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曹 俊,肖 君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知識高頻率更新。終身學習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學習時間延續(xù)至人的一生,學習空間拓展到整個社會,如此才能適時更新知識、提高技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學體系,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fā)展需要。
但是,經過多年的遠程教育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在終身教育領域仍存在以下問題:終身學習者大都是自主學習者,學習過程中面臨豐富的網絡資源,容易迷航;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只和計算機交流,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學習效率不高,漸漸失去學習動力。這些情況造成了學習者不能持續(xù)學習或流失,究其原因,往往與終身學習平臺建設及平臺所支持的學習模式有很大的關系。
本文由遠程開放教育平臺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入手,結合Web2.0的技術模式,以上海終身學習網為例,探索了能夠有效支持終身學習的平臺整體架構和功能模塊,以及基于該平臺開展的多種類型學習模式,從而有效促進學習者的終身學習。
1.遠程開放教育平臺建設與發(fā)展方向
目前各省市級的遠程教育平臺已經實現(xiàn)了基本的資源整合、教學功能及學習管理功能,平臺發(fā)展穩(wěn)定并取得了初步的實踐成果。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學習平臺利用率低;過多地強調技術的使用;資源重復建設現(xiàn)象普遍存在,資源質量不高;個性化服務較少,不能滿足實際的學習者多樣化的需求等。
文獻調研顯示,未來遠程教育平臺發(fā)展方向表現(xiàn)在:(1)開放性。開放性包括教學資源的開放、學習對象的開放、學習模式的開放等。未來的平臺應整合各行各業(yè)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有能力服務于廣大的學習者,包括市區(qū)縣以及各行各業(yè)的學習者。既能為學習者提供學歷教育,也能提供職業(yè)培訓,建成多樣化、多層次的遠程開放教育平臺。(2)個性化、一體化。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背景各不相同,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顯得格外重要,一體化是完整的學習過程必要的支持。(3)多種體驗。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以多樣化的學習模式促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并能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4)多終端。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能夠實現(xiàn)自適應轉換,使學習能夠實現(xiàn)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泛在學習和移動學習。(5)學分銀行。打通行業(yè)壁壘,完整記錄終身學習的全過程。
遠程開放教育平臺應該成為終身教育的載體和終身教育發(fā)展的直接推動力,促進生命價值提升,提倡受教育者的主動接受和積極參與,使學習者進入學習的真實場域,生成自我學習的定位,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終身教育。
2.Web2.0的技術體系與學習作用
莊秀麗博士的研究發(fā)現(xiàn),Web2.0技術所產生的學習作用表現(xiàn)在:(1)有助于學習者形成主動學習探索的習慣,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2)有助于深化學習者對社會化網絡規(guī)律及其作用的認知,即對群體智慧作用機制與發(fā)生過程的認知。(3)有助于學習者逐步實踐社會化學習方式,也就是形成參與、分享、共創(chuàng)的用網行為習慣。[1]隨著Web2.0的發(fā)展和應用成熟,Web2.0體現(xiàn)出來的學習理念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Web2.0逐漸形成以Blog、Wiki、Tag、SNS、RSS、IM等應用為核心,將六度分割,長尾理論、xml、Ajax等復雜的理論和技術移至后臺,實現(xiàn)學習者的廣泛參與,學習資源的生產和傳遞以及再生都實現(xiàn)了去中心化,使每個人都成為網絡的主體。這與致力于終身教育的遠程開放教育平臺的目標:實現(xiàn)每一位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是一致的。未來的網絡學習會日益凸顯學習者的主體地位:(1)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包括個性化資源的推送和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2)強調學習者的情緒體驗,包括學習者對學習資源的可用性,有用性,可靠性,可擴展性及滿意度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證;(3)圍繞生活各方面的垂直細分學習網站,強調為學習者提供真實生活場域學習;(4)線上和線下以及虛擬現(xiàn)實的結合;(5)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和移動互聯(lián)網的結合;(6)大眾文化向專業(yè)文化的過渡。
