃提供更多的途徑。
2.2.3 規(guī)定限制法為了調動更多的人參加籃球項目,在比賽時,要求每節(jié)上場人數(shù)不能相同,在最后一節(jié)時方可組合本隊的最佳球員進行比賽。此規(guī)定能調動更多地學生參加比賽,并且也不失比賽的激烈性。
2.3 比賽評判人性化
對比賽勝負的評判可以采用定性評價方法與定量評價方法相結合來決定比賽的結果,把比賽的目標轉移到比賽的過程中,關注參賽人員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
課余體育中應構建多元化籃球健身運動形式,為學生的參與提供多種選擇,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使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鍛煉的習慣、意識。筆者設計了多元化的課余籃球健身運動體系。(圖1)
把課余籃球健身運動分為個體、群體、社會三個層次。以個體為主的鍛煉形式是課余籃球健身運動中常見現(xiàn)象,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區(qū),經(jīng)??吹綄W生個體的運動形式,這一層次在課余籃球健身運動中居于最基層。但從功能上看卻是對人體自身進行生物改造最富實效的形式之一。
在課外,以小團體形式組織的籃球活動是課余籃球健身運動的中等層次。它是課余籃球健身運動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這種形式可以提示人際關系,反映人際交流的內容和形式,特別是人際交流對學生人格形成和鍛煉效果的關系。在這種形式中,通過發(fā)揮小團體的教育力量和互動作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良好的態(tài)度和社會需要的行為規(guī)范、能力等。
社會是課余籃球健身運動的高級層次?,F(xiàn)在許多學校的課余籃球活動與社區(qū)交融于一體,或者是以社區(qū)體育形式表現(xiàn)出來。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學校體育的范疇,具有社會體育的價值意義。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所倡導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不僅要體現(xiàn)在學校,也應該體現(xiàn)在社區(qū)中,“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民生口號正是陽光體育運動的真實再現(xiàn)。
[1]張靜蘋.籃球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貴州體育科技,1999(4).
[2]褚翔,艾湘南.試析大眾體育中的“三人籃球賽”[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 ,36 (1):79.
[3]彭敏.“四人制”籃球教學比賽在普通高校中推廣意義[J].體育與科學,2002,23 (5).
[4]洪杰.籃球運動的健身娛樂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17 (4).
[5]毛偉民.日漸流行的三人籃球賽[J].籃球,1996(8).
G807.0
A
1674-151X(2010)07-05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7.026
2010-04-15
山西大同大學校級青年科研基金項目(編號:2009Q12)。
郝牡清(1975 ~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