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玲
光影中愛情的不同展現(xiàn)
袁淑玲
愛情一直是個熱點話題,本文試圖通過《泰坦尼克號》和《山楂樹之戀》兩部不同國度的電影作品來解讀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愛情的闡釋和演繹,相同的主題在經(jīng)過不同的敘述手法、電影特技、導(dǎo)演話語、情節(jié)安排之后展示出不同的文化風貌和價值體系。
愛情是一個經(jīng)久不息的話題,被無數(shù)種類型演繹著,電影是一種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通過電影特有的光影技術(shù)將這一人類恒久探討的話題不斷的上演著。但是由于民族心理的差異,在表現(xiàn)愛情主題時,仍然會深深的打上民族的烙印。
若干年前《泰坦尼克號》熱映時,它的導(dǎo)演美國的詹姆斯·卡梅隆憑借此片登上了世界商業(yè)電影的最高峰,并因此而名留青史。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其劇情:
……1912年4月10日,被稱為“世界工業(yè)史上的奇跡”的“泰坦尼克號”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fā)駛往美國紐約,開始了它的處女航。富家少女羅絲與母親及未婚夫卡爾一道上船,另一邊,少年畫家杰克憑借在碼頭上的一場賭博贏到了船票。羅絲因為厭惡卡爾的言行性格,從心底里不愿嫁給他,甚至打算投海自盡。關(guān)鍵時刻,杰克一把抱住了少女羅絲,兩個人一見鐘情。
為排解羅絲的憂愁,杰克帶羅絲不斷發(fā)現(xiàn)生活的快樂之處。很快,美麗活潑的羅絲與英俊開朗的杰克相愛了,羅絲脫下衣服,戴上卡爾送她的項鏈,讓杰克為她畫像,以此作為他們愛情的見證。當他倆做愛時,“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
慘絕人寰的悲劇發(fā)生了,泰坦尼克號上一片混亂,在危急之中,人類本性中的善良與丑惡、高貴與卑劣更加分明。杰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愛人羅絲,自己則在冰海中被凍死?!?/p>
在表現(xiàn)這一段可貴的愛情的時候,將它建立在一場真實的歷史性的大災(zāi)難中,敘述方式是采用的插敘形式,由現(xiàn)實——過去——現(xiàn)實三段完成,主要重點在對過去愛情的回憶,羅絲和杰克的愛情來得突然,來得迅猛,貧富的階級觀念沒有阻礙到他們,他們酣暢淋漓的愛了,可就在此時,災(zāi)難也降臨了,我感覺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更多的是視覺上的刺激,豪華的游輪,男女主人公的俊俏長相,以及與冰山相撞的瞬間帶來的感官效應(yīng),形成了一種視覺的沖擊,盡管有人說,杰克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羅絲的生還,以至于在羅絲老年之時仍然將這一段往事珍藏心中,愛情極為感人。但我覺得,這部影片的視覺感受遠遠高出片中愛情的成分,科技運用于電影,帶來的強烈感官效應(yīng)的確會給影片增彩,然而也許另一方面這種效應(yīng)可能會弱化影片的內(nèi)容承載的載體。有觀眾在看完這部影片后評論說前半部分的愛情戲?qū)儆诋嬌咛碜?,可見其片重點在于后半部分的災(zāi)難描述。導(dǎo)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接過奧斯卡小金人時說:“泰坦尼克號這艘夢之船的首航在噩夢中悲慘地結(jié)束了。正是人類獨有的弱點:傲慢、自負和貪婪將人類征服自然的雄心粉碎。我拍攝這部影片既想再現(xiàn)這艘巨輪既有濃重悲劇色彩的死亡之旅,又想展示它短暫而又壯觀的生命歷程。
再看看近期張藝謀導(dǎo)演的《山楂樹之戀》,據(jù)說也是建立在真實的故事的基礎(chǔ)上的,但看完后,你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東方文化的氣質(zhì)。這個也算是一見鐘情式的愛情,然而卻如同涓涓細流,很溫婉很含蓄,雖然是發(fā)生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但愛情和時代無關(guān),靜秋和老三依然相愛了,盡管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人知道了,他們的愛情還受到了來自于靜秋母親的阻撓,在老三為靜秋包扎受傷的腳時,那一聲聲砸在桌面上的敲擊聲,是警告,是矛盾,也是無奈。這樣依然阻止不了兩個人的思念,思念讓靜秋無所恐懼,只為了要見到生病的老三。他們的愛情也有過猜疑、顧慮,但更有執(zhí)著、感動。一路走來,是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的,他們的感情不是一見之下的噴薄,而是天長日久的積淀。老三對靜秋有著關(guān)心、愛護,體貼入微的保護,用靜秋朋友的話來評價:“他是真的疼你!”這樣的男子,一點一滴的滲透進入你的生活,想忘也忘不掉,至于最后的死也是因為愛著靜秋,想見到她,才去二隊的,最終感染了白血病,但致死他都將靜秋記在心間,說靜秋活著,他也就活著。那棵他們愛情的見證——山楂樹,最終隱于水下,在水下它也會開花的吧!的確啊,這樣的愛情,一定會開在靜秋的心間的。這部影片畫面唯美,帶著種凄清和瑟瑟;沒有大場面,敘事簡單單一,人物關(guān)系也不復(fù)雜。因而主線特別突出,就是在特殊年代,有情人在政策、世俗面前的無奈和悲哀。
[1]陳惇,孫景堯,謝天振主編.比較文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樂黛云著.跨文化之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袁淑玲: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yè)學院人文系,講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