我們在此以上海終身學習網為例探索遠程開放教育平臺的建設思路及學習模式探索。
1.上海終身學習網概述
上海終身學習網(www.shlll.net)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遠程教育集團承建的。上海終身學習網于2009年4月正式開通,是一個集課件搜索、課件學習、課件交流、課件測試、課件評價、學習記錄查看、區(qū)級子平臺等功能與一體的統(tǒng)一門戶,具有查詢、學習、管理和統(tǒng)計等功能。[2]
經過多年的不斷發(fā)展和建設,上海終身學習網的學習資源建設日益完善。目前學習資源內容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繼續(xù)教育、黨員干部教育、社區(qū)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八大類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資源容量超過12T,其中的高等資源已整合形成2000多門課程,包括上海交大、華東師大、上海電大等高校的部分精品網絡課件及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精品資源,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和更新。
為了逐步滿足用戶多樣的終身學習需求,進一步提升平臺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充分運用Web2.0的技術理念,平臺于2011年3月進行了升級改版。新版學習平臺以原有平臺為基礎,分析用戶的學習需求,在學習目標導向、學習過程引導、學習全局管理、學習活動參與以及學習成果激勵等方面加以完善,建立了360度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
2.上海終身學習網的整體架構及主要功能
上海終身學習網基于Web2.0的體系架構如圖1所示:該學習平臺以學習者需求為出發(fā)點,借助Web2.0的成熟技術,構建具有個性化服務特色的終身教育平臺,并最終服務于終身學習者。
圖1 基于Web2.0的上海終身學習網體系架構
上海終身學習網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
(1)學習資源主動推送模塊
終身學習網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主題引導的系列課程推薦和個性化學習內容推送,為學習者提供學習目標和學習資源,更快速的幫助學習者定位學習內容,并最大化的擴展學習者的學習范圍。
依據學習者信息推薦學習資源。當學習者初次進入終身學習平臺,只要成為該平臺的注冊用戶,填寫個人的職業(yè)信息和愛好信息,平臺就會為學習者推薦相應的學習內容,該功能有助于初次使用該平臺不知學習什么的學習者,也有助于學習者更快速定位自己所需要的資源。
依據學習者學習內容提供擴展學習資源。當學習者多次使用該平臺后,平臺會根據學習者的學習內容推薦更多的相關的學習內容,使學習者對學習者所了解的內容有更多更深入的學習。
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資源系列推送。學習平臺每個月會有特定的主題學習,圍繞某主題或熱點進行的廣泛學習,主題可包含在線課程推薦、活動組織和BBS討論,也可由各街道/社區(qū)進行每月主題策劃、組織、推薦,并在終身學習網進行推廣。學習者也可以選擇關注該主題進行學習,即使在主題學習活動之后,學習者仍然可以繼續(xù)關注,參加相關的學習活動。
自主學習中,只有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才可能開始并且有效。該平臺充分發(fā)揮了學習目標在學習中的作用,在不同的情況下,學習者可以選擇符合自己特定情況的下一步學習計劃。該學習平臺會根據學習者的信息最大化的提供信息,且每次登錄都有所部分不同和改變,這樣就是盡量減少學習者錯過的機率,并且使學習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習者的主體性。
(2)學習進度參照體系模塊
終身學習網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會跟蹤記錄學習者的學習進度,并且配置了相應的學習進度參照體系,學習者可以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進度的快慢,以便于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在網絡學習中,學習者很多時候都是獨立自主學習的,往往會感到很孤獨,也容易喪失學習動力和目標。為了避免學習者這種情況,該平臺專門設置了學習進度參照體系(圖2)。
圖2 學習進度參照體系
學習進度參照體系是根據已完成課程的學習者的學習進度為標準,按學時為學習進度得出“標準學習進度”(學習周期和日均學習時間),然后將學習者個人的學習進度比對“標準學習進度”,給予學習者落后提醒和超前鼓勵。如此,學習進度參照體系就可以激勵學習者按照一定的進度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避免了學習過程無限拖延的情況發(fā)生,也可以讓學習者不至于迷失方向,適時的提醒和獎勵可以更加堅定完成學習的信念。
