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美國黑人文學主題的演變

      2011-08-15 00:49:44武少霞
      山花 2011年4期
      關鍵詞:美國黑人種族白人

      武少霞

      論美國黑人文學主題的演變

      武少霞

      黑人文學不僅僅是屬于一種黑人民族的文學,也是當前美國文學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個組成部分。黑人文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一直發(fā)展緩慢。進入20世紀,美國黑人開始覺醒,逐步意識到自身的價值所在,并不斷爭取政治權利和民族自由平等。在進步思想和自由平等運動的影響和帶動下,一大批優(yōu)秀的美國黑人作家涌現出來。他們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許多黑人作家成為世界級的大師??偟膩碚f,黑人文學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早期的黑人文學;19世紀上半期的黑人文學;南北戰(zhàn)爭之后的黑人文學;哈萊姆文藝復興;“二戰(zhàn)”后的黑人文學。任何一種文學形式都與當時的社會政治形勢有密切的聯系,黑人文學也是如此。黑人文學每個階段的發(fā)展都是深受社會現實和政治背景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黑人的心聲及當時黑人所處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研究黑人文學創(chuàng)作主題,可以看出它鮮明的演變歷程:從最初的反映社會中存在的種族壓迫和種族歧視,揭示種族歧視給黑人帶來的精神傷害,逐漸轉變?yōu)閭戎胤从澈谌藗€性和自我價值觀的扭曲,尋求實現黑人個性獨立與黑人女性解放之路,再發(fā)展到現代致力于探索黑人的生存意義,從而喚醒黑人民族文化意識。

      黑人在美國幾乎與美國的歷史一樣古老,他們始終處于社會的底層,一直倍受歧視與排斥。隨著1619年黑人作為奴隸被運到新大陸,美國黑人文學也就開始了它的早期階段。由于廣大黑人長期被剝奪或限制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的權利,還不能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黑人文學發(fā)展非常緩慢。早期黑人文學的主要形式是歌曲和民謠,即民間文學,是在原有非洲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又受到了歐洲古典文化的影響產生與發(fā)展起來的,這一時期的作品很少觸及種族歧視與奴隸制度,內容重點反映美國南部黑人奴隸的悲慘生活,抒發(fā)黑人奴隸的憂傷和悲憤,充滿對自由和未來的憧憬和希冀。如著名的黑人民歌《老人河》,生動地描繪了美洲南部密西西比河上黑人們的奴役生活,呼喊出他們的切身痛苦。他們所渴望的平安幸福之鄉(xiāng),是圣經上所指的約旦河彼岸,因而他們把密西西比河比做約旦河。他們向它訴說自己的災難和痛苦,希望它告訴他們“平安幸?!敝卦谀睦?,他們希望逃出白人的罪惡統(tǒng)治。

