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回望歷史見證人性
      ——讀艾偉的長篇小說《風和日麗》

      2011-08-15 00:44:28叢琳
      文藝評論 2011年1期
      關(guān)鍵詞:小翼人性革命

      ○叢琳

      回望歷史見證人性
      ——讀艾偉的長篇小說《風和日麗》

      ○叢琳

      艾偉在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上是頗具功力的,繼《越野賽跑》、《愛人同志》和《愛人有罪》之后,他的長篇小說《風和日麗》彰顯出更為強大的藝術(shù)張力和更為充盈的美學品質(zhì),艾偉并沒有采取精英知識分子的敘事態(tài)度和理論立場,而是建立了他獨有的小說詩學。

      可以說,艾偉是很有擔當?shù)淖骷?,他勇敢直面歷史與現(xiàn)實的悖論,將歷史和人物都還原到日常生活之中,用情感見證人性的力量。在這部洋洋灑灑近五十萬字的小說中,艾偉依然執(zhí)著于對歷史、人性、社會、政治的深度透視,但是在《風和日麗》中我們看到艾偉無論對于歷史還是人性都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正如艾偉在《風和日麗》的寫作札記中說道:“我必須忠直于事實,公正地對待歷史,公正地對待每個小說中的每一個人。即使是一個壞蛋,也依舊需要懷著對生命的敬意來書寫。”①他一改以往對人性卑微、幽暗面的揭露,轉(zhuǎn)而張揚人性中善好的一面,并堅信人性中向善的力量從來都是強大的。此外,同之前的三部長篇小說相比,《風和日麗》在歷史時間的格局上更大一些,他巧妙地將主人公楊小翼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與國家的發(fā)展歷程融為一體,涵蓋了新中國近五十年的歷史時間跨度,作家以理性而有節(jié)制的敘事姿態(tài)促使我們不得不在逼視歷史原點的同時,不斷地反思歷史,反思人性,反思革命。雖然《風和日麗》的敘事是以楊小翼的個人成長經(jīng)歷作為切入點來展開的,但文本整體卻顯現(xiàn)出宏大的史詩氣息,楊小翼的成長歷程,她多舛的一生,她遭遇到的每一次命運變遷都牽扯著新中國歷史蛻變的陣痛,都折射出人性的深度,讓我們企圖掀開那些曾經(jīng)狂熱、曲折、痛苦的歷史記憶,在這些歷史的褶皺中洞見人在時代意志下無法言說的復雜情感和艱難處境。

      《風和日麗》講述的是一個沉重的故事,可以說在小說的世界里充滿了風雨雷電,包含著很多悲劇性的元素,但艾偉卻給了小說一個很輕盈的名字——“風和日麗”,正是在這“輕”與“重”之間形成了巨大的敘事張力。

      艾偉在小說中截取的是自1949年新中國誕生至2000年新世紀的到來期間50年的歷史橫斷面作為敘事背景,這50年間,中國歷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變化,但是艾偉的著力點并不在于闡釋歷史鏡像,他的小說中沒有“傷痕”,也沒有“控訴”,而是采用內(nèi)斂的敘事姿態(tài),讓故事在一個女性的眼光中延宕開來,娓娓道出一個女人曲折、艱難而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小說用人物的命運發(fā)展聯(lián)系歷史進程,用日常生活中隱藏的沉重與苦難,激發(fā)出人性深層的溫暖與愛意,映襯出個人與歷史的纏繞、糾結(jié),艾偉試圖穿越生活的表層抵達人性的深層肌理,探索人性的深度和復雜。正是采取這種“舉重若輕”的方式,艾偉將筆觸延伸到女性與情感、女性與男性、個人與歷史等敏感而厚重的問題背后。