(3)多樣化目標激勵體系模塊
終身學習網網絡平臺建立了“積分-證書-頭銜” 一體化的學習激勵體系,形成了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評價體系。該體系為學習者學習過程提供激勵,為學習成果評定提供支持,并通過個人護照陳列展示其學習成果。
積分是形成性評價的表現(xiàn)。學習者的積分是學習者可通過課程學習、論壇交流和活動參與等方式累積積分,積分可分為有效積分和累積積分,累積積分與頭銜相對應,積分可用于兌換在線課程證書。積分可以和日后建立的學分銀行實現(xiàn)對接。通過積分可以反應學習者的學習時間的累積,學習者是否在學完某門課程后及時通過測評取得證書,積分是形成性評價和監(jiān)控學習過程的重要參考。
在線課程證書是總結性評價的體現(xiàn)。在線課程證書是上海終身學習網頒發(fā)給學習者的虛擬鼓勵。每一張在線課程證書都代表著學習者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終結,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學習里程碑。所有收集的證書都會被展示在個人學習護照中,學習者可以瀏覽學習護照,查看已經掌握的技能。
頭銜是積分積累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頭銜是上海終身學習網頒發(fā)給學習者的虛擬稱謂,以積分來劃分頭銜等級,共分十級。新用戶通過不斷學習,豐富自己內涵,每個人的頭銜都可以升級,也能激勵學習者多多學習,獲得更高一級的頭銜,頭銜可以代表學習者在該平臺中的地位和資歷,也為學習者提供激勵目標。
個人排行榜是激勵和獎勵的評價形式。個人排行榜包括每個月的學習之星,學習積分排行,課程證書排行,活動獎章排行,對學習積極的學習者可以起到獎勵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激勵其他學習者好好學習。
學習動機是學習開始和維持的根本原因。多樣化的目標激勵體系在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使學習者能更好地堅持學習。“積分-證書-頭銜” 一體化的激勵形式表現(xiàn)在多方面的激勵,相當于為學習者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我性與社會性同時存在的學習激勵環(huán)境。
進行終身學習的學習者更多的是依據自己的工作需求、生活需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制定自主學習步驟,依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學習。上海終身學習網建立了豐富的資源,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一體化的激勵體制,全方位的支持終身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展各種形式的自主學習。
1.基于學習主題的自主學習模式
基于主題資源的自主學習模式是建立在終身學習網功能模塊之上的?;谥黝}資源的自主學習模式就是針對特定的主題,通過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各種不同的資源而展開的一種自主學習模式。該模式強調確定主題,與主題相關的學習資源,學習者利用資源展開自主學習。如何高效地使用這些大量的資源,就有賴于對資源的分類和管理。依據資源的形式及性質分為以下三種具體可操作學習模式(如圖3):
圖3 基于學習主題的自主學習模式
“主題學習資源”學習模式。該模式主要針對學習平臺或者社區(qū)設計的每月學習主題,通過這種方式將特定主題的資源集中供學習者學習。學習者在沒有學習目標的情況下學習該主題。該主題資源通常與日常生活相關,適于廣大的學習者選擇。學習網平臺利用關鍵詞對資源分類,同時學習者也可以自己設定主題,通過關鍵詞搜索將相關資源集中并通過收藏課程或選擇課程的方式對資源管理和學習。
“配套主題學習資源+專家講座”學習模式。該模式主要考慮到專業(yè)性強的學習內容,對于學習者可能會有難度,由專門邀請的專家開展講座,針對專業(yè)問題進行指導學習,并解答學習者的提問。該模式可以由學習者預約和建議相關的專家和相關的專題學習。該平臺都會組織相關的學習活動。
“配套主題學習資源+線下活動”學習模式。該模式適用于需要協(xié)作和實踐應用的學習內容。促使學習者不僅要結合在線的資源學習,同時提倡學習者依據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實際操作。
基于主題資源的自主學習模式有以下特點:
資源的主題性和情境性。在基于主題資源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資源通過學習主題而聚集,經過學習者情景化后,才能服務于主題,所以基于資源的主題學習具有主題性和主題的情景性。
資源組織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和漸進性。學習網平臺主要以課程的形式組織資源,課程本身具有的系統(tǒng)性、漸進性和完整性,適合學習者對主題有個完整和深入的認識。
資源內容的實際應用性。學習內容主題的確定一般都和學習者的生活,工作密切相關,學習者可以將學習與生活和工作結合起來,相互促進。
基于學習主題的自主學習模式是上海終身學習網最主要的學習模式,該平臺致力于優(yōu)質資源的建設和整合,是很好的“學習超市”,學習者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學習資料。
2.基于學習伙伴的協(xié)作學習模式