      18世紀末,美國黑人文學的書面形式出現了。美國奴隸制的存在使社會矛盾日趨激化,《美國獨立宣言》的發(fā)表,“人人生而平等 ”的思想是美國黑人文學發(fā)展的主要社會因素。黑人文學在19世紀初進入了發(fā)展期。南北戰(zhàn)爭期間,黑人奴隸為了自己的解放,拿起筆來進行戰(zhàn)斗,寫出一批優(yōu)秀的黑人文學作品,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主要形式是論文和自傳。其主題突出表現了黑人被奴役、被迫害的處境,描寫了黑人為解放自己而斗爭,作品中旗幟鮮明地發(fā)出廢奴呼聲,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影響。這一時間的代表作家是福德里克·道格拉斯(1817—1895)。道格拉斯作為19世紀優(yōu)秀的黑人作家和演說家,始終受到美國黑人的崇敬。他與萬惡的奴隸制度奮戰(zhàn)終生,寫下了不少反映奴隸悲慘生活及反抗斗爭的作品,包括社論、專題、論文、小說、書信、演講詞等,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他的三部自傳。其中《一個美國黑奴的自述》就是一部血淋淋的黑奴制度鞭撻史。在文中,奴隸制的本質被暴露無遺,家庭關系,城市白人、黑人奴隸,無不因為奴隸制而使神圣受到踐踏,純潔遭到玷污,無辜生靈被涂炭,自由蒙受欺詐。這部自傳還有力地表達了黑人奴隸自衛(wèi)反抗和爭取自由的決心,最具突破意義的是,作者從“沉睡不醒”中忽然頓悟:教育是奴隸解放的必由之路,這對激發(fā)奴隸的斗爭意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內戰(zhàn)之后,雖然奴隸制已公開廢除,但是獲得了人身自由的黑人依舊遭受著非常強烈的種族歧視。黑人的解放斗爭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因此,黑人文學的內容和形式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解放了的黑人中開始出現了階級分化。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分化反映到黑人作家隊伍中來,一方面出現了以布克·華盛頓為代表的主張黑人放棄斗爭,向白人資產階級投降的反動作家。另一方面出現了以杜波伊斯為代表的進步作家。作為一位著名的黑人學者、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和黑人解放運動領袖,杜波伊斯一生堅持不懈地致力于反對種族壓迫的斗爭,他的散文集《黑人的靈魂》是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從不同角度對華盛頓的妥協進行了批判,標志著黑人文學覺醒的開始。他主張黑人沒有政治權利,就不能保障其經濟進步。這種進步思想為隨后而來的“哈萊姆文藝復興”打下了思想基礎。

      哈萊姆原來是紐約市的一個荷蘭人聚居區(qū),在面臨著南方種族隔離和白人恐怖主義的情況下,1820年至1920年期間,南方的黑人紛紛遷往北方,這一地區(qū)的黑人人數逐漸增多,而白人則搬出哈萊姆,從而使哈萊姆成為紐約的黑人居住區(qū),后來被稱為全國黑人的“首都”。此時,黑人的生活條件和教育狀況相應得到了改善。黑人大遷移不僅僅是一場生存地理位置的改變,而且是黑人脫離南方農村生活方式、進入工業(yè)化城市生活的一次拔根,促進了黑人民族意識的覺醒。當時哈萊姆幾乎聚集了全國最優(yōu)秀的黑人藝術家和文學家,他們繼承和發(fā)揚了杜波伊斯爭取黑人解放的奮斗精神,高舉反種族歧視的大旗,呼喊著平等與自由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20世紀前期美國黑人小說的主題是十分鮮明和集中的:深刻揭露美國社會依然存在的嚴重的種族迫害和種族歧視,反映美國黑人的痛苦生活,呼吁美國社會重視種族問題。這些小說在20世紀美國文學史上被稱為“抗議小說”。這些作品首要的進步就是不再屈從于白人強勢文化和社會。1925年,洛克提出“新黑人”概念:較年輕一代的黑人有新的心理狀態(tài),一種新的精神在黑人中覺醒。因此,哈萊姆文藝復興又被稱為“新黑人運動”,標志著黑人作家人性的覺醒。

      1923年,美國黑人作家圖默(1894—1964)的《甘蔗》一書開了“抗議小說”的先河。這本書把詩歌、小說和隨筆融為一體。它既表現了美國南方鄉(xiāng)村的美麗,也反映了南方黑人遭受種族迫害和種族歧視的痛苦。其中《貝基》一篇描寫一個白人婦女因為與黑人相愛,生下兩個黑皮膚的孩子而被白人社會遺棄;《鮮血燃燒的月亮》一篇描寫兩個男人——一個黑人、一個白人追求黑人姑娘路易莎,黑人青年用刀捅死了白人情敵,最后被白人暴徒活活燒死。圖默的小說常常表現出種族歧視是如何與最激動年輕人心靈的愛情糾纏在一起,因而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美國黑人“抗議小說”的重要作品還有休斯(1902—1967)的《并非沒有笑聲》1930、卡倫(1903—1946)的《通向天國一條路》(1932)、邦當(1902—1993)的《黑色雷霆》(1936)等。這些作品有的表現了南北戰(zhàn)爭以前南方黑人的反抗暴動,有的反映了紐約哈萊姆區(qū)黑人生活的艱難辛酸,總的說來,它們都對美國的種族壓迫和種族歧視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美國黑人“抗議小說”的代表作家是賴特,賴特出生在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個種植園里,從小在充滿種族歧視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深感自己是受歧視的黑人,對周圍的白人世界懷著又恨又怕的心理,這些后來都反映在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賴特的第一部成功的“抗議小說”是中篇小說集《湯姆叔叔的孩子們》(1938),它刻畫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的黑人青少年形象,小說集的名字的含義就是要說明今天的黑人已經與湯姆叔叔時代的黑人不同了,他們不再是逆來順受的黑人,而是敢于反抗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的一代。如《大個子離家》中的黑人青年大個子因為同三個小伙伴光著身子游泳時撞見一個白人婦女,她的丈夫吉姆就開槍打死大個子的兩個小伙伴,大個子不是軟弱地等死,而是勇敢地自衛(wèi),將吉姆打死,而后逃離家鄉(xiāng)。

