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利
【中圖分類號】R73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1)08-0261-01
【摘要】目的:探討三叉神經鞘瘤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提高臨床診治水平。方法:對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8例三叉神經鞘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結果:本組38例患者采用腫瘤全切術者33例,腫瘤包膜內切除術者5例,手術均獲成功,無死亡病例。術后發(fā)生顱內感染1例,給予抗生素治療后好轉。5例患者術后出現患側面部麻木,面癱6例,失語3例,癲癇1例,經住院觀察對癥治療后好轉。對本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觀察后發(fā)現,遺留輕微面癱8例,其余均痊愈,無死亡病例。結論:影像學檢查是臨床確診三叉神經鞘瘤的重要依據,經過手術治療可大大緩解臨床癥狀、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三叉神經鞘瘤;診斷;治療
三叉神經鞘瘤(trigeminal neurinoma)在臨床并不多見,約占顱內腫瘤的0.2%、顱內神經鞘瘤的2%左右[1]。其中一半位于中顱窩。該病在35~60歲人群多發(fā),臨床表現可隨腫瘤起源部位、擴展方向及生長發(fā)為不同而異。而手術切除為治療該病的最主要治療方法,手術入路則根據腫瘤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三叉神經鞘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經顱影像學檢查確診。38例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齡25~67歲,平均48.7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4.3年;腫瘤位于左側者13例,右側者25例;按照腫瘤起源分為中顱窩型21例、后顱窩型12例、中后顱窩型5例。
1.2 臨床表現 21例中顱窩型患者表現為三叉神經分布區(qū)疼痛或感覺異常,角膜反射遲鈍,繼而出現感覺喪失或咬肌萎縮,其中5例患者產生III、IV和VI腦神經功能障礙,3例患者出現突眼癥狀,1例患者伴有左側視力喪失。12例后顱窩型患者表現為三叉神經功能障礙,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鳴、聽力喪失、眼震、共濟失調等表現,4例患者伴有后組腦神經與面神經功能障礙、錐體征及顱內壓增高癥狀。5例中后顱窩型患者兼有幕上、下受累的臨床表現,因腦干受壓,均存在長束征。
1.3 影像學檢查 X線頭顱平片29例患者表現為典型的巖尖前內部的骨質破壞,邊緣清晰整齊;13例患者卵圓孔、圓孔擴大,其中5例患者鞍背及后床突遭到破壞。對患者頭顱部進行CT檢查,平掃CT表現為腫瘤呈現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強CT上腫瘤表現為均勻增強;骨窗CT上18例患者巖骨遭到侵蝕破壞,無骨質增生改變;3例患者腫瘤顯示為低密度灶,增強后掃描呈現不規(guī)則或環(huán)狀增強。腫瘤的MRI征象,在T1像上呈現低信號,T2像上呈現高信號,增強后掃描腫瘤呈現均勻增強。
1.4 治療方法 本組38例患者均采用顯微手術切除治療,對于年老體弱不能忍受長時間手術者給予腫瘤包膜內切除,以緩解癥狀;年輕、身體狀況良好者給予腫瘤全切。手術入路根據腫瘤類型不同而異,中顱窩型采用翼點入路,后顱窩型采用枕下乙狀竇后入路,中后顱窩型可采用幕上、下巖骨旁聯合入路,經額顳硬膜外入路,顳下經顴弓-枕下乙狀竇后聯合入路。
2 結果
本組38例患者采用腫瘤全切術者33例,腫瘤包膜內切除術者5例,手術均獲成功,無死亡病例。術后發(fā)生顱內感染1例,給予抗生素治療后好轉。5例患者術后出現患側面部麻木,面癱6例,失語3例,癲癇1例,經住院觀察對癥治療后好轉。對本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觀察后發(fā)現,遺留輕微面癱8例,其余均痊愈,無死亡病例。
3 討論
神經鞘瘤是外周神經鞘的良性腫瘤,可以起源于少突神經膠質細胞——神經髓鞘結合處兩端的任何部位。來源于三叉神經的神經鞘瘤較為少見,是位于聽神經瘤之后排在第二位的顱內神經鞘瘤[2]。三叉神經鞘瘤可以與其他腦神經的神經鞘瘤合并存在,這一點和神經纖維瘤基本類似。三叉神經鞘瘤的臨床表現已經治療措施取決于它們沿三叉神經在顱內的位置。臨床發(fā)現大約有50%的腫瘤位于路中窩內,30%位于顱后窩,而有20%腫瘤為啞鈴型,向顱中窩、顱后窩均有顯著的擴展[3]。患者臨床多變現為同側面部感覺障礙、麻木、疼痛等,其余相關癥狀還包括頭痛、單側面部痙攣、聽覺障礙、局部癲癇發(fā)作、偏癱、步態(tài)異常、顱內壓增高、耳痛、突眼等。影像學檢查是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主要包括X線、CT、MRI檢查。外科手術切除是臨床治療三叉神經鞘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在經過詳盡的神經及影像學檢查后,則應設計手術入路和切除方法。本組38例患者均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切除,手術均獲成功,且隨訪滿意。
參考文獻
[1] 韓林,雷霆,退化性三叉神經鞘瘤:病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8,13(2):102—103
[2] 呼其圖,趙剛,三叉神經鞘瘤的診斷與顯微外科手術治療[J],吉林醫(yī)學,2006,27(9):1102—1106
[3] 陳東,石軍偉,額顳-顳下入路治療中顱凹型三叉神經鞘瘤療效分析[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2(3):329—330
作者單位:476400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