      艾偉借助楊小翼的眼睛,見證和呈現(xiàn)了一段剛剛過去的歷史記憶,文中涉及到新中國的成立、“文革”、思想解放運動、改革開放以及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一場政治風波等真實的歷史事件,然而這些重大的事件也只是作為敘事的背景在文中一閃即逝,僅僅占據(jù)了很小的篇幅,真正引起作家關(guān)注的是時代歷史風云裹挾下的人的命運際遇。但是在主人公楊小翼身份的選取上,相較以往同類題材的小說常常反映歷史褶皺中那些被遮蔽的普通人的生活細節(jié)、日?,嵤露裕覀冇挚吹搅税瑐テ髨D解讀宏大歷史的野心。楊小翼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她有著自己都無法預料的極為隱秘的身世之謎,她是共和國將軍的私生女,這樣,艾偉就將楊小翼的個人成長經(jīng)歷和我們國家的歷史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打通了一條個人與國家歷史之間的精神通道。也正是因為這樣,此類題材的小說常常會使讀者在閱讀中帶著獵奇的心理而陷入對號入座的誤區(qū),使小說淪為煽情而通俗的故事。但是,艾偉采用了自然、流暢而又不著痕跡的敘述語言,理性的力量支配著讀者不斷思考關(guān)于歷史、現(xiàn)實、革命、情感的互動關(guān)系。艾偉一改從前在小說中使用激烈的語言來描寫性、暴力和靈魂的沖撞,在《風和日麗》中艾偉似乎變得平和了,他關(guān)注的是楊小翼的日常生活,她的出生、成長、愛情、婚姻,而不是像在《愛人同志》和《愛人有罪》中,將人物的生存境遇和性格命運都推向極限的狀態(tài),以這樣的方式來挑戰(zhàn)人性的深度。艾偉對待楊小翼是寬容淡定的,如果艾偉延續(xù)他在《愛人同志》或是《愛人有罪》中的敘事方式,楊小翼完全可能成為另一個歇斯底里、內(nèi)心陰暗的魯建或是劉亞軍,然而那不是楊小翼,艾偉擺脫了以往小說中沉潛于揭露人性黑暗面的努力,他讓仇恨、邪惡、嫉妒都在人性的美好中得到凈化,正如艾偉在一次訪談中談到:“在這部小說中盡管歷史詭異,但人性總的來說是善好的,這部小說里,我懷著對人性的信任,探討了愛、友誼及家庭的持久力量,所以即使在苦難中依舊有很多溫暖的時光?!雹谔貏e是楊小翼與劉世軍之間的情感,雖然這段愛情背負著沉重的社會道德和自身心靈的壓力,但是卻成為楊小翼生命中最燦爛、美好的一段時光,那些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愛情,總是會讓人百感交集。楊小翼的一生雖然充滿了濃烈的悲劇色彩,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絕望,沒有放任自己的生命在人生的軌道上任意滑行,她始終堅守著善良的本性,盡力使自己問心無愧。在經(jīng)歷了眾多的放棄與成全之后,楊小翼終于釋然了,一生的悲劇在平靜中換來風和日麗。

      將一個女性的曲折人生和大時代的歷史風云濃縮在一部小說中,無疑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和一次敘事上的冒險。艾偉選擇從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出發(fā),采用傳統(tǒng)的線性敘事方式,以簡約而又充滿理性的語言講述大時代中個人的生命歷程。雖然小說中的歷史風云變幻莫測,人物的內(nèi)心波瀾壯闊,但是在艾偉的敘述中,我們感受到的卻是內(nèi)心的質(zhì)樸與平靜。正如小說的題目一樣,一切的激烈沖突都在艾偉平和沖淡的敘事中化為綿長的情感力量,使小說更多呈現(xiàn)出理性思辨的意味。今天,我們置身在一個如此浮躁多變的時代,焦慮、抑郁控制著人們的情緒,當我們總是在快步前進,急于去觀望未來風景的時候,是否想過用平靜、從容的心態(tài)回望那些剛剛發(fā)生的歷史記憶?當代作家每每在小說中涉及到當代歷史的時候,就失去了往日的從容,敘述顯得分外局促,常對時代產(chǎn)生無法捉摸、難以預料之感,然而,艾偉的《風和日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回望歷史的視角,以往的功過是非已經(jīng)不再重要,“這個世紀快過去了,是非對錯也都已沉淀,功過成敗自有公論?!雹畚ㄓ卸床炫c張揚人性的美好與溫暖,才能演繹出生活的清麗光輝。