      美國黑人“抗議小說”的代表作是賴特的《土生子》(1940)。這部小說被看成美國黑人小說發(fā)展的一個里程碑。它比以前的“抗議小說”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它以震撼人心的真實表現了美國社會客觀存在的種族歧視和黑人貧困的生活狀況如何導致了一些黑人走向暴力和犯罪。小說突出地描寫了黑人青年別格在種族歧視和貧困的壓抑下所產生的病態(tài)心理。別格對白人世界又恨又怕,他覺得白人所擁有的美好的一切,是他這個黑人永遠也得不到的。而且,他還總是處在一種自己隨時可能遭到白人欺侮的病態(tài)心理之中,即弗洛伊德所說的不斷的“焦慮”之中。他在心理上與家人及整個社會隔絕了。長期的壓抑使他變得對別人十分兇狠,這種兇狠實際上是一種被壓抑的能量的宣泄。正是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對白人的恐懼心理,才使他在無意中悶死了白人姑娘瑪麗小姐,而悶死白人瑪麗以后的恐懼心理又使他進一步犯下了更多的罪行。小說通過別格的犯罪過程揭示了一個十分重要和深刻的道理:白人輿論一向宣揚黑人天性野蠻、動輒殺人強奸,而實際上,某些黑人的野蠻兇狠并非天性,而是長期以來美國社會對黑人的實際上的種族歧視和心理上的種族壓迫造成的。

      進入20世紀后半期,即20世紀60年代,對于美國來說是個動蕩的年代,是美國黑人政治覺醒的時代。黑人已經意識到他們和白人在任何方面都應該是平等的,包括政治權利。美國黑人知識界也掀起了一場爭取全面文化自主的運動,在實現了人身自由和生活穩(wěn)定這兩個目標之后,美國黑人開始向著他們的第三個目標——人格獨立邁進。探索黑人自身的人格、社會角色、社會認可程度、個人人生道路、價值標準等抽象而微妙的問題,成了這一時期的黑人文學創(chuàng)作傾向。這一運動旨在改變黑人在文學藝術中的形象,反映了20世紀60年代黑人的新精神,60年代也是黑人文學迅猛發(fā)展的時代。黑人的民族意識是60年代以后黑人現代文學的一個主題

      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的女性主義運動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黑人女作家艾麗絲·沃克的創(chuàng)作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她的小說反映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種族壓迫和性別壓迫,探索黑人女性獲得獨立的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小說不僅揭露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同時也反映黑人男性對黑人女性的性別壓迫。她的小說《格蘭奇·科普蘭的第三次生命》(1970)、《紫色》(1982)等作品揭示了黑人家庭中常見的男性欺壓女性的深刻原因:黑人男性在社會上遭到歧視和壓迫,就把壓積在內心的怨恨發(fā)泄到妻子女兒身上,“種族主義和無能為力的壓力加劇了對黑人婦女和兒童的殘暴”。