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總是自己學習的,也需要同伴的鼓勵和交流,從而增加學習樂趣,更容易促使學習的完成,同時也能結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終身學習平臺提供了學習圈和學習話題,為有共同興趣的學習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依據不同的話題組織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可操作的學習模式(如圖4):
圖4 基于學習伙伴的協(xié)作學習模式
基于“學習圈”的協(xié)作學習模式。學習圈往往由版主創(chuàng)建固定的學習主題,比如“食療養(yǎng)生學堂”、“現(xiàn)代健身學堂”、“幼兒交流”、“旅游天地”等。學習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主題申請加入學習圈,查看其他人的發(fā)帖,并且交流和學習。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習者圍繞主題進行資料集中共享和匯總和討論。同時學習者參與討論和發(fā)帖都可以積累相應的積分。
基于“熱點話題”的協(xié)作學習模式。熱點話題是可以由學習者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主動發(fā)起帖子,會吸引有同樣興趣的學習者共同討論。往往可以解決學習者的實際問題。達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基于“學友”的協(xié)作學習模式。學友是該平臺提供的學友推薦功能。在學習網中,經常有學習者選擇同樣的課程,該平臺可以將選擇了同樣課程的學友推薦給學習者,通過“添加關注”和“發(fā)消息”的功能關注其他學友的學習進度和狀況,往往能形成很好的對照下的鼓勵和榜樣作用,也能形成討論的基礎。
以上都是為了減少學習者在學習中的孤獨感而設置的協(xié)作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往往具有短暫性、及時性和實際應用性,可以解決學習者的實際問題。同時具有互動性和交流共享性,使學習者的學習視野彼此共享而擴大。同時也具有情感支持和體驗性,使學習者的社會性在獲得別人的幫助和幫助別人的交互活動中得到滿足。
3.基于評比展示活動的學習模式
上海終身學習網的特點之一就是融合了除基礎教育之外的社區(qū)及休閑教育及文化教育為一體的終身教育。所以該平臺提倡學習者參與和體驗,并據此舉辦了豐富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都是關于市民的學習生活的,而且和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市民對社會發(fā)展的關注和參與,在活動結束后還有專門的展示平臺,展示學習者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學習作品以及相應的物質鼓勵等。比如已經舉辦的市民環(huán)保培訓活動、“精彩世博歡樂行”上海終身學習網攝影展。依據評比展示和相應學習方式不同分為以下可具體操作學習模式(圖5):
圖5 基于評比展示活動的學習模式
基于“主題活動+培訓+展示”的活動學習模式。該模式主要針對復雜的操作技能的學習,學習者僅憑網絡資源的講解是不夠的,需要進行專門的培訓和學習才能掌握,在活動開展期間,有相應的培訓班為基礎薄弱的學習者提供學習的機會。如目前正在舉行的喜迎建黨90周年攝影大賽,會將相應的培訓安排,包括主講人、時間和地點等公布在該平臺的通知上,接受廣大市民的報名并免費培訓,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和積極參與。
基于“主題活動+主題資源+測試抽獎”的活動學習模式。該模式主要為促進市民關心社會的主題,通常學習內容為識記性的,因此學習平臺會將相關的學習資源組織好后成為一個體系呈現(xiàn)給學習者,學習結束后鼓勵學習者參加測驗并抽獎,以這種方式來促進市民學習關于社會的相關知識,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市民的社會責任感。該平臺已經組織市民環(huán)保培訓活動就將“綠色世博”、“綠色休閑”、“綠色辦公”等等相關的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習者學習,完成后參與網上測試,并進行抽獎。
本文在總結遠程開放教育平臺建設的背景下,以上海終身網為例介紹了開放遠程學習平臺所具備的典型功能模塊,探索了相應的學習模式。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習者終身學習的參與度和支持度,上海終身學習網正在積極研究移動學習、開心學習,以及情景學習、沉浸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及技術架構,相信未來的學習模式會使更多更多的學習者享受到遠程開放教育平臺所帶來的優(yōu)質、便捷的終身教育。
[1] 莊秀麗.網絡社會化學習技術[EB/OL].[2011-05-30].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SLL2009S.
[2] 上海終身學習網[EB/OL].[2011-05-30].http:∥www.shlll.net.
[3] 龔祥國,陸海云,鄭兵,等.遠程開放教育網絡平臺的構建、應用與反思[J].遠程教育雜志,2006(4):4-8.
[4] 潘慶紅,伍麗媛.基于Web2.0的自主學習平臺研究與設計[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2):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