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仲宇
讓低年級體育常規(guī)的養(yǎng)成多點情趣
□喬仲宇
一年級體育是整個學校體育的起始階段,孩子是剛剛?cè)胄5男律?,對體育課堂常規(guī)感到陌生,上課隨意性很強,常常會在課上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教學效果。開始以為一年級的孩子哄哄騙騙、嚇唬嚇唬就行,在實際教學中,常常因為孩子找不到隊,或是過于興奮而導致不能完成教學任務(wù)。雖然說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天真無邪的表現(xiàn),但在教學過程不加以正確引導,既不利于正常體育課堂教學的開展,又不利于學生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以為,體育啟蒙教育在于習慣養(yǎng)成。
由于一年級的小學生有好動的特性,情緒變化快,能引起他們好奇、感興趣的事情實在太多,再加上有些體育課內(nèi)容乏味,或老師講得枯燥,讓他們在體育課上“不走神兒”就更困難了。有關(guān)研究資料表明,人的注意所保持的時間是因年齡的不同而有差異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保持時間只有15~20分鐘,所以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對體育課常規(guī)進行反復的練習。如:上課鈴聲響后,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上課鈴聲響,把隊站站好,上課守紀律,眼睛看老師?!痹趦焊璧膸酉?,學生會由喧鬧變?yōu)榘察o。在課中站隊時,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聽到口令,”學生回答:“立正站好。”……學生的思維應和老師的思維達到心領(lǐng)神會的境界,養(yǎng)成老師的每一個口令、每一個動作,學生都能意會。使其明白了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運動中鞏固,不知不覺中行為得到規(guī)范和強化,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具體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不管有無進行教育的自覺性,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示范。一年級學生正是模仿力最強的時期,他們的學習從模仿開始,他們對教師有著的期望和依賴,往往是他們在觀察老師時會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和“模仿效應”。由于他們的認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教師又是他們的密切接觸者,要以身作則,做出榜樣,起到正面誘導的重要作用。如:有時候教師在課上會讓孩子幫忙拿、收一些器材,在這時如果對孩子說一聲“謝謝”,孩子一定會不自覺回答說“不用謝”,這樣孩子會在不自覺中受到影響,模仿老師的語氣、表情與人交往,他們會在遷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用語和“效仿”的習慣。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過:“兒童都有希望獲得被認可的天性?!痹诮虒W中教師常以“你能行……”、“我相信你一定能……”、“加油!你可以的……”的語氣表露對學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面對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要以欣賞的態(tài)度來對待。及時的鼓勵是非常有效的,這種鼓勵不只是來自老師的,也可以來自學生自己。尤其是對于活動中經(jīng)常落后的孩子,在眾多學生面前經(jīng)常性的失敗會使他們對體育活動產(chǎn)生自卑乃至畏懼感,進而使其失去對體育的興趣。而教師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則更能激起學生完成教學任務(wù)的興趣和信心,逐步養(yǎng)成“愛拼”的習慣。例如:我在上“前滾翻”一課時,班級有個孩子從一聽到我宣布課題后就一直耷拉著頭,課前的準備活動和游戲都顯的不夠主動,結(jié)果在練習前滾翻的時候,終于有孩子說了:“老師,QQ同學不想上這個課,他太胖了翻不過去,他害怕!”我聽了后,走過去摸著孩子的頭說:“不用害怕的,老師來幫助你,你一定沒問題的,來,加油!”孩子聽了后還是有點勉強,這時我就讓其他的孩子一起來為他加油,在我和同學們的幫助和鼓勵下,這孩子成功地完成了前滾翻的動作,當他站起來的時候全班孩子都在為他鼓掌,頓時QQ的自信心就增加了。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在這節(jié)課上孩子們表現(xiàn)的都很勇敢,動作完成的也很不錯,我想下一節(jié)課的成果會令大家更滿意的,是不是啊?!”孩子們響亮而大聲的回答我:“是”。由此看出,教師通過各種激勵語言,鼓舞著學生們高昂的情緒,調(diào)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喚醒了學生“愛拼”的潛在的學習動力。
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中,特別是在寬廣的操場上,學生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而影響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這是正?,F(xiàn)象。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則需要老師的常抓不懈、規(guī)范不止。例如:因為在室外的原因,哨子成了我們上課的好助手,每次當孩子們不在狀態(tài)的時候,我都會在哨音后說:“小眼睛,”孩子們就會立刻大聲的回答:“看老師!”這樣孩子們就會立刻安靜下來。同時我在每周都會向孩子們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并及時地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guī)范要求與實際行為相對照。每月根據(jù)學生實際更換新的奮斗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引導學生在評價自我,評價他人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自律,增強自信,達到自強。
總之,體育啟蒙教育在于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學生要認真鍛煉,踏踏實實,從點滴做起。并引導學生加強對自己鍛煉計劃的實施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督。不斷提高學生積極參與鍛煉的自律性,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江蘇省淮安市天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