      盡管艾偉在《風和日麗》中采用了“以輕馭重”的敘事方式,但是小說卻并沒有因此而顯得平淡,它依然為我們提供了承載著歷史重負的性格復雜的人物形象,以真實的情感力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世界。艾偉的文學追求自覺而清晰,他曾在創(chuàng)作自述中說:“我理想中的小說是人性內(nèi)在的深度性和廣泛的隱喻性相結(jié)合的小說,它誠實、內(nèi)省,它從最普遍的日常生活出發(fā),但又具有飛離現(xiàn)實的能力,它自己自足,擁有意想不到的智慧。它最終又會回來,像一把刀子一樣刺入現(xiàn)實或世界的心臟中?!雹?/p>

      艾偉滿懷好奇地打量著人的內(nèi)心世界,這次,他以一個男性的敏銳目光,完成了對一個女性的生命體驗和時代歷史的雙重書寫,用理性思辨的語言演繹出楊小翼性格中的倔強、寬容、智慧、沉靜、任性等等既互相包容又互相矛盾的要素。為了尋求身份上的認同,楊小翼半生都倔強而任性地糾纏于“父親”這個稱謂,從兒童時期開始“楊小翼對自己的身世充滿了好奇和憂郁。”⑤沒有父親對于楊小翼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不僅僅是血緣的關(guān)系,這更意味著在強大的世俗世界中,她沒有來處,沒有根源,她無法像別人一樣坦然地面對這個世界。于是,當?shù)弥俗约赫嬲纳硎乐螅活櫼磺幸闳贿x擇北上尋父,對楊小翼來說“好像去北京對她來說意味著一切”。⑥然而由于身份的原因,楊小翼想要見到父親的愿望卻是如此難以實現(xiàn),為了進入那座戒備森嚴的老宅,為了接近父親,為了了解關(guān)于父親的一切,楊小翼自私地放任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尹南方愛上自己。終于,楊小翼的生活向著無可逆轉(zhuǎn)的軌道滑行,尹南方墜樓癱瘓,楊小翼被迫離京,她帶著贖罪的心理,以決絕的姿態(tài)到廣安與伍思岷組成了家庭,然而幸福并沒有因此而降臨,夫妻間的冷漠讓她身心疲憊。然而,悲劇遠不止于此,文革期間又因為解救被困廣安的父親,楊小翼被呂維寧糾纏,致使她用全部心力苦苦經(jīng)營的婚姻毀于一旦,她心力交瘁只身返回北京,繼續(xù)著無根的生活。進入晚年的楊小翼,年華已老去,她終究沒有得到父親的相認,沒有了母親,失去了愛人,失去了兒子,在回望過往生命的時候,孑然一身的她終于明白自己始終是在和這個“紋絲不動的世界”無味地對抗著,不禁潸然淚下。無論親情還是愛情,楊小翼一直在矛盾的漩渦中糾結(jié),她渴望得到父親在親情上的認同,在遭到斷然拒絕之后,被遺棄的怨恨讓她產(chǎn)生弒父的沖動,她甚至無端地將父親與國家和政治融為一體,帶著報復的心理開始寫作有關(guān)將軍歷史的研究文章,“她寫這篇文章時,就是懷著嘲弄和審判夾雜的心情,私自闖入將軍的個人痛處?!雹呒幢闶沁@樣刻骨銘心的恨,還是擺脫不了親情的羈絆,在參加將軍葬禮的時候,“楊小翼以為能以旁觀者的態(tài)度參加這個葬禮,事實上做不到。悲哀就在那一刻降臨了,如此巨大,像漫過堤埂的洪水,沒頂般地向她壓迫過來,她頓覺這世界黑暗一片?!雹嗤瑯釉趷矍樯?,楊小翼一方面嫉妒米艷艷能夠名正言順地擁有劉世軍,心里常常涌起對米艷艷的敵意,但是當她看到米艷艷艱難地操持瀕臨破碎的家庭的時候,她毅然決定要同劉世軍斬斷這種曖昧不清的關(guān)系。楊小翼就是這樣的女人,既堅硬又柔軟,既任性又果敢,是時代賦予了她多愁善感的敏銳和能抵擋千鈞的堅韌,她看起來只是在接受命運的安排,但內(nèi)里卻自有豐富而強大的心靈。