      托妮·莫里森是20世紀后期在美國有很大影響的黑人女作家,她于199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黑人作家。莫里森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本主題是呼喚美國黑人民族文化意識的覺醒。幾百年來,白人主流社會的價值標準、審美標準一直影響和困擾著美國黑人,使許多美國黑人以白人的價值標準來衡量一切。莫里森在她的小說中反映了這種狀況是多么令人擔憂,以及如何導致了悲劇的產生。小說《最藍的眼睛》(1970)中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母親波琳從南方來到北方后,在一個白人家當女仆。她逐漸被白人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觀念所同化?!八龑Π兹松畹牧w慕、對自己日子的怨憤匯合成一種無形的力量,拖著她日漸遠離她早年的質樸天性和黑人文化的根基?!彼饾u變得不喜歡自己的黑人女兒,而更喜歡主人家的白人女孩,因而戕害了佩科拉的心靈。在母親的態(tài)度的影響下,在白人主流文化審美標準的沖擊下,佩科拉產生了一種病態(tài)的盼望,盼望能有一雙像白人女孩那樣的“最藍的眼睛”,后來又遭到喝醉了酒的父親的強奸,而社區(qū)里的黑人們在白人的各種觀念的影響下也都不寬容她,這一切最終導致了她的精神分裂。

      莫里森的小說還深刻地反映了新一代黑人青年在接受白人主流文化的影響還是保持黑人傳統(tǒng)文化這兩者之間的困惑和徘徊?!端_門之歌》(1977)的主人公奶娃在北方長大,他的父親是富裕了的黑人,已經完全接受了一整套白人的價值觀念和文化觀念。奶娃在他父親的家中感到失去了自我,他決定擺脫他周圍的一切,到他父親的故鄉(xiāng)——南方黑人居住的地方去旅行。他在南方旅行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己與黑人種族、黑人民族文化息息相通的關系。他發(fā)現了自己原來的黑人姓氏,了解了自己的非洲祖先,懂得了許多源自非洲黑人的神話和儀式,在這一過程中,他也逐漸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莫里森通過奶娃的覺醒力圖說明,黑人只有不丟棄自己民族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才不至于在白人文化占統(tǒng)治地位的美國社會里迷失人生的方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種族的自身發(fā)展史決定了它的文學演變軌跡。從道格拉斯到賴特再到莫里森和沃克,美國黑人文學經歷了從血淚史到抗議再到覺醒的發(fā)展過程,完成了從追求自身解放到改造歧視性社會再到探尋自我精神的主題演變。隨著美國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和融合,黑人處境的進一步改善,黑白種族矛盾地位的下降,主要反映黑人受歧視受壓迫的文學主題將逐漸退出,黑人文學將會更多地關注現代社會中精神自我的本質和完善。

      [1]約翰·富蘭克林.美國黑人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2]王家湘.20世紀美國黑人小說史[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3]王守仁.性別·種族·文化——托妮·莫里森與二十世紀美國黑人文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休斯.黑人藝術家和種族山[J].民族,122:64.

      武少霞(1973— ),河北經貿大學外語部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外國文學。

      猜你喜歡
      美國黑人種族白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將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時期爭取到的進步變革一手粉碎的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2:00:22
      說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種族和蓄奴問題 精讀
      英語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30
      20世紀前后美國黑人的真實處境
      美國黑人女性文學中的空間建構
      THE JAZZ AGE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12
      論美國基于種族的“肯定性行動”
      反歧視評論(2018年0期)2019-01-23 06:47:22
      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與白人接吻的鏡頭,是他剪輯的!
      電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6
      論埃里森文化批評中的種族政治觀
      跟蹤導練(一)3
      霞浦县| 晋州市| 平昌县| 三江| 云浮市| 商丘市| 夏津县| 池州市| 射洪县| 石景山区| 澎湖县| 马边| 庆元县| 巴林右旗| 东山县| 宜城市| 商洛市| 福建省| 科尔| 留坝县| 务川| 华坪县| 南开区| 武陟县| 霍邱县| 托克逊县| 苏尼特右旗| 张家界市| 宿迁市| 临海市| 江孜县| 乃东县| 隆林| 武城县| 桐梓县| 南昌县| 乐业县| 江山市| 康马县| 洪泽县|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