      如果說楊小翼總是在被動地接受命運的操控,那么作為父親的尹澤桂則總是以神壇上的主宰者的身份出現(xiàn)??梢哉f這個人物的塑造在當代文學的人物畫廊中是相當獨特的,很少有作家在涉及到這方面題材的時候,能夠如此人性化地表現(xiàn)這樣的高級干部。尹澤桂作為將軍雖然很少被正面描寫,但是在小說中也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正因為他的存在深刻影響著楊小翼母女的人生,使楊小翼既與母親產(chǎn)生情感上的隔閡,又始終籠罩在尋父、認父的陰影之下難以釋懷。作為一個經(jīng)歷過崢嶸歲月的將軍,尹澤桂在生活中無論是對部下還是對家人總是保持著強勢的姿態(tài),即便是在熟睡中,他的表情依然如嚴陣以待的戰(zhàn)士,從沒有放松的一刻,他的所作所為甚至可以用“鐵血”來形容。當?shù)弥媲暗臈钚∫砭褪亲约旱呐畠旱臅r候,他不但能夠斷然拒絕承認這個事實,還依然能夠做到面無表情,“他銳利地看了看她,像是面對一個騙子。一會兒,他干巴巴地說:‘你回去吧。我什么都不記得了?!雹崴脩T有的冷漠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拒于千里之外,任何私人的情感對他來說都是奢侈品,都是對一個革命者身份的玷污。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別人眼中近乎“六親不認”的人,卻一直默默地保護著自己從未承認過的女兒,在得知外孫伍天安的死訊之后,他“臉黑得像要殺人”,怕楊小翼承受不了而一直隱瞞著這個噩耗,埋葬天安之后,他更是將自己早年在法國里昂的詩作:“愿汝永遠天真,如屋頂之明月”當作天安的墓志銘雕刻在墓碑上。楊小翼的母親去世之后,將軍還在她曾經(jīng)居住的石庫門里面住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特別是在將軍的葬禮之后,尹南方將將軍的遺物送給楊小翼,那是一張楊小翼八歲時的一張照片,照片的背面是將軍的筆跡,赫然寫道:“我的女兒。劉云石從永城帶來。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雹庾x到這里不禁要有流淚的感覺,鐵石般堅硬的將軍居然也隱藏著如此柔軟的內(nèi)心,原來將軍的內(nèi)心一直是很孤獨、寂寞的,他并非無情,而是為了維護一個所謂的革命者的形象,壓抑、克制著自己全部的情感,他既是歷史的勝利者,同時也成為了歷史的犧牲品。

      艾偉的筆下人性是如此的復雜而深邃,在《風和日麗》中我們既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歷史颶風,也能感受到人性巨大的包容力量。在文本中,除了呂維寧這一形象稍顯類型化之外,無論是楊小翼、楊瀘、尹澤桂、尹南方、劉世軍,或是伍思岷、伍天安父子,甚至是遠在廣安的小角色陳主任等等都是立體、豐富的,他們的身上都棲居著獨特的靈魂,都浸潤著作者和讀者對歷史、時代、人性的深刻省思。

      作為一個真正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艾偉在以獨特的敘事方式潛入人性深處的同時,也在大膽直面和反思歷史,特別是建國以來的當代中國的歷史。艾偉小說中演繹的人性并非是抽象的人性,因為他“懷疑那種凌空蹈虛的所謂超越一切的抽象的人性是否真地存在”,他“相信人性和時代、和時代意志之間存在著無比復雜的糾纏不清的關(guān)系。在時代的政治面貌、風尚、文化趣味、價值觀等等的作用下,人性肯定會呈現(xiàn)出不同于任何時代的問題和特質(zhì)。”他在《風和日麗》中不但要探索歷史風云際會中人性在歷史意志支配下的日常生活中的遭遇,更為重要的是要找尋出個人與歷史之間的精神通道。

      我們每個人都既存在于當下,又同時生活于歷史之中,個人與歷史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聯(lián)。艾偉可以說是為數(shù)不多的有屬于自己的歷史觀的作家,作為卡夫卡的忠實信徒,艾偉堅信小說的責任是對人類存在境遇的感知和探尋。在《風和日麗》中艾偉實踐著這樣的小說理念,他試圖對人在歷史中的處境作出深刻的揭示,并建立起人與歷史的廣泛的隱喻和象征關(guān)系,將小說的經(jīng)脈深入到更為深邃的歷史之中。艾偉安排楊小翼成為研究中國當代歷史的學者也是很有意味的,隨著生活的歷煉和學術(shù)研究的深入,楊小翼對歷史有了更為理性自覺的認知,艾偉借楊小翼之口說出了人在歷史中的尷尬處境,相對于浩瀚的歷史來說,人類是如此渺小,總是被湮沒在歷史潮流之中,“人來到這個世界時,完全是不由自主,沒有自我意志,糊里糊涂降生,被拋入時間的某段之中,受到這一時段的潮流裹挾,在其中沉浮,然后淡出時間之外,進入永恒的空虛之中。艾偉對歷史有自己的闡釋,他思考的是歷史之于人是如何發(fā)生作用。沒有父親的楊小翼失去了和家族歷史、傳統(tǒng)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父親的缺席使楊小翼悲涼無助,她孤獨而憂傷,于是她開始了艱難的“尋父”之旅。于是,艾偉的意圖也在小說的縫隙中顯現(xiàn)出來,文本的潛層隱含著當代人尋求歷史真相的渴望,歷史究竟是什么?在革命歷史中曾經(jīng)難以啟齒的私情,在當代也被演繹成關(guān)于革命與愛情的感人至深的一段佳話,又有多少真相能從歷史的謊言之中被打撈出來?同樣虛空的歷史卻推動當代人為擺脫精神虛空而艱難跋涉,不能不說是對歷史的巨大質(zhì)疑和反諷。

      當然,說到當代中國的歷史,就不能不涉及一個詞語——“革命”。20世紀的當代中國歷史也可以說是革命的歷史,艾偉試圖以《風和日麗》來駕馭和解讀貫穿20世紀中國的一個關(guān)鍵詞——“革命”,他想以顛覆宏大敘事的方式來重建另外一種宏大敘事,那就是對革命歷史的反思。革命曾經(jīng)令中國人群情激昂,革命者拋棄了所有私人情感,個人變得微不足道,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凌駕于一切之上。艾偉穿透歷史的帷幕,看到了“革命”的真相,“革命就是‘神’,信仰總是會有純潔性的要求,就像天主教之于教士。某種程度上,在革命的信仰下,革命者就是教士。他們必須舍棄世俗的樂趣,同時握有人間所有政治及靈魂的權(quán)力。這一權(quán)力因為是‘神’授,所以在革命者的感覺里,他們具有高高在上的主宰性和前所未有的正當性。“革命”在小說中是一個充滿了吊詭的詞語,對于歷史來說,它把時代一分為二,是新舊世界的分界線,而對楊小翼來說,作為革命者的后代,她享有特殊的待遇,她可以去干部子弟學校讀書,她可以得到父親部下的關(guān)照。但是,也正是“革命”奪走了她的父親,她的外公,她的丈夫,她的兒子。艾偉在小說中暴露了革命對待人性的殘酷,已進入晚年的尹澤桂依然堅信對于一個革命者而言,個人感情不值一提,即便在他臨終之前,當妻子問他一生中經(jīng)歷的女人之中最愛誰的時候,他的回答還是“毛主席”,革命對人性的扭曲和異化可見一斑。革命者可以沒有家庭,可以沒有私人情感,可以不講求私利,但是他們不能沒有國家和組織。很明顯,艾偉在這里的思考是理性的,當我們無法與革命脫離的時候,革命也不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他對革命的書寫也是在探索之于人性而言革命的存在方式和合理性的問題,是否要消解革命的神圣性,是否需要把革命者從神壇上拉下來,回歸到日常生活當中,展現(xiàn)人的本來面目。其實,艾偉并不是真的在尋求答案,他要告訴我們的是,無論是“告別革命”還是“繼續(xù)革命”,都應該擺脫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桎梏,而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要維護人性的善好。

      艾偉并不是要對過去的歷史作出是非的評判,歷史已經(jīng)過去,我們也沒有權(quán)力對于過去指手畫腳。他只是用更理性的方式提醒我們當歷史的颶風呼嘯而過的時候,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抽離其中,卻可以在其中堅守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心靈深處的仁慈和善良。

      艾偉在《風和日麗》中給我們開啟了巨大的思考空間,他用洗練而有節(jié)制的語言,為小說奠定了平靜、克制的基調(diào),讓讀者在淡淡的哀傷之中思考人性、歷史、革命這些似乎異常沉重的話題。但是艾偉并非是要帶領(lǐng)讀者進入從前那些黑暗的世界,不然他不會給小說一個如此云淡風輕的名字,雖然敘述中不可避免的充滿悲情,卻沒有矯情和做作,而是讓真實的情感自然地涌向歷史的閘門。艾偉清醒地感知到如今人們生活在一個高度物質(zhì)化的時代,令人眼花繚亂的經(jīng)濟洪流沖擊著我們每個人脆弱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時代潮流紛紜混亂,置身其中總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當代人普遍的精神信仰的缺失和物質(zhì)欲望的膨脹更加劇了內(nèi)心的空虛和無力感。也許對于我們來說,艾偉對時代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并不新鮮,但是難得的是面對如此荒誕的時代,艾偉能夠選擇回歸到用最質(zhì)樸的方式來回望歷史,見證人性,他讓我們相信人性的溫暖和愛意,特別是在苦難和困境中激發(fā)出的人性光芒更具質(zhì)感,同時,艾偉也在提醒我們,當我們一味憧憬輝煌未來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回顧一下我們的來路,回望那些雖然已經(jīng)逝去卻在想起時總是會讓人淚流滿面的歷史。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①艾偉《〈風和日麗〉寫作札記》,《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第2期,第25頁。

      ②艾偉、周航《我懷著對人性的信任——艾偉訪談》,中國作家網(wǎng),2010年3月3日。

      猜你喜歡
      小翼人性革命
      漢字獵人(一)
      我家養(yǎng)了一只紙精靈(二)
      我家養(yǎng)了一只紙精靈(四)
      “狗通人性”等十一則
      雜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02:48:01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見地圖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8
      我是霸王龍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功能與人性
      洞口县| 文登市| 蚌埠市| 嘉兴市| 东至县| 盐池县| 瑞安市| 永定县| 盘锦市| 麻阳| 深泽县| 许昌县| 宝鸡市| 静乐县| 商水县| 柳州市| 泰宁县| 简阳市| 达拉特旗| 信阳市| 天柱县| 南靖县| 太仆寺旗| 皋兰县| 富平县| 正安县| 青龙| 安龙县| 达孜县| 建湖县| 鹿泉市| 天峨县| 泉州市| 南和县| 攀枝花市| 庆安县| 武鸣县| 宁河县| 彩票| 衡阳市| 乐东|